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娟
摘 要: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這是一個長期困擾語文教師的問題。要掙脫困境,語文教師需要積極行動,不斷提升個人專業(yè)能力,不斷更新自我,不斷塑造自我。
關(guān)鍵詞:語文 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7-0198-01
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一直受到教育界研究人員的職責。不管是教育系統(tǒng)的工作人員還是學生家長,都認為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不高,教學效果不好。針對如何才能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思考,不同的研究學者給出了不停的研究對策和方法,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發(fā)展,語文可課堂教學質(zhì)量不高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改善,在今后的就學過程中,需要廣大語文教師繼續(xù)探索,尋求高效、科學的教學對策。
進入新世紀以來,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逐漸應用的語文課堂加教學中,但是初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依然不能得到全面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不足。導致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不高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總結(jié)起來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因素:
首先,教師教學過程中受到升學壓力的限制,這時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最主要的因素。在長期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受到升學率方面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受到升學壓力限制,多數(shù)語文教師不敢放開手將課堂交還給學生,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圍繞著教學大綱,圍繞著考試目標開展教學。在課堂上以傳統(tǒng)的知識點教學問題,將學生的思維禁錮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nèi),雖然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積極實施全新的教學方法,實施素質(zhì)教育,但是在現(xiàn)階段的教學形式下,教師不敢實施素質(zhì)教育,及時應用了全新的教學方法,也只是表面應用。其本質(zhì)依然是應試教育。
其次,語文教師教學思想不能及時更新。語文教師除了做好日常的課堂教學工作之外,還需要備課,批改學生作業(yè),其業(yè)余讀書學習的時間有限,更沒有實現(xiàn)對新課程教學改革內(nèi)容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分析,在教學過程中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想著如何將自身知識的知識如何灌輸給學生,而不是想辦法讓學生向教師索要,教師思想整天圍繞著成績轉(zhuǎn)。而學生對語文教師的這種灌輸式教學不感興趣,對這種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逐漸產(chǎn)生了厭煩情緒,教師的勞動投入和學生反映不一致。
再次,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單方面的傳輸,課堂講得過多,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過少。這種情況如果長期發(fā)展下去,語文教學注重講解的做法培養(yǎng)了學生懶于思考、懶于創(chuàng)新的習慣,最終導致學生思維能力無法得到發(fā)展,反應遲鈍。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一直采用這種教師控制課堂走向,不對教學方向進行改善,不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實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客體的雙向互動教學模式,不真正讓學生自己動手自己思考,自己尋求答案,教師是課堂的權(quán)威,任何事情學生都得聽教師的這無疑對學生全面發(fā)展將會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最后,語言環(huán)境對學生學習語文產(chǎn)生的深遠應影響。最近幾年,我國漢語應用現(xiàn)狀十分令人堪憂,各種影視劇,娛樂節(jié)目對很多漢語產(chǎn)生了嚴重的影響,這方面的影響對學生造成的危害是顯著的,近些年一些網(wǎng)絡(luò)用語橫行是對我國漢語語言規(guī)范性的一種挑戰(zhàn),對學生的閱讀寫作產(chǎn)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語文教學面臨如此困境,該如何改變呢?筆者認為,根本的因素在語文教師身上。
一、語文教師要有陽光心態(tài),要時時綻放燦爛笑容。要以微笑去感染學生,贏得學生好感,而不能老是板起面孔,一本正經(jīng),嚴肅甚至嚴厲,故作高深,拒人以千里之外。古人說的好,親其師則信其道。一個語文教師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盡可能地與學生打成一片,不斷增加自己的親和力,使學生信任自己、親近自己,從而取得學生積極配合和有力支持,做到令出如山。這樣,不僅對課堂教學來說極有好處,而且對高考來說取得一個好的成績也是必然的事情了。
二、語文教師要談吐不俗,出口成章。長期以來,語文教師局限于課文教學,缺少高品位閱讀實踐,缺少豐富的生活體驗,思維和語言都趨于僵化。要知道,我們面對的學生,他們喜歡新思想、新事物,如果他們天天聽到的僅僅是課文中的那點東西,那他們對語文課的學習期待和學習熱情就會煙消云散。
三、語文教師要文思敏捷,下筆成文。語文教師常常布置學生寫作文,指導時細致入微,講評時條分縷析,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我們有誰細細體驗過學生寫作的難處呢?如果讓語文教師自己寫,可以說,真能寫出好作文的人不多,大多文思平平,所以筆者對有人提倡的語文教師寫下水作文非常贊同。同時,教師通過寫,也能感同身受,真正了解學生寫這篇作文的難處,則其講解就有極強的針對性和說服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久之,學生必會喜歡寫作,必能寫出高質(zhì)量的文章來,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題也就真正得以解決了。
四、語文教師要特別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一個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曾經(jīng)說過,他所學到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從小培養(yǎng)良好習慣。這的確是一個真理,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必須依靠良好的習慣,語文教學也是如此。語文教師要時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預習、聽課、思考、記憶、討論、發(fā)言、復習、作業(yè)、考試、反思等各方面的良好習慣。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一旦形成,學生學習的效率將會成倍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自然得以提升。語文教學要取得根本性改變,關(guān)鍵在于語文教師自己,語文教師應該回歸傳統(tǒng),回歸常識,從自身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切切實實地改變自己,只有自己日新,才能使教學日新,只有使教學日新,才能使學生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