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平
【關鍵詞】 物理教學;課堂提問;切入點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5—0114—01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好的提問,可以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調節(jié)課堂氣氛,溝通師生感情,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高中物理課堂提問的策略。
一、在知識的重點處提問
萬山磅礴,必有主峰。課堂提問必須抓住重點這個“主峰”進行突破,帶動全局。教材中的重點是學生學習、理解、掌握的最重要的知識點。教師在知識的重點處設計問題,可以引起學生的重視,引導學生思考解惑,指導學生運用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思維方式進行解答,使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新知識。
二、在知識的難點處提問
難點,就是指教材中的難點知識,是學生在學習時感到費力、困難或者自己難以理解、解決和掌握的知識,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特別重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在教學內容的難點處巧妙設計問題,或者針對難點提出一些具有啟發(fā)意義的問題,可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難點,有效掌握所學知識。
三、在知識的生長點處提問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將其對某個問題的理解從原有的知識框架中“跳”出來,在時空上進行拓展延伸,聯(lián)系實際或其他因素提出新的認識、不同的看法。
例如,在分析“豎直面內的圓周運動”時,中學物理只研究物體通過最高點和最低點的情況。在圓環(huán)模型中,小球能通過最高點的最小速度,學生很好理解。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過山車的圓形軌道就是這種模型。那么,要使小球不能脫離軌道,在最低點的速度應滿足什么條件?大部分學生會考慮到小球恰好以最小速度通過最高點,求出相應的在最低點的速度即可。教師可以提問:“假如在最低點的速度很小呢?”學生回答:“很小就不能通過最高點?!痹俅翁釂枺骸八刹豢梢匝貓A環(huán)滾上去一些就沿圓弧返回呢?”答案是可以的。那這種情況下至多可以滾到多高呢?學生之間可以組成小組討論,分析得出:假如速度較小,不能到達最高點,小球至多可以滾到與圓心等高的水平位置處速度減為0,求出相應的最低點的速度,那么速度小于這個值也是可行的。通過在該處設置問題同,學生的思路開闊了,想象力豐富了,同時也不斷地完善了自己的知識結構。
四、在知識的易錯點處提問
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在學生知識易錯點處提問。問題的難度要適當,使學生被帶入積極思維之中。
例如,長為L的懸線固定在O點,在O點正下方處有一釘子C,把懸線另一端的小球拉到跟懸點在同一水平面上無初速度釋放,到懸點正下方時懸線碰到釘子的瞬間,下列說法正常的是( )
A.小球的線速度突然增大到原來的2倍
B.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到原來的2倍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到原來的2倍
D.繩子對小球的拉力突然增大到原來的2倍
正確選項是B、C,但不少學生會多選D。這時應讓學生講出選它的理由:既然向心加速度是原來的2倍,那么繩中拉力也就是2倍。那么,請問在最低點小球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由什么力提供?在這細節(jié)處提出問題,學生會恍然大悟,明白應該由繩中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這樣,學生就明白錯在何處了??梢姡诖颂幵O問有著不可忽視的魅力。
五、課堂提問的有效切入時機
要使提問收到最佳效果,就必須把握最佳提問時機。教師要學會“察言觀色”,了解學生聽課的心理狀態(tài),盡量挑選在學生情緒比較穩(wěn)定、愉快和對學習內容感興趣時提問,這可以使學生處于“憤悱”狀態(tài)。教師進行及時發(fā)問和適時點撥,能促使學生積熱情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在學生“口欲言而未能”時,教師應盡可能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新穎的問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總之,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藝術性很強。恰到好處的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還可以調節(jié)課堂氣氛,溝通師生感情,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因此,教師要講究課堂提問的藝術,重視并有效利用課堂提問。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