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瓊
摘 要任何學生都會犯錯,但如何對待學生的錯誤,卻是教師需要長期修煉的藝術。老師只有看懂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
關 鍵 詞教育藝術;師生關系;錯誤目的表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編碼A
文章編號2095-1183(2016)07-0046-02
郭元祥教授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講到: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點滴錯誤,點滴成績,點滴感悟積累而至質變的過程[1]。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不斷地跌倒、爬起,此時學生需要的不是懲罰,而是引導和鼓勵,當然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我與學生亮亮的故事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觀點。
“自暴自棄”的亮亮
2009年8月,筆者接手了高三(8)班班主任工作,為了盡快了解學生的情況,開學第一天,我就開始找學生逐個談話。在這個過程中,亮亮同學走進了我的視線。他的語文、英語兩科的學習較差,尤其是英語,班平均96.2分,他才46.5分。在談話過程,他流露出明顯的焦慮情緒。針對這種情況,我安排了一位英語較好的同學與他同坐,以方便他隨時問問題。談話后的前兩周,英語課上他尚能認真聽講,努力背單詞,盡力完成作業(yè),但從第三個周起,他開始開小差甚至不聽講,課堂上不是做其它科的作業(yè)就是睡覺,并主動要求把座位換到最后。因為高三第一次月考,他的英語成績仍然是全班最后一名,亮亮覺得他的努力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非常痛苦,于是選擇了自暴自棄。
每次月考成績出來,我都會找三部分同學談話:本B臨界、重點臨界、尖子生。由于亮亮的英語基礎差,每次考試成績出來他都是本B臨界生,找他談話除了分析哪些科目還有潛力可挖,我總會鼓勵他:“如果你的英語多考20分,你就可以考上本A了?!钡?0月、11月月考后,只要我一說到英語,他就說:“我不喜歡英語,我不學英語?!比绻以俣嗾f一句,他就會掉頭離開。
“尋求關注”的亮亮
12月月考后,當我再次向他提出提高英語成績的要求時,他低聲說:“我也想學好英語,但我的基礎實在太差?!蔽矣X得時機成熟了,趕緊對他說:“你下去想一想,看看需要老師怎么幫你。”
2010年1月1日凌晨,他在高三(8)班的QQ群上留言:“新的一年到了,我還是那個沒人疼沒人愛惹人厭的人。”1月2日清晨,當我打開電腦看到他的留言時,馬上就給他回了一條:“怎么可能沒人愛,惹人厭呢?你爸爸、媽媽、妹妹都很喜歡你啊,老師也看到了你的進步,只要你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的?!睘榱俗プ∵@個難得的機會,我接著又發(fā)了一條信息:“新的一年,你長大了一歲,希望你考慮問題能夠更全面一些。你的理綜和數(shù)學不錯,但一定要細心,爭取會做的題不要失分,語文對你來說絕對不能放棄。真希望你能抓一抓英語,哪怕拿到90分,你肯定就可以上本A了?!?/p>
“尋求幫助”的亮亮
1月10日凌晨他亮亮QQ上給我留言:“曾老師,我是亮亮 ,高中三年我玩夠了,想開始努力學習了 ,我把我高中積累下來的壞習慣列張表,老師幫我看看,提些建議,可以嗎?”早晨我看到留言,立刻回復:“只要你敞開心扉,所有人都會接受你的,你的表在哪里? ”1月12日下午放學時,他來到辦公室找我,讓我給他提建議。紙上列出了他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的一天作息安排。從表中可以看出,數(shù)理化和生物四科的上課和自習時間他都能用于學習,語文和英語尤其是英語無論是上課還是晚修,他基本上都是做其他作業(yè)、睡覺或者看課外書。我同他逐條分析,做得好的鼓勵他堅持,做得不好的要求他盡快改正。他一邊聽一邊點頭。臨走時,他對我說:“老師,你要多監(jiān)督我,我怕我管不住自己?!蔽一卮鹫f:“我會經常提醒你,你自己也最好每天臨睡前想一想,今天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好的繼續(xù)發(fā)揚,不好的盡快改正?!?/p>
1月份的廣州調研測試成績出來后,他主動找到我:“老師我想好好學語文和英語了,您能不能幫我跟黃老師和江老師說一說?”我心里萬分高興,立刻說:“我?guī)湍阏f沒問題,不過為了表達你的決心,你自己也要去跟老師談一談。另外,你的基礎較差,一定要多主動向老師、同學請教。”
看到亮亮的變化,我真心替他高興,于是我馬不停蹄地找到了語文科老師和英語科老師,把亮亮的轉變和想法跟兩位老師進行了交流,兩位老師都說只要他愿意學,一定竭盡全力給予幫助。從此以后,亮亮上課非常認真,晚修有時就坐在語文和英語值班老師的旁邊,一邊做作業(yè)一邊排隊等著問問題。
2月8日亮亮在三(8)班的Q群中發(fā)起倡議:“同學們,不求金榜題名,但求此生無悔!所以,一起努力走完高三最后一百多天吧,管它荊棘坎坷、風吹雨打,我們都會風雨同路……”周一的班會課上,我讓每位同學寫一句話,作為青春寄語獻給大家。當亮亮把這句話投影出來時,班上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那一刻,我不僅看到了他眼里滾動的淚花,還看到了他的決心和信心……
一個人的轉變總是需要一個過程,而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都需要教師用心去聆聽,用心去解決。亮亮的轉變讓我認識到:作為老師,要看懂學生行為背后的原因?!耙坏┠憷斫饬隋e誤目的,你就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辦法能鼓勵你的十幾歲孩子,并改善各種情形?!盵2]《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一書中的“錯誤目的表”告訴我們,當學生自暴自棄時,我們應該停止對他的批評和要求,靜候教育時機的到來;當他尋求關注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孩子一起參與問題的解決。因此,我會常常對亮亮說:“你下去想一想,看看需要老師怎么幫你?!碑敽⒆訉で髱椭臅r候,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這樣的溝通與處理,能更好地拉近師生的距離,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總之,對學生來說,錯誤是一種經歷,錯誤是一種行為,錯誤是一種認識的暫緩,錯誤是一種履歷性的成長資源[3],學會使用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需要教師發(fā)揮教育的藝術。
參考文獻:
[1][3]郭云祥.教育是慢的藝術[J].今日教育,2008(5):1.
[2]簡·尼爾森,琳·洛特.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M].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4:215.
(作者單位:廣東仲元中學
廣東廣州 511400)
責任編輯 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