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智科
豆粕、菜粕是期貨市場上的兄弟品種,有同漲同跌的命運。今年的表現(xiàn)十分搶眼,上漲都超過千元,幅度更是驚人。
豆粕、菜粕是期貨市場上的兄弟品種,有同漲同跌的命運。今年的表現(xiàn)十分搶眼,上漲都超過千元,幅度更是驚人,豆粕累計上漲幅度52%,菜粕累計上漲幅度67%,如此火爆的行情豆粕1609合約和菜粕1609合約都吸引了大量的資金進場,單豆粕1609合約就吸引了70個億的資金規(guī)模進場博弈,菜粕1609合約則吸引了20億左右的資金。無論是漲幅還是博弈的資金量都足以吸引期貨市場參與者的眼球。(見圖1)
期貨豆粕1609合約從去年11月最低2251元上漲至目前最高3425元上漲了1174點漲幅達到52%,這一波行情當中分成了兩個典型的趨勢,一個是長達5個月的震蕩勢(去年11月到今年4月初),另外一個就是今年4月中旬向上突破箱體之后走的這波強勢上漲趨勢(專業(yè)名詞叫多頭趨勢)。這兩種典型的走勢詮釋了期貨市場的魅力所在,利用較小的資金成本撬動較大的投資回報,同時也說明了有準備才能抓住屬于你的機會。震蕩期就是準備期,上漲期就是把握機會的時期。(見圖2)
期貨菜粕1609合約同樣從去年11月最低1726元上漲至目前最高2895元上漲了1169點漲幅更是達到了67%。同樣也經歷了去年11月到今年4月的震蕩期和4月向上突破之后的上漲趨勢期。這兩種典型的趨勢構建了一波完美的走勢,是廣大投資者需要認真學習的重點。其中的投資邏輯,影響趨勢變化的因素及操作時資金的管理都值得我們去反復推敲和計劃,如果有一年我們面對如此誘人的機遇,我們該如何把握。
談到這里,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豆粕這個品種的來源及用途,豆粕是大豆經過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種副產品,大豆提油之后的比例大約為20%的豆油80%的豆粕。豆粕是一種高蛋白質,是制作牲畜與家禽飼料的主要原料,還可以用于制作糕點食品、健康食品、化妝品和抗菌素原料。成品豆粕98%以上用于各種飼料的生產與加工,只有大約2%的豆粕用于食品及其他工業(yè)。
作為飼料,大約85%的豆粕用于家禽和豬的飼養(yǎng)。因為豆粕中含有多種氨基酸,這對家禽和豬攝入營養(yǎng)很有好處。此外,豆粕最近幾年來被廣泛的應用于水產養(yǎng)殖業(yè)及寵物食品業(yè)。(見圖3)
通過以上對豆粕的由來及用途中了解到這波上漲實際上是受到了這輪豬肉上漲的帶動以及市場預期作用的牽引。這里要簡單的講解一下豬肉上漲與豆粕上漲的邏輯關系,首先豬肉上漲是因為豬的價格經過了長達3年之久的低迷期,導致了產業(yè)內的優(yōu)勝劣汰及全面去產能、去庫存的慘痛時期,使得豬的存欄量達到了歷史低位,然后觸底反轉走出了一波長達接近10個月的上漲周期,同時豬肉的價格也達到了歷史高位附近,豬價上漲接近尾聲,而豬價接近上漲尾聲則說明當前豬的補欄情況得到改善,那么也就說明豬多了,豬多了就會提高飼料的消耗,那么飼料的價格就容易受到基本面的改善而走出上漲的走勢。這是供需關系分析的重點,當需求有明顯的改善則會影響走勢主線的變化?;煦缋碚撜劦揭稽c,市場總是會選擇阻力最小的一方進行突破,只有更多的做多因素疊加到一起才能形成市場的共識與合力。我們通過以上的分析了解到了,需求方面的變化及市場對需求的預期是偏利多的,得出的結論是在4月份走出的向上突破行情是合情合理的。那么未來的主要方向就是多頭趨勢。
