他是個活躍于多個不同領域的跨界創(chuàng)意人,從酷炫的前衛(wèi)DJ,到“精英范兒”的品牌顧問、音樂制作人,再到務實的心理學作家,他的經歷結合了扎實的學術研究和先進的思維。他是劉軒,一個在東西方文化融合中成長,擁有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茱莉亞音樂學院先修班的顯赫學歷的年輕人。
2015年,劉軒參加北京衛(wèi)視的重點真人秀《我是演說家》,并獲得第二季度總冠軍,引起了大陸媒體和觀眾的高度關注,許多人這時才發(fā)現,原來他的父親,就是華人世界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知名作家兼畫家劉墉。
在東西方文化交融中成長的劉軒,致力于把正向、科學的心理和生活觀念傳遞給大眾。近日,劉軒的第一本心理學暢銷力作《助你好運》出版,書中,劉軒通過多年研究和大規(guī)模網絡調查,找出幸運者的心理特質,并整理為九個技巧,幫助讀者培養(yǎng)好習慣,從外到內整頓自己的思考,以“小改變”創(chuàng)造“大幸運”。
現在所做的事情都因小時候的種子
“我現在所做的事情多少都是因為小時候種下的種子,5歲時,父母親看到廣告里說,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于是讓我學鋼琴,接觸音樂?!币婚_始對音樂存在抵抗心理的的劉軒,沒想到音樂成為了他后來生活和事業(yè)的一部分。
到了美國后,劉軒仍然把音樂當作一門功課來學習。“上了高中的時候,發(fā)現會彈鋼琴可以交到很多優(yōu)秀的朋友,隨后我還加入到戲劇社,在戲劇社里擔任鋼琴伴奏?!?/p>
“音樂可以成為一門很好的社交工具?!焙髞韯④幙忌狭酥能锢騺喴魳穼W院,在這個過程中劉軒認識了當時的電子音樂先驅,并在室友的影響下開始學習DJ。
“通過音樂,我可以在世界上找到各種朋友?!焙荛L一段時間,劉軒通過流行音樂交到了些很多對他人生影響很大的朋友,才有了后來他在音樂上的研究和在時尚領域的成就。
說到父親劉墉,劉軒說,父親是巨人,是他一生的偶像和榜樣。
早年間,父親劉墉是臺灣電視臺晚間新聞主播,在全家移民美國后,仍然是外派記者兼攝影師。而父親勇于接受挑戰(zhàn)、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的諸多優(yōu)點在劉軒身上也有很好的體現。劉軒也成為了學校第一個接受老師挑戰(zhàn),將自己拍攝的影片推薦給全校師生接受公開評分的人。
劉軒告訴記者,后來在臺灣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廣告公司做編導以及現在所經常從事的影像工作,都與之前的愛好電影有關。
“父親是作家,我在美國生活學習時他規(guī)定要求每周必須寫作文,就是為了不讓我忘記中文的學習。每次玩回家后我不敢太開心,因為一旦太開心,被父親看到就會被要求寫游記?!眲④幮χf,雖然在美國長大,但是后來能用中文寫書,都是因為幼年時身體里種下的文學種子。
成為“最會說話的人”
擁有那么多的學習興趣,為何最后選擇心理學?劉軒告訴記者,在哈佛求學的第二年,他開始選擇主修課程,“我嘗試過很多不同的科目,在經過一個星期的旁聽后,最終決定選擇心理學課程?!?/p>
畢業(yè)后,他曾想在自己的專業(yè)心理學方面發(fā)展,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他發(fā)現,在美國十分興盛的心理咨詢行業(yè),在臺灣卻發(fā)展滯后,根本沒有市場。
這時,愛人Cardin對他說:“軒,我覺得你不一定非拘泥于心理學這個行業(yè)。其實各行各業(yè)中,都滲透著心理學,比如我們做廣告和公關的,就要時常揣測客戶和受眾的心理需求。不如你也來試試這一行,這樣也不算荒廢了所學的專業(yè)?!?/p>
在Cardin的幫助下,劉軒很快聯系到了一家廣告公司,由于長期在西方接受藝術熏陶,視野廣闊,再加上善于運用心理學分析顧客的需求,劉軒的第一次策劃完成得就十分出色,很快被任命為策劃總監(jiān)。
除了涉足廣告,多才多藝的劉軒還在Cardin的支持下,開始了多方面的嘗試與探索。喜歡音樂的他,在電臺、電視臺做起了DJ的副業(yè)。另外,除了整理父親的書稿,他自己也開始了創(chuàng)作,同時為《蘋果日報》、《東西名人》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