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庭軒
若是生命將盡,在短暫的時間里,一些舊事會沿著枯井壁爬上來,人不需要物質世界所帶來的欲望的肥皂泡,它們終將破碎,好似從未存在過,而有一種情感,簡單卻又讓人銘記著——愛。生命不息,唯愛不止。
無論多么親近的人也終將分離,這是生命給予了我們諸多而索回的一樣東西,哪怕是孩子與父母,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終將離去,不會過去的,是血濃于水的愛。一位父親用手扒開震后廢墟救子的堅持;那位割肝救子的母親的不辭辛勞;年過半百的老人照顧病重子女的辛酸……
人會離去,而親情中蘊藏的愛,單純而又偉大,它不會過去,融入骨血,亙古不變。
再亮的星一旦隕落,時間久了便沒人再知道它的名字,塵世間每天都會上演一幕比一幕新鮮的畫面。在閃光燈下引人注目的明星也許有一天會被世人遺忘,而凝聚社會集體的那股力量——愛,不會過去。無論是那位普通女士對墜窗孩童的托手一舉,還是公眾對貧困人們的救濟,無一不應襯那句“如果人人都獻出愛,世界將是美好人間”。
組成這個社會的人會更換,他們會隨時間而去,時間也會洗去浮華,而那股力量卻是不滅的火,愛在每時每刻熠熠生輝。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是包含了使命感的愛,這是摧不毀的“萬眾一心”。哪怕是屹立在世界巔峰的國家,它的榮耀、它的光輝,好與不好也將成為載入史冊的曾經(jīng)。從改革開放初期那些毅然投入祖國創(chuàng)建的科學家們,那把最后一顆子彈留給自己的戰(zhàn)士,到如今,最近的閱兵式上對國家依舊上心的抗戰(zhàn)老兵們。他們對國家的這份愛是支撐國家發(fā)展的動力。
是否榮耀都已不重要,愛是對國家由內心而發(fā)的責任感,民族不亡,大愛不休。
有人說時間會帶走一切,一切都會過去。物質、欲望,一切滿足人們一時之快的東西就如一盤散沙,不用風吹就散了。這些定然會成為過去。而愛不會,它存在于每一個角落。
一切終將黯淡,唯有被愛的目光鍍過金的日子在歲月的深谷里閃著光芒。
學校: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
導師:陳衛(wèi)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