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方
“紫砂壺的雕刻遠比匠心更具內涵。用何種紫砂料,決定了它的材質;出自哪位大師之手,賦予了它的形狀;而雕刻的過程,則是要提煉它的精神內涵”
方心迅,根石山房主人,1950年代初出生于安徽壽縣。擅長陶藝雕塑雕刻,各書體皆長,風格獨特,題材以佛經居多。所制作品禪意無限,堪稱一絕。曾獲首屆“曼生杯”陶刻大賽二等獎。
1970年代末,方心迅因為人寫碑進而施刀,以后邊工作邊作為副業(yè)。1998年提前退休,專事刻石。1994年獲著名書法家田蘊章先生首肯并賜“根石山房”四字作為工作室名。此間得益于司徒越、春卉、余國松、孫子連等諸多名家指點,嘗試字、畫、線雕、影雕等多種表現手法,石頭、陶器、木材、食材和玉器,經他手下,都能被賦予獨特的藝術內涵和精神底蘊。他的作品也屢屢被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報道。
“人祈福,我祈佛。丙申首日刻一壺。儲圣水,精氣足。心氣和平不唐突。耳無鞭炮擾,欲無口食圖。揚此圣哲意,改我凡夫俗。首日忌弄刀,我刀寫纖毫。纖毫大文章,誦讀可度超。趙州昔和尚,許愿擬化橋,度騾且度馬,福佑眾吾曹。”
大年初一,方心迅也沒有閑著,即開猴年第一刀?!安皇菫閽赍X,只是表達一種敬意?!弊?005年客居宜興丁山移刀紫砂,間斷習悟,興趣與技藝日進。
有人驚訝方心迅陶刻藝術的精美、高雅,也有人贊嘆方心迅陶刻作品的豐富多彩。在方心迅看來,“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钡窨桃彩侨绱?,雕刻的完成,最基本的是刀上功夫。把字寫好,是刀外功夫。而雕刻當中所體現的文化素養(yǎng),則是字外功夫。而最能體現陶刻價值的,正是字外功夫?!?/p>
“書法也好,陶刻也好,離不開中國文化,離不開古老的中國漢字。由漢字發(fā)展而來的中國書法更是一種極為特殊的藝術,它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中最簡單最典雅而又最富有內涵的藝術,蘊藏著民族的審美意識,哲學思想?!弊杂琢晻鴮W字,為方心迅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其石刻作品被文化部文化藝術中心出版的《二十世紀名人刻字大觀》定為特征作品刊出。家鄉(xiāng)廉頗墓、淮南王墓、新四軍紀念碑林等景點多有留痕,上海復旦大學、海事大學、第二工業(yè)大學、楊園中學、長橋中學、上海市仲裁委、上海市光大銀行、南匯東門步行街等刻石更是不勝枚舉,遍布滬上。
“南朝王僧虔提出:‘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于古人。唐代畫家張璪云:‘外師造化, 中得心源。寫其形,傳其神,只有不斷增加個人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才能在創(chuàng)作中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增加書法真實的思想情感。”
客居宜興后,方心迅潛心學習紫砂陶刻以及與陶刻密切相關的書畫藝術。他苦練名家碑帖,不斷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提升自己的技法。“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蓖ㄟ^長期的藝術實踐,方心迅雕刻技藝日益精進。
紫砂陶刻實際上就是在紫砂坯上執(zhí)刀銘刻書法。方心迅積數十年心血,采用多種刀法,借鑒前人優(yōu)秀的雕刻范本,熟練的展示其表現形式和風格,并著重講究各種書法、文學詩詞、辭章短句的運用。
作為中國紫砂雕刻大師,方心迅說,“把每一個茶壺的內涵提煉出來,很費工夫,但我對此很有興趣?!睂τ谌绾螐氖止に嚻返闹谱鳟斨校嬲亍氨砬檫_意”,他表示這是要動腦筋的。
“紫砂壺的雕刻遠比匠心更具內涵。用何種紫砂料,決定了它的材質;出自哪位大師之手,賦予了它的形狀;而雕刻的過程,則是要提煉它的精神內涵。”
使陶刻作品與紫砂的藝術風格和諧而又協(xié)調?;蛞謸P頓挫,或逆風疾施,或深刮淺刻,或提刀雕琢,或陽刻陰雕,還能巧妙地將雙刀正入法,單刀側入法以及澀刀、遲刀、輕刀、舞刀等各種技法融會貫通,創(chuàng)作出獨具風貌的藝術精品。
以一件十分滿意的紫砂壺雕刻品為例,茶壺蓋上的造型是一個悠閑的牧童倚靠在牛背上。經過深思熟慮,方心迅刻上“牧心”兩字,他認為牧童放牛時的狀態(tài),正如喝茶一樣,品的是時光,是牧牛一樣的生活,傳遞給人的是一種放松的感覺。
“牧者,因勢而導也,能牧心者,方能牧天下。牧心的境界是一種為人處事的哲學,是人生態(tài)度的外延?!?/p>
“有時候思若涌泉,可以說是下刀若有神。但有時候需要長時間的去揣測,去構思?!庇龅叫膬x的工藝品,在構思成熟之前,他從不輕易下刀?!皼]有想好就動刀,感覺對不起這么好的藝術品?!狈叫难笇λ囆g始終追求完美。好在很多朋友都了解他的創(chuàng)作心路,有的作品一放就是很長時間,也不會催促他完成。
2014年,63歲的方心迅參加了一次工藝品雕刻大賽,在精致小巧的工藝品上雕刻2毫米×3毫米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著實不易,“在兩毫米的空間里,每個字、每個筆畫都雕刻地清晰有致,并不是那么容易?!笨吹椒叫难冈诖筚惿系木时憩F,在場的八位評委一致嘖嘖驚嘆,他最終獲得了大賽金獎。
“心生菩提,刀法迅逸。點劃橫飛,動筆新奇。雖拙亦工,雖工亦巧。巧拙工俗,造妙入微。往往靜而能顯其動,顯其動之處又能靜穆之致,有逸趣橫生,體韻遒舉之妙?!?/p>
“氣韻從何???心無贊毀時。”在方心迅看來,“雕刻作品,說到底是在雕琢自己,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技巧和志趣修養(yǎng),前者是外在有形的,可以靠功力來解決;而后者是內在無形的,非功力可以解決?!畷悴皇腔ǎ瑒夥堑ぬ?。就是這個道理?!本竦矗秩羝淙?。正是方心迅的精神氣概。
責任編輯 陳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