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余忠
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對于實驗教學的方法進行優(yōu)化與改進,實驗教學的素材、模式以及訓練方式等都要有一些靈活變化.實驗的過程是一個很好的鞏固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的教學過程,也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問題的探究能力.教師要有意識地豐富初中物理實驗課堂,要采取更多優(yōu)質的教學引導方式,這樣學生在實驗課程中的收獲才會更多,自身的各方面能力也能夠更有效地得到鍛煉.
1課堂演示實驗的優(yōu)化
1.1演示實驗要做到目標明確
演示實驗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實驗能力和素養(yǎng)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所在.在物理實驗教學的初期,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演示實驗的積極教學功能,要透過演示過程來幫助學生構建較為牢固的實驗基礎,讓學生對于各種常規(guī)實驗器材的一些正確操作方法,實驗的基本技能等都有所掌握.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讓演示實驗教學目標明確,并且要具備較好的科學性,這樣才能夠真正發(fā)揮演示實驗的教學指導作用,并且讓學生的實驗基礎更加牢固.
如果是要引入新課,演示大氣壓存在,教師可以通過演示讓小試管沿著大試管上升的實驗,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物理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師可以用一根較細的試管放在一根粗細適當?shù)难b滿水的試管內(nèi),將試管翻轉過來,口向下.學生意外發(fā)現(xiàn):水向下流,小試管不是落下而是上升了.這個現(xiàn)象出乎學生意料,使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不用教師多講,他們就立即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為接下來大氣壓概念的引入起了很好的鋪墊.教師在設計演示實驗時一定要目標明確,這樣,實驗的感染力才會更強,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1.2實驗儀器結構簡單,現(xiàn)象明顯
演示實驗是讓學生透過觀察來捕捉相應的實驗現(xiàn)象,進而分析探究出相應的物理學原理的教學過程.基于這樣的教學理念,教師在設計演示實驗時應當盡可能做到實驗儀器簡單化,并且讓實驗的現(xiàn)象更為明顯.這會讓學生觀察起來更加方便,實驗過程帶給學生的觸動也會更為直接.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對于知識要點的感受才會更加直觀,演示實驗所要收獲的預期的教學效果才會更為理想.
例如在振動產(chǎn)生聲音的實驗中,用小錘敲擊音叉,雖然能聽到聲音,但振幅比較小,難以觀察到振動現(xiàn)象.教師為了讓實驗現(xiàn)象能夠更加明顯,讓學生觀察起來更為方便,可以借助一些器材來證明音叉在振動,即把泡沫小球放在發(fā)聲音叉上,看見小球在跳動不停,由此就證明了音叉在振動.只有通過明顯的實驗現(xiàn)象,學生才能觀察到更多的事物,學生對于物理學原理的感受才會更加直觀,這也會加深學生對于實驗中包含的知識點的認識.
2自主探究實驗的優(yōu)化
2.1給予學生充裕的探究時間
自主探究實驗是非常重要的一類實驗教學類型,這種實驗模式對于訓練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考察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以及鍛煉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都能夠發(fā)揮非常顯著的效果.在進行這類實驗教學時,教師要把握幾個相應的原則.首先,有的物理實驗是要在反復操作的基礎上獲取大量實驗數(shù)據(jù),在對于數(shù)據(jù)的歸納整理的基礎上來獲取實驗結果的.對于這樣的實驗過程,教師一定要給予學生較為充裕的探究時間,要讓學生在反復的實驗操作中來獲取大量的實驗結果分析所需要的數(shù)據(jù).在充裕的數(shù)據(jù)的支撐下整理出來的實驗結果才會更加準確.因此,對于那些比較費時的實驗教師要讓學生耐心地將實驗進行到底,這樣才能夠保障最后獲得準確的實驗結論.
以“探究導體中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的實驗為例,實驗過程可歸結如下:
(1)如圖1所示連接電路,將導體甲連入M、N兩點,電鍵處于斷開狀態(tài).
(2)閉合電鍵,記下相應的電流表示數(shù)和電壓表示數(shù).
(3)改變電池的節(jié)數(shù),再記下兩組不同電壓下對應的電流值.
