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畫色彩是油畫創(chuàng)作的血液,是畫家表達內(nèi)心情感的重要載體。色彩的豐富表現(xiàn)力和它所產(chǎn)生的情感力量,能直接架起藝術家和觀眾心靈溝通的橋梁。一幅油畫作品,就是畫家對生活的體驗、對時代的感悟、對內(nèi)心的把握。在油畫藝術發(fā)展中,色彩始終煥發(fā)著神奇的魅力。
本文從對色彩情感表達的認識定位、對中西油畫作品中色彩情感表達的分析把握和對中西油畫藝術中色彩情感表達差異及成因的比較研判三個方面對色彩的情感表達進行深入剖析,進一步揭示了色彩的獨特魅力,對”色彩是油畫的生命和靈魂”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從而在理論與實踐上能更好地指導自身的油畫創(chuàng)作實踐,也期望對他人有所裨益。
關鍵詞:色彩;油畫;情感表達;比較研判
中圖分類號:J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227-01
一、對色彩情感表達的認識定位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人的本能,也是藝術作品生命所在,藝術作品因情感的魅力而動人,也因情感而更加輝煌。繪畫作為藝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精神的傳遞。色彩帶給人們最直觀的視覺感受,人們通過色彩來表達內(nèi)心世界。
(一)色彩的定義。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色彩斑斕、珍奇斗艷的世界。為什么這樣說呢?色彩又是什么呢?其實,色彩無處不在,世界奇妙精彩。在自然界,色彩是一種概念,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物理現(xiàn)象。《辭?!穼ι蔬@樣注釋:“由于光的作用及各種物體吸收和反射光量的程度不同而呈現(xiàn)的復雜色彩現(xiàn)象?!笨梢娚适峭ㄟ^眼、腦和我們的生活經(jīng)驗所產(chǎn)生的一種對光的視覺效應。如果沒有光或在黑暗中,色彩就不復存在。
(二)色彩情感表達的內(nèi)涵。色彩作為自然界的客觀存在,它本身并不能體現(xiàn)思想和情感,但人們天天生活在色彩繽紛的世界中,時時受著色彩的影響,積累了許多色彩視覺體險,形成人類的潛意識判斷。當有外來色彩沖擊時,就會產(chǎn)生色彩聯(lián)想,支配人們的情緒。這時,色彩就是情感表現(xiàn)。由此可知,色彩的情感是人們長期認識、運用色彩的經(jīng)驗感受到的。
在油畫作品中,色彩的情感營造是畫面成功與否的主要因素,它對畫面感染力形成和寓意的傳達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二、對油畫作品中色彩情感表達的分析把握
油畫作為一種能豐富地表達人類思想情感的繪畫語言,廣泛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油畫藝術中,色彩是極具表現(xiàn)力的繪畫手段,是情感的符號,是最具情感特征的、最具感染力的藝術語言。
(一)西方油畫作品中色彩的情感表達。
1、以法國畫家梵高為代表的后印象主義色彩觀。后印象主義于19世紀末期出現(xiàn)。主要代表人物有梵高、高更。梵高﹙1853-1890﹚,西方繪畫史上色彩情感表現(xiàn)最著名的畫家之一。強烈地表現(xiàn)自己的個性是其作品的突出特點。他運用充滿激情的筆觸、夸張變形的造型以及純度較高的色彩來表現(xiàn)物象。梵高的每一幅作品都像一團炫麗的火焰,燦爛奪目。
2、以法國畫家馬蒂斯為代表的野獸主義色彩觀。野獸派作品風格狂野,藝術語言夸張變形且有表現(xiàn)力,對色彩的運用常有自發(fā)性。代表人物馬蒂斯﹙1869-1954﹚,畫風線條單純,造型色塊夸張,具有狂野和裝飾趣味。他認為:“色彩不是用來模仿自然,它是用來表達我們自己的感情的?!备星樯食浞侄娴谋槐憩F(xiàn),決定了馬蒂斯的繪畫色彩風格比起后印象主義畫家更加鮮明,色彩表現(xiàn)語言也更加寬泛了。
