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姜綺
如果讀書也能算作是一個嗜好的話,我唯一的嗜好就是讀書。
——季羨林
猜猜我在干什么?我在讀書。什么?你說讀書如此枯燥?沒錯,我之前也是這么想的,直到……我光臨了他的海洋。
那天,無所事事的我漫步于書店里,琳瑯滿目的書在我的眼前卻仿若白紙——你知道我是不愛看書的。隨意翻翻書頁,卻看到一個特別的標題——“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怪了?讀書如此枯燥,又怎是“第一好事”?就這樣,我與《季羨林讀書》邂逅了……
細細品味季老先生的文章,追隨他探尋讀書的奧妙,我從古典文學一步步走來。季老先生在書里寫道:“把腦海里記憶的東西搬出來,搬到紙上,就形成了書籍。書籍是貯存人類代代相傳的智慧的寶庫。后一代的人讀書,才能繼承和發(fā)揚前人的智慧。人類之所以能夠進步,永遠不停地向前邁進,靠的就是讀書和寫書的本領。”閱讀至此,我已經(jīng)沒有了反駁的理由,書是人類智慧傳承的大事,這樣一來,讀書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從兒時到現(xiàn)在,母親曾給我制作過拼音大卡,學校里老師的循循善誘、班長的細心輔導,無一不在用書籍與思維傳授著人間真諦。而我們學習了知識,長大后也要教給兒女,想必這便是書籍的傳承性,那么書籍承擔著傳承的重任,讀書不就是智慧的實踐嗎?正所謂“讀書乃好事一樁”也。
季老先生這樣寫道:“極為有味,極有靈感的書,讀之如飲醍醐?!睕]錯,在未遇到這本書之前,我是從未品嘗過其中的滋味的,然而現(xiàn)在,可謂“讀羨林之書如飲醍醐”。高爾基說:“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位高尚的人對話?!睕]想到果真如此,每每翻開這本書,我心里就有頗多體會,仿佛季老先生就在我面前訴說著他的人生與讀書閱歷。未曾喜歡讀書時,季老自比是一棵只有枝干并無綠葉更無花朵的樹,遇到了書,他唯一的嗜好便是讀書。那我呢?兩個月前的我和現(xiàn)在的我可所謂天差地別,從對書籍的煩躁到今天的不厭其煩,全部都要歸功于這本書,尤其是那篇觸動我心的文章——《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短短的兩個月,61天,卻讓我成就了于一生都有益的愛好,書寫了于一生都有益的“換血記”。
從《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到令人有切身體會的《對我影響最大的書》,再到讓人感慨的《國學漫談》,以及從現(xiàn)代理論角度出發(fā)的《才學識》,無不體現(xiàn)著季老先生對于讀書入骨的熱愛,也正是這種誠摯熱愛的散發(fā)、渲染與烘托,才成就了這本《季羨林讀書》:既有融匯古典美的感性,也有直擊人心的現(xiàn)代質(zhì)感之理性;既有讀書給人帶來的深遠舒心之影響,也有背負著重要的傳承之任務。如此快活的享受愉悅,讀書怎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呢?
猜猜我在干嗎?沒錯,我在讀書。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
“蹉跎莫遺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宋詩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