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江林
【摘 要】中學思想政治課因其固有的理論性、時代性、靈活性及實踐性,要求老師在教學時要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構建高效教學模式,注重課堂效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和政治責任感,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思想政治;高效;教學;探究
“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要求把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作為重點任務貫徹到國民教育全過程,以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念引領教育創(chuàng)新。學校教育教學就必須在新的形勢下進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模式。思想政治教學作為學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究其高效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其全面發(fā)展、為國家培養(yǎng)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專業(yè)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強的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僅從構建思想政治課高效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方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進行初步探究,以就教于方家。
一、構建思想政治課高效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中學政治學科,具有系統(tǒng)性、理論性和時代性的特點,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法律、經(jīng)濟、文化、哲學和政治等方面的教育。中學生求知欲強、富于好奇心、獨創(chuàng)性、多疑問、感情豐富等特點。但現(xiàn)在仍有人在沿用應試教育那種重理論輕人文,重共性輕個性,重功利輕素質,重死記輕靈活的做法,“追悼會”式的教學致使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味同嚼蠟,根本達不到主動運用所學知識來指導學生人生和道德實踐的目的,這與新課程理念和新高考的要求格格不入。
二、構建思想政治課高效教學模式的做法
中學政治學科教學除了遵循素質教育的方向性、科學性、啟發(fā)性、全面性等一般性原則外,還應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正面教育,知行統(tǒng)一,直觀性、主體性、實效性的原則。
(一)構建高效教學模式的方法
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應像葉瀾教授所期望的實踐效應那樣:“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這種活力是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的活力。要體現(xiàn)這種活力,筆者認為可采用“讀——問——議——行”的高效教學模式。
“讀”,就是按照教學計劃的安排,要求學生課前閱讀教材中規(guī)定的章節(jié)內容和指定的與該章節(jié)內容有關的參考資料,當然這種參考資料要學生能讀懂,并在閱讀室、微機室或其他地方比較容易找到,教師也可以印發(fā)一些資料給學生,這樣既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其閱讀和自學能力。
“問”,這個環(huán)節(ji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老師向學生提問,每次課前給學生布置適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指定的教材和參考資料,在此基礎上上課答問。當然,這些問題要體現(xiàn)教學的啟發(fā)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思考,符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梯度性、量力性。二是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或課外提出問題,老師決不可搪塞、敷衍,要讓學生“撥開云霧見太陽”。
“議”,就是老師組織學生針對相關問題開展討論,要求學生結合社會實踐和自己的思想實際,鼓勵不同意見的發(fā)表,相互取長補短,增強合作意識,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有序的課堂氣氛,在此過程中,老師尤其要鼓勵那些平時膽小、不大愛說話的性格內向的學生積極發(fā)言,給他提高主動參與的機會。
例如:在講到初一下冊中學生的友誼和戀愛問題時,有些學校和老師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和禁止的方式來對待,然而,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和社會風氣的影響,加上學生的逆反和好奇心理,有些學生總想嘗嘗戀愛到底是什么滋味。所以,對這個問題的正面引導是刻不容緩的,教師在進行本課程的教學時,需要注意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盡量以理解、寬容的態(tài)度與學生交流,體諒學生的情感需求,引導學生在討論中端正認識,幫助他們處理好與異性交往中的各種煩惱和困惑,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個案例:“某女生與班上一男同學是老鄉(xiāng),后來,在共同的學習和班務工作中,兩人又有接觸,那男生待人比較熱情,加上同鄉(xiāng)的關系,故經(jīng)常幫助她,因此她認為該男生是喜歡她,對那男生產生了愛意,并經(jīng)常找機會與那男生接近,這種情況引起了那男生的不安,那位男生便開始疏遠她。然而,她的愛意并沒因此而減弱,更加想念那男生,于是,她陷入了情感的苦惱之中,總在想,他為什么疏遠我了?是不是我什么地方令他不高興了?我是不是長得不好看,不吸引人?這種自責影響了這位女生的學習和健康?!苯Y合案例分析,教師組織學生分析討論:
①異性同學之間是否有友誼?
②對異性的好感是否等于愛情?
③怎樣分辯把握友誼和愛情的界限?
④中學生談戀愛對自身學習和身心有哪些危害?