(二)中國油畫藝術作品中色彩的情感表達。中國油畫是舶來品,真正作為繪畫體系引入始于19世紀末期,迄今已愈百年。油畫以其絢爛的色彩、豐富的表現(xiàn)手法、深入刻畫的寫實效果、巨大的視覺沖擊力而漸漸被當時的中國畫家接受。又經(jīng)過數(shù)代油畫家辛勤探索,中西璧合,使得油畫在我國人民大眾文化生活中的影響越來越大。
1、劉海粟的愛國情懷色彩觀。劉海粟(1896-1994 ),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繪畫藝術家。繪畫傾向于后印象主義,主張個性表達,注重運用主觀色彩表達內(nèi)心情感,較好地融合了西方現(xiàn)代派繪畫藝術和中國本土文化精神。蔡元培曾這樣評價劉海粟:“你的畫有塞尚和梵高的味道,而表現(xiàn)出來的個性,又完完全全是中國人的特色,籠罩著東方的氣韻,有你自己的東西,前途遠大?!?/p>
2、羅爾純的鄉(xiāng)土味色彩觀。羅爾純(1930- ),中國當代油畫色彩大師。他的以鄉(xiāng)土為題材的油畫作品魅力十足,風格獨特,具有強烈的表現(xiàn)性,而且構圖新穎,著色明麗,造型獨特,使人產(chǎn)生舒暢喜悅的美感。在他的代表作《紅色的土地》中,羅爾純使用了他鐘愛的紅色,他用大面積單純色彩,硬朗的線條,奔放的筆觸,描繪他熟悉的鄉(xiāng)土。畫面中濃烈而單純的色彩,使觀者感受到他對家鄉(xiāng)濃濃鄉(xiāng)情。
三、對中西方油畫藝術中色彩情感表達的比較研判
中西油畫藝術中色彩情感表達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表達內(nèi)涵上的不同,即人們對同一色彩在理解和使用上表現(xiàn)出不同的好惡情感。
為什么會形成這種色彩情感表達的差異呢?
中國文化主要發(fā)源于黃河中下游流域。它的產(chǎn)生與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中華民族的祖先誕生于黃河流域,棲息于黃河之濱,耕種黃色土地,黃土地是他們的命根子。而西方文化最早起源于古希臘的愛琴海濱。人們的生活和生產(chǎn)首先要面對神秘莫測的大海。與中國人不同,西方人自古對海有一種特別的情感。西方文化起源于藍色的大海,認為它是高貴的象征。在西方繪畫中,藍色象征著精神高潔和女性的貞操,而黃色在西方帶有貶義。黃色、藍色代表了中西方兩種不同文化的文化性格和文化心理,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和感覺方式。中國文化以感性為本位,走“人文哲學”之路。這使得中國繪畫藝術是以感性認識為基礎,強調(diào)直觀、形象。西方文化以理性為本位,走“自然哲學”之路。西方文化從源頭開始,就表現(xiàn)出一種不懈地追求真知和真理,善于開拓和探索的科學精神。這種重理性、重邏輯的思維方式,與藍色的冷靜、冷漠和超脫的心理學意義相吻合。
參考文獻
[1]約翰內(nèi)斯·伊頓,杜定宇,色彩藝術[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0309
[2]羅爾純.論繪畫的鄉(xiāng)土味,美術研究,1983
[3]張圓,近現(xiàn)代油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現(xiàn),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4]呂澎,20世紀中國藝術史[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234
[5]考試研究院,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世界圖書出版社,2013
[6]徐燕,色彩在油畫中的情感表現(xiàn),劍南文學:經(jīng)典閱讀,2010,第一期,山西師范大學
[7]陳丹,論色彩在油畫色彩中情感表達,美術文獻,2014,03期
作者簡介:王睿(1993.08-),女,漢,湖北,碩士在讀,藝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