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租車平臺出租轎車有去無回怎么辦?
編輯同志:
我在網上看到某P2P租車平臺具有完善的保險和風險控制體系,有24小時實時監(jiān)控的GPS團隊,并且向保險公司投保,車開跑找不會來由保險賠付。于是去年年底,我將自己閑置的小轎車通過某P2P租車平臺發(fā)布了信息,尋找到了承租人張某。2月初,我通過GPS發(fā)現(xiàn)車輛不在天津了,于是就給某P2P租車平臺的客服打了無數次電話,但未得到答復。我報了警。警方將其立為涉嫌詐騙,現(xiàn)在公安機關尚未破案。找保險公司,保險公司說他們保的是盜搶險,所以賠不了。請問:我現(xiàn)在能找平臺賠償損失嗎?
天津 張占秋
張占秋讀者:
您與P2P租車平臺之間的糾紛屬于居間合同糾紛,居間人應當就有關訂立合同的事項向委托人如實報告。居間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并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如果某P2P租車平臺在明知存有類似丟車情形,且無保險賠付的情況下,還開展相關的業(yè)務,則涉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某P2P租車平臺就有可能因此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具體還要看您提供的證據情況是否足以證明某P2P租車平臺隱瞞了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
妹妹占房拒返還怎么辦?
編輯同志:
我有一套房子,一直由母親居住,在母親病重期間,妹妹為了照顧她方便就住了進去。2008年母親去世,我因工作忙無暇照管房子,就寫了委托書,委托妹妹出租這套房子,將房產證原件交給了妹妹保管,并要求將租金轉入我的銀行賬戶內,但是多年來妹妹卻一分錢沒給過我。現(xiàn)在房屋內住著妹妹的住戶,請問:我能讓妹妹把房子騰給我嗎?
鄭州 程廣亮
程廣亮讀者:
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條規(guī)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隨時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除不可歸責于該當事人的事由以外,應當賠償損失?!币虼?,您可以隨時解除和您妹妹之間的委托關系。根據物權法第三十五條“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和第三十九條“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的規(guī)定,您作為房屋的合法所有權人,對房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您委托妹妹出租房屋,但妹妹從未向您轉交過租金?,F(xiàn)妹妹自行安排他人入住房屋,將租金據為己有,侵害了您的合法權益,故您有權要求妹妹排除妨害,歸還房屋。
醫(yī)院已盡安全保障義務
患者墜樓不擔責?
編輯同志:
劉伯伯患抑郁癥多年,近日在老伴兒的陪同下于周末到某醫(yī)院就診。由于周末心理科不接診,劉伯伯老伴兒到二樓取藥時,留劉伯伯一人在醫(yī)院一樓門診處歇息,劉伯伯后到醫(yī)院三樓尋找?guī)M入天臺,在天臺墜樓,經醫(yī)院搶救劉伯伯生還,但花掉醫(yī)藥費總計兩萬余元。劉伯伯老伴兒要求醫(yī)院承擔損失賠償責任,遭到醫(yī)院拒絕。醫(yī)院方稱已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和對危急事件的處理義務。另外,三樓天臺外圍設有護欄,護欄高度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如非有意攀爬,不可能發(fā)生墜樓情況,請問:在此種情況下醫(yī)院是否不承擔相應的責任?
合肥 嚴啟剛
嚴啟剛讀者: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痹趯嵺`中,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歸責原則為過錯推定原則。也就是說安全保障義務人就其已經盡到了相應的安全保障義務負有舉證責任,如其能夠舉證證明其已經盡到了相應的安全保障義務,其就無須承擔責任。另外,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不是無限的,只有經營者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才會產生損害賠償責任。劉伯伯并未在醫(yī)院進行抑郁癥治療,且不能僅依據患有抑郁癥認定劉伯伯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據此要求醫(yī)院承擔超出其醫(yī)療責任范圍之外的責任。因此,醫(yī)院在此種情況下不承擔賠償劉伯伯醫(yī)藥費用的責任。
已經發(fā)放的錄取通知公司能取消嗎?
編輯同志:
我自2015年8月通過獵頭介紹到一家公司面試,面試很順利,幾天后就收到了錄取通知書,于是我回復表示接受并且很快就與當時的公司辦理了離職手續(xù)。即將到新公司報到時,我收到了新公司的通知說崗位取消了。請問:是否可以要求那家新公司給予損失賠償呢?
北京 王文娟
王文娟讀者:
根據合同法,要約有撤回和撤銷。要約的撤回是在要約人發(fā)出要約后,未到達受要約人之前,要約人通過某種方式阻止要約生效,撤回要約的通知應先于要約或者和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才能有效。不同于要約撤回的是,要約撤銷發(fā)生于要約生效之后,其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fā)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也就是說,要約撤銷的通知到達受要約人的期間,應是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后、受要約人發(fā)出承諾之前。根據您所述的情況,公司向您發(fā)出錄用通知,您也回復同意,雙方已經達成了以錄用通知為內容的合同,您可以通過法律程序要求違約的公司對您的損失進行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