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
也許十幾二十歲的人談論自己的故鄉(xiāng)和自身的鄉(xiāng)愁,是可笑而矯情的。只是,多年來,故鄉(xiāng)更多的時候是彌漫在薄霧之中的。
在我沒到廣州念書之前、沒去瀏覽祖國疆土之前,我一直生活在廣東一個名叫湛江的沿海小城,但我只是住在那里而已。不管住多久,我都不曉得要如何與之建立情感,或許是外地人向往的海邊是我時常散步和騎自行車的地方吧?或許那種讓大城市人所羨慕的休閑的生活方式已成為了我的習慣吧。又或許,與我的童年有關。
小的時候,父親就告訴我,我是廣東江門人,爸爸念書的時候會利用假期回那里。至于爺爺那一輩,可以追溯到江門的一個小鎮(zhèn)。
一番折騰下來,對湛江不冷不熱似乎也顯得理所當然了。
當我和故鄉(xiāng)是湛江的友人們提及這些,有人不禁笑道:“哪里的話!誰對自己的故鄉(xiāng)都有這樣的感覺。難道你在廣州的時候就沒有想過這里的好嗎?”
我想了想,思念還是有的。不過思念的對象不是那種生活已久的城市,而是在那里生活已久的家人。幾乎每一次,都帶著相似的思念抵達廣州,帶著同一種愉悅回到家里。
說來也是,在那里成長多年,怎能說不是我的故鄉(xiāng)呢?也許它與我的父輩無關,至少與我血脈相連。不管再不喜歡,這里都比那個偏僻的小鎮(zhèn)強吧?在那個小鎮(zhèn)里,我千禧年去的時候,是沒有路燈的,我至今回去,情況依舊。小鎮(zhèn)里的年輕人所剩無幾,剩下人多以種田、養(yǎng)魚為業(yè),和先輩們一樣,喜歡早早熄燈睡覺。對一個習慣高樓、柏油路和科技產(chǎn)品的我而言,那多少是有些難以忍受的。
與此同時,我開始背起行囊遠走他鄉(xiāng),去桂林看山看水,去云南觀云賞花,去廈門看海聽風……這一切只是為了逃離那個熟悉又陌生的沿海小城。
可是,去過的地方越多,外出的時間越長,越來越驚訝于自己的無法逃離。不管事前看了多少旅游攻略、歷史文獻、文化概要,終究無法逃出那份身處異鄉(xiāng)的他鄉(xiāng)人之感。而這種陌生之感,在湛江的時候也是有的。
“你是江門人。”記得孩提時,父親便如是提醒。
也許他是對的。盡管湛江市比恩平小鎮(zhèn)繁榮得多,富裕得多,美麗得多,但是,從父輩那里一代一代地傳下來的對故鄉(xiāng)的情感,是難以泯滅的。更難以泯滅的是希望逃離故鄉(xiāng)的愿望吧?
正如姥爺游走于江門的其他小鎮(zhèn),正如爺爺從江門到湛江,正如我一次次的遠行……結果呢?先輩們不管走了多遠多久,終究還是埋葬在最初的那片土地里。我呢,只能以旅行的名義外出,然后乖乖回父母身邊,并且時不時地思念一下那個春節(jié)和清明才回去一趟的故鄉(xiāng)。想起那條先輩走過的小道,想起先輩種下的果樹,想起先輩的土地,以及他們渴望逃離故鄉(xiāng)又因思念而折騰的心。
【我是默默無聞的征稿】
那個你生長的小城,熟悉得每一條街的每一個攤位都叫得出名字。也許它是個人人向往的旅游城市,也許它默默無聞坐落在地圖上的某一個角落,用你的筆,寫出屬于你的這座小城。Email至1964244100@qq.com本欄目長年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