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冰穎 陳瑞蓮 葉洪光
摘 要:在人類千百年來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具有悠長歷史的包袋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服飾品。現(xiàn)代包袋已成為服飾搭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對于包袋的款式、風格、造型有了更多的要求。歐普藝術風靡于20世紀60年代后半期的歐美諸國,它是一種挑戰(zhàn)傳統(tǒng)、反映大眾生活的藝術風格,正好可以滿足現(xiàn)代人們的審美需求。本文總結了歐普藝術的內涵和特征,并分析了歐普藝術風格對包袋設計效果的影響,從而對以后包袋上的歐普風格圖案設計提供一定的數據。
關鍵詞:歐普藝術;包袋設計;圖案
中圖分類號:TS56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3-0060-02
隨著當今社會政治文化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人們審美意識逐漸提高,同時對藝術領域的追尋也逐漸加大。包袋上的純平面的、靜態(tài)形式的圖案設計已不能滿足現(xiàn)代人們的消費心理。而歐普藝術是借助幾何形和色彩的獨特布列與重組,令人產生視錯覺的藝術形式。進入21世紀,不管是服裝設計還是包袋設計,都運用到了大量的潮流藝術風格,其中歐普藝術在時尚包袋的設計中是獨特的、有魅力的存在,研究包袋設計中歐普藝術的應用則具有很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歐普藝術概述
歐普藝術,又稱“視覺效應藝術”“光效應藝術”。它在20世紀20年代出現(xiàn),到60年代興起。剛出現(xiàn)時的色彩主要是由黑白組成,到了60年代初加入了色彩變幻。進入20世紀60年代中期,歐普藝術風靡于西方。1965年在紐約,曾有15個國家一百多位歐普藝術家的作品展出,使得歐普藝術受到極大的關注并且成為了一種流行藝術,它對美國、日本、歐洲的裝飾藝術和工藝美術運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歐普藝術風格是用幾何元素創(chuàng)造出各種令人產生幻覺的一種抽象藝術,它是通過抽象主義發(fā)展起來的全新藝術形式。歐普藝術反映了世界大戰(zhàn)后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力求表現(xiàn)自我、追求標新立異的心理和社會與文化價值觀。
二、歐普藝術風格審美特征
一方面歐普藝術是“利用光學原理將幾何形象按一定規(guī)律嚴格排列,營造出色彩變化、光影律動、空間矛盾等強烈視覺效果的抽象藝術①;另一方面歐普藝術又用“各種不同的幾何體周期性結構,緯線累計或色彩排列,同時運用各種不同的藝術手段和使其產生光焦度現(xiàn)象”?。
歐普藝術最明顯的特征是在視覺上二維空間和三維立體的相互轉換,利用視覺變幻來表達一種幻景。歐普藝術的這種想要表現(xiàn)出的視覺變化主要由兩方面來完成--色彩的變化和形態(tài)的組織。在一個平面上,歐普藝術利用光效應的原理,把單一的線條、形狀用特殊的方式排列起來,以達到令人視覺錯亂的三維效果。
在歐普藝術風格的產生過程中,歐普藝術家們可以稱得上是及眾家之所長,例如在空間透視方面,可以看到印象派美學的影子;在抽象形態(tài)的組織上,可以追溯到立體主義、未來主義、螺旋主義及康定斯基和克利等畫家;而在色彩的相互關系方面,又受到新造型主義、構成主義的影響。
三、現(xiàn)代包袋設計中歐普藝術風格的體現(xiàn)
(一)色彩的律動和變化
形狀和色彩組成了整個視覺所看到世界的外觀,就感覺而言,我們最先看到的色彩,色彩給人的感覺更直接、更強烈,具有先吸引人眼球的藝術魅力。色彩是吸引人目光的重要元素,消費者在購買包袋時,最先看到的就是包包的色彩,因此,包包設計師們就要廣泛地運用各種方法表現(xiàn)出色彩,突出主題,傳達自己的設計想法和理念。而歐普藝術對于色彩的運用,則是通過打破傳統(tǒng)的方式,一方面歐普藝術以黑白兩色組成了最強烈的明度對比,或者采用各種其他色彩來進行復雜的組合排列,以此帶給消費者不同的視覺印象,滿足他們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在色彩之間的關系上,又受到新造型主義、構成主義的影響,追求強烈硬朗的對比排列,以此達到視知覺的運動感、閃爍感。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黑白色作為經典色彩始終在時尚產業(yè)領域有一席之地,下列作品中設計師就采用了黑白色(如圖1、圖2、圖3),利用垂直線、水平線的交錯設計,使包袋表面呈現(xiàn)出一種立體的效果。使靜態(tài)的表面產生出立體、動態(tài)的效果,這些都是歐普藝術常常使用的手法。
(二)形態(tài)組織手法的變異與恒常
在利用歐普藝術風格的設計中,既可以將各種元素單獨使用,也可以采用分割手法,使用其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元素,同時也可以和其他的元素進行置換,以啟發(fā)人們從另外的視角對事物展開想象,用碎裂、獨特的視覺形象表達出所要傳遞的信息。歐普藝術正是將抽象圖形進行有規(guī)律的漸變排列和對比變化,或者是將幾何紋線進行錯開、重疊,以此來達到圖案的變化,改變圖案正常形式的組合,創(chuàng)作出一種全新的造型,形成視錯覺的空間感與動感。這些圖案充滿了奇異感,它與人們日常經驗的形象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這樣就使得人們的心理、視覺上產生震撼。③
下列作品就是把歐普藝術與手的元素結合起來,圖案給人的感覺就是二維空間和三維立體感覺的置換,以此來尋求畫面的律動感和空間感,達到不同于以往的視覺效果。(如圖4、圖5)
四、結語
20世紀后期以來,受各種藝術思潮尤其是后現(xiàn)代主義藝術思潮的影響,歐普藝術在現(xiàn)代包袋設計中的運用突破了傳統(tǒng)的審美觀點和美學原理,已經完全展開了一個不同于傳統(tǒng)意義的藝術新空間。
歐普藝術作為一種獨特流行的設計風格,已經慢慢地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并將逐步變成一種經典風格。當今的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個性化及其一時的矚目,包袋設計師只有在把握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及徹底了解歐普藝術的由來和發(fā)展,深刻領悟歐普藝術蘊含的文化內涵的基礎上,通過不懈努力,才能設計出更多受到消費者喜愛的包袋產品。
注釋:
①歐普藝術代表人物薩瓦雷里作品探析[EB/OL].http://www.artist.org.cn/student/1/6/200512/37373.html,2005-12-07.
②馬穎.歐普藝術在新技術條件下的應用[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1):11-14.
③王令中.視覺藝術心理[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89-91.
④吳秋林.光效應藝術的新空間[J].貴州民族學院院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06):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