這樣學生結合課本內容進行討論,逐步會有一個基本明晰的認識,但由于學生本身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有限,不可能達到相當?shù)恼J識高度。這就需要老師“導”。當然,展示這種“議”的對象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如學到初二的法律常識,可用案例,有條件的地方可放出與課本內容有關的法制節(jié)目,后加以討論。初三教材主要是使學生“了解社會發(fā)展的一般過程,初步懂得用生產的觀點、階級的觀點、勞動的觀點、群眾的觀點,觀察社會,歷史地、本質的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這其中“議”的內容也是相當多的。
高中階段,更要注重對學生討論、分析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如對我國的經(jīng)濟制度、分配制度、產業(yè)結構的調整、整頓和規(guī)范市場經(jīng)濟秩序、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調整、供給側改革、大力實施“引進來、走出去”的戰(zhàn)略、政府職能轉變、人代會制度的完善、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五位一體”建設、民族與宗教、構建環(huán)境友好型和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貫徹落實“四個全面”偉大戰(zhàn)略及“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fā)展理念、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十三·五規(guī)劃”的落實、我國面臨的復雜的國際形勢、南海問題等供大家“議”的方面太多了。作為老師要精心設計、有效組織、深入落實。
“導”,就是老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再給學生一個明確的認識,把他們的思維導向正確的軌道,形成教與學的合力和共振,達到教書、益智、育人的目的。
如上面的討論題目,教師結合學生的討論可這樣進行“導”:“發(fā)展異性之間的友誼是允許和必要的,這有助于自身心理成熟,但是,如果交往中沒有把握好言談舉止的分寸,沒能正確的認識、分辨對方的態(tài)度,則容易混淆友誼和愛情的界限。所以,在與異性同學交往時,需要注意把握交往的尺度,否則,就會陷入不明不白的交往中,給雙方造成不利的影響,影響我們健康成長和早日成才”。
“行”,就是行動,就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思想政治理論去自覺地知指導自己的行動。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為達到此目的,可在學校開展“文明禮貌月”、“法律知識小問答競賽”、“中國夢·我的夢·大學夢”、“中學生如何培養(yǎng)自己的陽光心態(tài)?”等一些適合學生特點的教育活動,并制定學生道德實踐考核指標體系。按照《中學生行為準則》和學校制定的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把學生道德實踐細化各方面的具體要求,分別由學生寢室室長、學習小組長、班委、團支部干部分項記載,每周填入《學生思想政治實踐活動記分表》,由宣傳委員把成績統(tǒng)計好交班主
任結合獎懲(加、減分)評定學生思想政治實踐成績交思想政治課老師綜合評定該科成績。
(二)改革考試制度和辦法
考試制度和方法對教學有具體的導向作用,為適應新的教學方法的要求,思想政治課考試可做如下改革:
從內容方面改變過去死記硬的狀況,主要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剖析人生現(xiàn)象,結合社會實際和學生的親身實踐,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和能力??荚嚨霓k法向過去的閉卷考試改為開卷考試,對評分的標準作較徹底的改革,把過去的“一次性考試定終身”改為書面考試只占60%,平時課堂提問和討論記分占20%,學生的思想政治實踐占20%。
課堂討論和提問制定相應的評分標準,如:
1.讀懂教材和參考資料,發(fā)言內容健康,有理有椐;
2.思維方式正確,符合認知規(guī)律;
3.發(fā)言層次清楚,邏輯性嚴密;
4.有較標準的普通話水平,表達能力強;
5.能結合實際,提出思想政治修養(yǎng)的合理建議,內容有所創(chuàng)新。
按照上述標準,由任科老師當場記分,這樣也從一個側面激發(fā)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熱情、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構建思想政治課高效教學模式,要打破亙古以來的傳統(tǒng)做法,難免有阻力、有困難,這就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最終目的是要使學生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指導人生思想政治實踐,強化思想道德修養(yǎng),升華思想道德境界,緊跟時代,成就美好人生。
【參考文獻】
[1]黃建煒主編.《中學政治教學參考》,陜西師范大學雜志社
[2]羅明俊主編.《四步課堂》,重慶大學出版社
[3]黃秀瓊,吳登良,郭開全主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實施的理論與實踐》,四川師范大學電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