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喆
人們常常會苦惱,如何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八面玲瓏?其實這并非是必要的,你不可能討好所有人,也不能夠滿足所有人喜樂??档碌狞S金法則講道:你希望其他人如何對你,你就如何對其他人。如果你真的信奉起來照做,估計你會很失望。把別人的評價作為衡量自己的指標(biāo),不如安下心來,好好修煉一番自己。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其無背后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其無久處之厭。翻譯過來白話文就是:與其讓別人當(dāng)面奉承夸贊自己,倒不如做到不讓別人在背后指指點點的批評和詆毀;與其讓別人在第一次交往中就產(chǎn)生好感,倒不如保持讓別人與自己長久相處卻不會討厭與反感。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其無背后之毀。沒有人不喜歡聽奉承的話,也沒有人不常是虛偽客套的,所以讓別人當(dāng)面夸贊自己是很容易的,但是想讓他人在背后仍能保持這種一致的評價卻極其困難。因此,與其刻意地追求別人的奉承,不如修養(yǎng)德行、嚴于律己,使人們發(fā)出由衷的贊譽之聲來得有意義。在日常人際交往中,或是礙于情面,或是利害關(guān)系,即使彼此哪里有做不對的地方,也鮮有愿意撕破臉,在當(dāng)面指摘對方的。在背后就不同了,要他人不言語指責(zé)自己,除非從不犯錯,沒有可被人評議之處,沒有落下口舌的地方才能勉強做到。因此,得來面前之譽并不表示做人成功,享有背后之譽才算成功,享有背后之譽也不算完美,能夠背后無毀才是難得。放眼現(xiàn)今社會,具有獨立思辨精神的人越來越少,容易被引導(dǎo)利用的人越來越多,有時候縱然白璧無瑕,也難敵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如此現(xiàn)狀,更要守得住一份初衷才是。
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其無久處之厭。人們在初次相識的時候,總是充滿著一份好奇感和新鮮感,會因彼此的契合而歡喜,然而這時的交往就個人而言,不過是冰山尖端的互望。沒有誰會在初見面時就把自己的缺點暴露出來,所見到的多是好的一面,因此,第一印象遠較平日來得完美。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一旦新鮮感消失,最初的親切感也會因為缺點的增加和距離的拉長而改變。事實上,最初的親近和歡欣經(jīng)常是幻象,往往會遭到破滅。所以,美好的第一印象自然重要,但是大可不必刻意去修飾與追求甚至偽裝,否則在往后的交往中一旦放松約束,缺點便會逐漸暴露,使人生厭。因此,要保持穩(wěn)重而真誠的交往心態(tài),要做一個一如既往,始終如一的人。長久交往后的親切才是真正的親切,因為那時存在的缺點都已被了解和接受,而能以完整的人格交往,此時的歡喜才是真正的歡喜,熱鬧的開場不如最終的惦念,我們常說君子之交要淡如水。
從另一個角度出發(fā),或許現(xiàn)在我們還可以這樣理解這句話:既要讓別人當(dāng)面感受到如沐春風(fēng),更要在別人背后懂得恰到好處的沉默。既要讓別人初識便有相見甚歡之感,更要在長期交往中把握分寸不讓人討厭。
我和你不熟,在交往中,面子上的功夫、談吐上的分寸要做好;我和你很熟,在交往中,玩笑可以開,彼此尊重更需要有。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樣比較做作,因為人生得知己兩三足矣。但是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那些看似“做作”的人往往朋友更多??档抡f,禮貌時常帶有演技的成分,可并不是一件壞事,這是一種讓人感到開心的美德,也許不一定總是真的,卻是出于善意與尊重。
堅守一份品質(zhì),保有一份美德,這是一種修養(yǎng),更會讓人在交往過程中,得到尊重,為發(fā)展長期的友誼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也會在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里,讓你成為別人覺得相處舒服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