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蕭統(tǒng)《文選》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段倪x》李善注是文選學的集大成者, 今通行本為清代胡克家據南宋淳熙八年尤袤所刻李善注本的覆刻本。本札記以中華書局1977年影印胡刻本《文選》為底本,下文簡稱胡刻本,以中華書局1987年影印《四部叢刊》本《六臣注文選》相校,此版本為商務印書館據涵芬樓所藏宋刊《六臣注文選》影印,并以四庫全書本《文選注》、《六臣注文選六十卷》和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發(fā)行《文選》六十卷(據清嘉慶胡克家復刻南宋淳熙尤袤刊本點校整理)進行參校。行文先列胡刻本《文選》正文,次以《六臣本文選》相校,并加案語。
關鍵詞:胡刻本 文選 笙賦 ???/p>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7-0374-01
設宮分羽,經徴列商。(六臣注《文選》作“徴”,案:徴,古同“徵”,五音之一,五音,即宮、商、角、徵、羽)
各守一以司應,統(tǒng)大魁以為笙?;S鍾以舉韻,望鳳儀以擢形。(《六臣注文選》作“儀鳳”,《說文》曰:笙十三簧,象鳳之身。尚書曰:鳳皇來儀;蕭統(tǒng)《文選箋證》卷二十二:善曰《尙書》曰鳳凰來儀,按:儀亦來也,方言儀來也;《廣雅》曰:儀,來也。來儀俱為來但語有輕重耳。班固《漢書》卷一百上:虞韶美而儀鳳兮,孔忘味於千載。《文選箋證》卷二十:五臣作儀鳳,初學記引同,善亦當作儀鳳,蓋後人誤會注義而倒之。
案:基黃鍾以舉韻,望鳳儀以擢形兩句相對仗,黃鐘與鳳儀相對,儀為來之意,故應為“儀鳳”?!读甲⑽倪x》作“儀鳳”,蓋不審文義而妄改之。)
寫皇翼以插羽,摹鸞音以厲聲。如鳥斯企,翾翾歧歧。(六臣注《文選》作“岐”?!毒案5钯x》曰:鳥企山跱。翾翾,字林,翾翾,初起也。歧歧,飛行貌?!稘h書音義》曰:歧歧,將行貌?!兑繇嵤鑫ⅰ肪矶横纾庖?,詩克岐克嶷;又山名,又州名;又歧歧,飛行貌?!夺屆肺飪蔀獒弧端膸烊珪甲C》卷九十五:《笙賦》“翾翾歧歧”,刋本“歧”訛“岐”,據文選改。
案:《笙賦》翾翾歧歧,為禽鳥舉翅飛行之貌,故為“歧”,蓋音近致誤也)
激憤於今賤,永懷乎故貴。眾滿堂而飲酒,獨向隅以掩淚。(六臣注《文選》作“而”,說苑曰:古人於天下,譬一堂之上。今有滿堂飲酒,有一人獨索然向隅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韓詩外傳曰:眾或滿堂而飲酒,有人向而悲泣,則一堂為之不樂。
案:“眾滿堂而飲酒,獨向隅以掩淚”兩句句式與“援鳴笙而將吹,先嗢噦以理氣”;“罔浪孟以惆悵,若欲絕而復肆”等句一致。以、而換用,避免了句式的重復,在其他辭賦作品中亦常見,如《歸去來兮辭》: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私認為此處用“以”更為恰當)
援鳴笙而將吹,先嗢噦以理氣。初雍容以安暇,中佛鬱以怫忄胃,終嵬峨以蹇愕(《六臣注文選》作“諤”,馬融《長笛賦》:“蒯聵能退敵,不占成節(jié)鄂?!鄙埔謺唬憾?,直言也,謂節(jié)操蹇鄂而不怯懦也;又宋玉《高唐賦》:卒愕異物,不知所出。李善注曰:《爾雅》曰,遌,見也,五故切。愕與遌同,言卒然複有驚愕之異物。
愕,《説文》本作遻,相遇驚也?!秹堩崱峰e愕,驚遽貎,又阻礙不依順也,通作鄂。《前霍光傳》驚鄂失色,師古注“鄂者,阻礙不依順貌。字今作愕。諤諤,直言。《廣韻》謇諤也;《集韻》或作諈,通作鄂。
《別雅》卷五:“蹇愕,《隸釋》云:以愕為諤,愕本驚愕,字亦以同聲故借也。咢,諤也?!稘h書羣賢傳》咢,黃髪。師古曰‘咢,直言也,咢同諤。驚鄂,驚愕也?!稘h書·霍光傳》‘羣臣皆驚鄂失色。師古曰‘凡言鄂者,皆謂阻礙不依順也。後字作愕,其義亦同?!?/p>
