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青青
摘 要:由于提升系統(tǒng)首繩出油,在運行時部分繩油會甩到閘盤上,影響閘控系統(tǒng)制動效果,因此要定期組織人員對閘盤上的油污進行定期打磨清理,勞動強度大且工人在打磨時存在很大安全隱患。通過認真思考及結合現(xiàn)場實際情況,我們研制了閘盤自動打磨裝置,在需要打磨閘盤時,只要將該裝置底座固定在閘座上,調節(jié)好彈性裝置,就可以實現(xiàn)對閘盤的自動打磨,該裝置通過現(xiàn)場使用,效果明顯,完全代替了人工打磨。
關鍵詞: 提升機;閘盤;油污;打磨
1 引言
提升機是礦山重要的運輸設備,擔負著向井下運送人員、設備及礦石提升的任務,提升機的安全運行不僅影響礦山的經(jīng)濟效益,而且還直接影響上下井人員的生命安全,提升機的閘控系統(tǒng)更是影響提升機安全運行的主要因素。提升機閘控系統(tǒng)的制動力矩即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尤其不能過小,一旦過小時閘不住提升機,將造成事故的發(fā)生和擴大?!睹旱V安全規(guī)程》和《煤礦機電設備完好標準》對提升機閘控系統(tǒng)制動力矩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時要求必須定期對提升機進行性能測試,以保證提升機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tài)。
影響提升機閘控系統(tǒng)制動力矩的因素主要有蝶形彈簧疲勞程度、閘間隙、貼閘面積及閘盤清潔度、平整度等,其中貼閘面積和閘盤對制動力矩影響極大,而提升機在運行時由于首繩出油,部分繩油會甩到閘盤上,減小閘盤摩擦力,影響制動效果,為保證閘控制動效果,確保提升系統(tǒng)安全運行,需要定期組織檢修人員對閘盤進行人工打磨除油,費時費力,且有時人員需要站在滾筒上進行施工,存在很大安全風險。通過該裝置的研制,在需要打磨閘盤時,只需將該裝置固定在閘座上端,調整好方向及彈性裝置,在動車的時候就可以實現(xiàn)對閘盤的自動打磨。
2 裝置結構、特點及實施方式
(1)裝置結構
該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方便實用,主要有底座3、左連桿4、右連桿5、磨板6及夾緊調節(jié)裝置8四部分構成(如圖1、2),磨板是普通的打磨板,上面可以固定砂紙,連桿由普通的不銹鋼鋼管加工而成,夾緊調節(jié)裝置是由大小不同的彈簧組成,可以通過改變彈簧方位來改變閘盤兩邊受力,底座是由槽鋼及螺栓加工而成,連桿一段與磨板鏈接,另一端與底座鏈接,鏈接方式都是通過螺栓固定,為活動式、角度可調節(jié);彈性裝置固定在連桿的中部,在連桿上打眼,安裝螺栓,彈簧兩端鏈接到螺栓上,拆卸方便;底座安裝在閘座上端,通過調節(jié)兩端的螺栓進行緊固。
(2)裝置特點
特點1:左、右連桿的頂端設置有鉸接槽,磨板背面上對應鉸接槽設置有鉸接板,鉸接槽套設在鉸接板上,并通過銷軸連接,使磨板鉸接在所左、右連桿上。該設計目的是為了自動調節(jié)磨板相對閘盤的角度,使磨板及砂紙能整體貼附在閘盤側壁上,提高打磨效果。
特點2:夾緊調節(jié)裝置還包括若干調節(jié)柱,若干調節(jié)柱對稱設置于左、右連桿的中部,伸縮彈簧兩端設置有套環(huán),套環(huán)分別套接在左、右連桿上的調節(jié)柱上。通過調整伸縮彈簧與不同位置的調節(jié)柱進行連接,可以調節(jié)連桿對磨板的夾持力,從而增強設備的適應能力。
特點3:夾緊調節(jié)裝置包括至少一根伸縮彈簧,通過增加更多的彈簧,可以增強夾持力,提高打磨效果。
特點4:該自動打磨裝置還包括夾具,夾具對稱設置在磨板的背面上,夾具將砂紙夾持固定在磨板的正面上。該設計的目的是能夠方便快速的更換打磨材料,當閘盤打磨好后,可以將固定在磨板上的砂紙拿下,安裝上生布料,以便將打磨下來的油灰除去。
(3)實施方式
該設置于閘盤1的閘座2上,包括底座3、左連桿4、右連桿5、磨板6、夾緊調節(jié)裝置,底座3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閘座2上,左4、右5連桿為相同的水平折彎型構件,左4、右5連桿分別對稱設置在閘盤1的左、右兩側,左4、右5連桿的底端與底座3鉸接,使左4、右5連桿沿閘盤1兩側開合運動,左4、右5連桿的頂端均連接有磨板6,磨板6正面貼附在閘盤1的側壁表面上,磨板6正面設置有砂紙7,夾緊調節(jié)裝置設置于左4、右5連桿之間,夾緊調節(jié)裝置包括伸縮彈簧8,伸縮彈簧8的兩端分別與左4、右5連桿連接。該裝置通過左4、右5連桿及夾緊調節(jié)裝置將磨板6緊貼在閘盤1需要打磨的部位,在動車旋轉過程中,即可對閘盤1實現(xiàn)自動打磨。
3 使用效果及意義
該裝置設計簡單實用,制作成本較低,通過該裝置的使用,一方面減輕了工人的作業(yè)強度,避免了人工打磨閘盤時的安全隱患,為作業(yè)人員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通過使用該裝置大大節(jié)省了人工打磨的時間,提高了勞動效率,而且自動打磨效果高于人工打磨,使得閘盤表面始終保持清潔,保證了制動力矩,確保的提升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
(作者單位:淮南礦業(yè)集團潘二礦潘四東井,安徽 淮南23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