前面提到供需關系的分析可以讓天平有所傾斜幫助我們尋找到阻力最小的方向,我們通過對需求方的分析及預期得出需求在未來的時間段是逐步放大的過程,那么我們還需要觀察一個方面來判斷這個多頭趨勢是否有持續(xù)力,那就是我們的供給因素。由于豆粕是大豆提煉之后得出的副產品,所以我們就需要了解大豆的基本面。
影響大豆的基本面需要了解以下幾個方面:
1.大豆種植面積。大豆種植面積是影響大豆供給的重要因素,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種植之后實際的產量大小還會受到氣候影響。
2.氣候因素。種植面積確定之后,天氣因素就成為影響供給的主要因素了。大豆的生長需要水分、光照時間和溫度。任何一項變化都會影響到大豆的生長過程,從而影響產量。另外,各種自然災害的發(fā)生也會影響大豆的產量,這些自然災害主要包括:干旱、水澇、低溫、蟲害等。在最后收割時,單產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氣候的作用。
3.季節(jié)性影響。全球大豆一年兩次集中性供給。就我國而言,北方春大豆10月份收獲,但是由于剛收割的大豆含水分較高,運往南方銷區(qū)容易變質,不方便儲存,需要晾曬之后才可外運,故大宗外運要比農民上市遲一個月左右。同時,糧食部門或其他糧食經營單位根據(jù)當年產量豐歉及價格變動趨勢會有囤積或急售現(xiàn)象,給貿易市場價格帶來難以預測的變化。但基本規(guī)律是,供應充足的產量較多的年份,11月-1月市場大豆較多,以后月份相對較少;供應短缺和生產量相對減少時,11月-1月份市場大豆相對較少,以后月份相對均勻,這是囤積的作用引起的。那么大豆的價格呈現(xiàn)季節(jié)性變化:11月由于新豆上市,價格不斷下跌,到了1月份由于新豆繼續(xù)上市,價格下降到最低,此后價格開始逐漸回升。
那么今年的大豆供應因素是什么樣的環(huán)境呢?
由于我國大豆是存在供需缺口的,所以我們需要通過進口大豆來填補國內的需求缺口。那么我們從大豆的供應因素當中需要了解主要的大豆出口國美國、阿根廷及巴西的供應因素。
一般每年的6月份會公布美國大豆種植面積數(shù)據(jù),近年來由于大豆的需求日益增長,大豆的種植面積年年增長,所以種植面積數(shù)據(jù)已經不具備市場炒作預期的功能,那么他對大豆供應的影響力逐漸縮小。而氣候因素則是近年來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因為氣候的變化直接影響大豆的產量。那么今年是什么樣的氣候呢?
最近我國經歷多輪強降雨天氣,使得市場預測今年開始逐步步入拉尼那現(xiàn)象,拉尼那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溫度低于平均溫度的現(xiàn)象.拉尼那一般出現(xiàn)在厄爾尼諾現(xiàn)象之后,是修正厄爾尼諾現(xiàn)象造成的氣候失衡的一種自然方式。在拉尼那現(xiàn)象發(fā)生的年代,季風非常大,中國有降水偏多傾向,須注意防澇。那么特征是我國北部今年容易發(fā)生自然災害,而我國大豆種植大多在我國東北部,這樣市場會預期今年大豆生長率不理想。同時近期阿根廷受天氣影響,大豆發(fā)生大規(guī)模減產的情況,美國大豆出現(xiàn)明顯上漲,使得國內大豆、豆粕都出現(xiàn)明顯上漲。然而重要的是這種氣候持續(xù)的時間會直接影響市場做多的周期會比較持久。在這樣的合力作用下豆粕、菜粕的多頭趨勢才會如此強烈。然后盡管目前豆粕、菜粕漲幅已經驚人,我們還是認為在拉尼那氣候的持續(xù)影響下,未來的1年周期內豆粕、菜粕品種易漲難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