(4)用乙導體替換甲導體,重復上述實驗.
要從此實驗最后歸納出實驗結果,必須對于上述的實驗流程反復操作,只有獲取了大量的實驗數(shù)據(jù)后總結出的實驗結果才能夠符合規(guī)律.因此,教師要留給學生充裕的實驗探究的時間,讓學生首先充分積累實驗數(shù)據(jù),這樣才能夠最后獲得準確的實驗結果.
2.2注重探究實驗的可操作性
探究性實驗本來就對于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問題分析能力以及知識應用能力提出了較為全面的要求,是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素養(yǎng)的一種全方位考察.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在設計探究性實驗時一定要對于實驗的可操作性進行合理的把握.實驗難度要適中,要讓學生有較為充裕的探究空間.且實驗的操作過程大部分學生都有能力完成,對于結果的分析探究也要基本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這樣的實驗內(nèi)容學生才能夠自主完成,這種實驗過程也是學生間通過有效的自主探究所能夠完成的學習任務.
以“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為例.這個實驗在操作上并不難,但是卻需要學生對于實驗的過程以及實驗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良好的把控.學生要仔細記錄下實驗中的各種現(xiàn)象,這些都會為后續(xù)的結果分析帶來輔助.如圖2所示,實驗過程可歸結如下:
(1)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紙上豎直放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
(2)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點燃的蠟燭A,在玻璃板后放置一支等大、未點燃的蠟燭B.
(3)移動玻璃后的蠟燭B,直到從玻璃板前各個位置看去,玻璃板后的蠟燭B看上去好像被點燃一樣,這個現(xiàn)象表明了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在紙上記下這個位置,其目的是確定虛像的位置.
(4)測量出兩支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發(fā)現(xiàn):距離相等.
(5)觀察蠟燭A和蠟燭B的連線.發(fā)現(xiàn):連線垂直于玻璃板.
(6)若要判定所成的像的虛實,應該在像的位置放一塊光屏,通過玻璃板觀察上面是否成像來進行判斷.
學生要對于實驗展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和步驟都有良好的把握,對于實驗中需要記錄的數(shù)據(jù)也要記錄清楚.這個實驗在操作上并不復雜,實驗過程也是絕大部分學生有能力完成的.這樣的實驗就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實驗技能與素養(yǎng),并且能夠為學生探究能力的形成與深化帶來有效的促進作用.
3學生分組實驗的優(yōu)化
分組實驗同樣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種實驗類型,這類實驗對于鍛煉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問題的分析能力以及最后結論的總結歸納能力能夠發(fā)揮積極的效用.在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時教師同樣需要把握相應的教學原則,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學生有自主設計實驗的空間,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實現(xiàn)對于問題的充分探究,讓學生的教學主體性得到體現(xiàn).分組實驗中學生借助小組的力量能夠對于很多問題都有更加透徹的思考,實驗的難度也可以適當?shù)玫教嵘?對于這樣的教學狀況,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具體的實驗探究的主題,讓每一個學習小組自己設計實驗過程,然后自主展開實驗流程,最后驗證問題、得出結論.整個過程中教師不要急著給學生指導,讓學生有自主探究的空間.即使實驗出現(xiàn)了問題,也讓學生自己面對問題,然后解決問題,這樣實驗教學的效果才會更為顯著.
例如,在“浮力”一節(jié)中,教師將器材在實驗臺上擺好(圖3),讓學生設計實驗:測石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實驗看似簡單,但是如果學生不動腦思考,教師急于告訴學生如何操作,那么學生能力就得不到鍛煉.如果教師讓學生先測出石頭的重量,再測石頭在水中受到的拉力,那么學生不用思維,就完成實驗設計.缺少了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的過程就相當于剝奪了學生受到實驗鍛煉的機會.教師要讓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充分鍛煉,這才是分組實驗應當收獲的教學效果.
新課程背景下,優(yōu)化初中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很有必要,在實踐這一基本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對于實驗的內(nèi)容,實驗的題材以及實驗的展開形式等都可以有一些合理的優(yōu)化.這樣,實驗教學的成效才能夠更好的得到發(fā)揮,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與素養(yǎng)也會更充分在實驗過程中得到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