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一個人的成長是平平穩(wěn)穩(wěn)的。我們成長中所遇到的坎坷磨難不是上天的為難,而是人生必然會經(jīng)受的磨煉。成長的過程漫長卻充實,自毀的過程短暫卻會留下一生痛苦。人生是一場修行,何去何從取決于自己。
對此,你有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闡述你的看法。要求:綜合材料的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標(biāo)題自擬,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押題理由】
這道作文題既與考生個體密切相關(guān),也與整個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合拍,是近年來高考作文題??嫉臒狳c類型。該題頗能體現(xiàn)時下中學(xué)生對教育、家庭、社會生活的訴求,也能考查考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立意點撥】
作答這道作文題要抓住關(guān)鍵詞——“成長”及“取決于自己”。寫作內(nèi)容必須彰顯濃厚的現(xiàn)代氣息,反映新時代的價值觀。審題立意要扣住“成長”所需要的各種條件,如突破、超越、尊重、和諧、欣賞、友情、親情、愛、幫助、創(chuàng)新、個性、文明、科學(xué)、思想、精神等。考生寫作時,要著重闡明“成長”與“取決于自己”的關(guān)系。
【優(yōu)秀立意】
1.正確面對成長中的坎坷;2. 敢于突破,超越自我。
【高分素材】
(人物)素材化用①
山東日照市后樓村,26歲女孩韋慶蘭患有脆骨病。她身高不足1米,體重31公斤,8歲之前骨折了7次,已有17年沒站起來過。面對命運的挑戰(zhàn),韋慶蘭不甘言敗。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dān),她學(xué)會了穿珠子、編手鏈等手工活。由于她做出來的手工藝品好看,很多人特意趕十幾米路來買她的手工藝品。雖然現(xiàn)在的韋慶蘭仍然一貧如洗,但她說:“20多年了,我每天都在掙扎,都在受煎熬,但只要我活著,就要去改變命運。”
(人物)素材化用②
何鑰,12歲時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zhì)瘤,她的生命之花還沒能開放便行將凋謝。當(dāng)眾人都為之感嘆時,她卻主動提出捐出自己的器官。她去世的同一天,便成功地捐出兩個腎臟和一個肝臟,拯救了三條生命。沒有抱怨,也沒有沮喪,何鑰以另一種形式活在這個世界,也用這種形式對命運說“不”。
(語錄)素材化用③
美國前國務(wù)卿賴斯,從一個備受歧視的黑人女孩成長為著名的外交官,奇跡般地完成了從丑小鴨到白天鵝的嬗變。有人問她成功的秘訣時,她簡明扼要地借用美國社會心理學(xué)家馬斯洛的一句話來回答:“心態(tài)若改變,性格跟著改變;性格若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边@世界本沒有不能成功的人,只在于我們是否有贏得成功的心。
(語錄)素材化用④
余秀華用筆寫下:“我只有一顆處女般的內(nèi)心了,它對塵世依舊熱愛?!睙o論這個世界有多少艱難險阻,我們要前行,就必須對這個俗世充滿熱情與喜愛。正如余秀華,腦癱讓她成為殘疾人,但她卻用獨特的視角寫下了最富激情的詩篇。因為執(zhí)著地愛著生活,她也將生活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在余秀華的心中,那一支鋼筆的躁動或是那一首詩的酣暢淋漓便是她面對坎坷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