案:鄂,本國名。驚愕之愕宜從心,古人以同音借用“鄂”,又同音而以“愕”為“諤”。故文中“終嵬峨以蹇愕”,“愕”當寫作“諤”蓋因假借之字而致誤也。
又颯遝而繁沸。罔浪孟以惆悵,若欲絕而復肆。懰檄糴以奔邀,(《六臣注文選》作憿,蕭統(tǒng)《文選箋證》卷二十:懰檄糴以奔邀,注善曰:檄糴,疾貌。按:檄糴,直出之貌。本書《嘯賦》聲噭嚁而清厲,檄糴與噭嚁,音義同?!稜栄拧丰專耗緹o枝為檄,郭注:檄擢,直上又木梢梢擢。注謂木無枝柯,梢擢長而殺者。檄擢與激糴義亦近,聲直出謂之激糴,猶木直上謂之檄擢。案:故此處應為“檄”,蓋形近致訛也)
似將放而中匱。愀愴惻淢,虺韡煜熠。汎淫汜豔,霅曄岌岌。(《六臣注文選》作“燁”。胡刻本《文選》中,班固《東都賦》:“流景矅之韡曄?!表|曄,言明盛也;又班固《東都賦》有:“管弦燁煜?!膘?,聲之盛。故“曄”與“燁”,皆有“盛”之意。同一文中已出現(xiàn)兩字混用現(xiàn)象,故此處存疑)
或桉衍夷靡,或竦踴剽急。或既往不反,或已出復入。徘徊布濩
(《六臣注文選》亦作“濩”,五臣作護?!吨芏Y·大司樂》護作濩,《漢書·禮樂志》同護,濩字亦通。毛居正《增修互注禮部韻略》:濩,布濩,流散也,又湯樂名。
按:濩,遍布、布散之意。胡刻本李善注《文選》卷三張衡《東京賦》:“聲教布濩,盈溢天區(qū)”;卷八司馬相如《上林賦》有“布濩閎澤,延曼太原”,李善注曰:“濩音護”;卷四張衡《南都賦》“布濩漫汗,漭沆洋溢”;卷一八嵇康《琴賦》“牢落淩厲,布濩半散”,卷四八楊子雲《劇秦美新》“俾前聖之緒,布濩流衍而不韞韣”等均作“布濩”,蓋音近致訛也。)
渙衍葺襲。舞既蹈而中輟,節(jié)將撫而弗及。(《六臣注文選》作“不”,五臣作“弗”,善注曰:“言以笙聲為主,故舞者足蹈中止而待之,歌者將撫節(jié)而恐不及?!?/p>
案:“弗”與“不”兩個否定副詞,意義相近,古書中很常見。東漢何休提出兩字有深淺之異,弗者,不之深也。 清段玉裁亦指出“弗”與“不”古義略同而深淺有別。
“不及”“弗及”皆有趕不上,來不及之意,在古代文獻中使用較為普遍,如《易小傳》:“遇其妣,不及其君”; 《史記·項羽本紀第七》:“趙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故此處存疑)
參考文獻
[1]說文解字,(漢)許慎撰,[宋]徐鉉校定,中華書局,2013.7
[2][梁]蕭統(tǒng)編,[唐]李善注[M].文選,中華書局,1977.11
[3][梁]蕭統(tǒng)編,[唐]李善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
[4][梁]蕭統(tǒng)編,[唐]李善、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注[M].六臣注文選,中華書局,1987
[5]傅剛.文選版本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09
[6]丁聲樹.釋否定詞弗、不[J].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35
[7]丁福寶編.文選類詁[M].中華書局,1990.04
[8](清)胡文瑛著.昭明文選箋證[M].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3
作者簡介:崔雪萍(1987-),女,漢族,四川眉山市人,文學碩士(在讀),單位:四川師范大學古代文學專業(yè),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的分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