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是選自人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的一篇散文。這篇散文雖篇幅短小,全文僅600余字,但其背后所蘊含的內(nèi)涵極為豐富,多年來被選入初中教材,成為學生品詞造句、積累語言的典范之作。對于這篇課文的微課設計,在思路上以語言為重點,在教學過程設計上分為五個步驟:導入、讀讀說說、讀讀品品、讀讀賞賞、讀讀想想。在完成教學過程后進行總結(jié)并做教學反思和自我評價。
一、微型課概述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微型課不斷地被應用于教師公開課或優(yōu)質(zhì)課的評審;各個師范類院校也將其作為師范生模擬真實課堂進行教學練習的方式之一;社會上的公開招聘教師以及教師資格證考試的面試環(huán)節(jié)也均采用微型課的形式進行選拔考核。微型課與一般的常態(tài)課相比,時間短、內(nèi)容凝練。微型課的講授時間在十五分鐘以內(nèi),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選取一節(jié)課中的某一方面或是某一精彩片段為主要教學內(nèi)容。授課對象一般沒有學生,大多是面向評委或是其他教師。
二、教材分析
《散步》是選自人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的一篇散文。這篇散文雖篇幅短小,全文僅600余字,但其背后所蘊含的內(nèi)涵極為豐富:對生命的珍惜與思考、一家三代人之間濃濃的親情(中國傳統(tǒng)美德的體現(xiàn))以及作者與“妻子”作為中青年一代人身上所背負的責任。在有限的字數(shù)內(nèi)彰顯出如此豐富的內(nèi)涵,自然是作者語言功底深厚的表現(xiàn)。因此,這篇散文多年來被選入初中教材,成為學生品詞造句、積累語言的典范之作。
三、設計思路
授課時間有限是微型課的顯著特點。因此,在設計一堂微型課時應從整體出發(fā),在突出教學重點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力求保證一堂課的完整性?!渡⒉健啡亩绦【罚谖⒄n的展示中,以本篇散文的語言特色為重點,并將整篇散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傳達給授課對象。《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語文微型課也應本著這一宗旨,力求使這節(jié)微型課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所以,在這篇教學設計中,微課設計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是可以直接應用于學生課堂,靈活性強。
四、教學過程
在把握了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上,結(jié)合微型課設計的基本理念,就《散步》這篇課文設計一堂微型課,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導入
同學們,步入四月了,外面是陽光明媚、春意盎然,我們都希望和家人一起出去走走。而同樣也是一次平常的散步,作者卻用心地將這件事記錄了下來,這次“散步”有什么深意呢?今天,讓我們跟隨莫懷戚一家,走進初春的田野,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板書:散步 莫懷戚)
(二)讀讀說說
請同學們參考閱讀提示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些問題。(屏顯: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在散步時發(fā)生了什么分歧?如何解決?)
誰先來試著概括一下,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好,你來。恩,文章講了初春時節(jié)一家人去田野上散步的故事。概括的很準確。那在這次散步中發(fā)生了怎樣的分歧呢?我們看原文。(屏顯: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看來,這是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分歧。那最終“我”決定的是?對,委屈兒子,走大路。
(三)讀讀品品
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呢?哦,這位同學說是因為母親年紀大了,身體不好。那他明明知道母親身體不好,為什么還非要勸母親出來散步呢?
我們來看文中穿插描寫的這一自然段,同學們先帶著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讀一讀。在讀的時候,圈出你覺得最能表明我迫切希望母親出來走走的文字?(屏顯:天氣很好。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有同學圈出來了嗎?好,你圈出來的是?“遲”。我們來看這個句子,用下面這句話來替換原文,可以嗎?(屏顯:今年的春天來得遲了。)
我們先來看看這兩個句子有什么區(qū)別?對,原文中的“遲”字重復了兩遍。老師告訴你這是反復的修辭手法。除了這個區(qū)別,還有別的么?好,原文里的“遲”字前面多了一個 “太”字。“太”是一個程度副詞。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本身就是一層強調(diào),“遲”前面又加了一個程度副詞“太”,這是二次強調(diào)。作者在這里反復強調(diào),到底是要強調(diào)什么呢?是強調(diào)春天來得太遲、冬天過于漫長嗎?不是的。其實作者強調(diào)的是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強調(diào)他對母親深深的擔憂。這種情感是下面這個句子難以表達的,所以它不能替換原文。
其實在這一段中,還有一個字能突出表現(xiàn)作者的這種擔憂,你能找出來嗎?非常好,“熬”,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母親為什么是“熬”呢?我們在這里補充一些背景資料。作者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父親是剛剛?cè)ナ溃赣H似乎一下子沒有了生活的目標,身體狀況變得很復雜。醫(yī)生私下告訴作者說母親現(xiàn)在是處于喪偶綜合癥中。我們結(jié)合這樣一個背景想一想,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母親在這嚴冬的季節(jié)里為什么煎熬了。而且作者寫母親不是“熬過”冬天,而是“又熬過”,這個“又”表明了什么?哦,說明了母親的身體是一直都不太好的。母親年紀大了,每活一天,都很不容易,更何況是這寒冷的冬天。正因為如此,“我”在這寒冷的冬天里內(nèi)心也是非常的恐懼、擔心、怕母親離開。所以在這么難熬的冬天過后,身為兒子的“我”迫切的希望母親能在春機盎然的田野上走走,去感受這春天的美好。這是作者善待老人、是他對母親生命的珍惜。(板書↓生命)
我們帶著這種體會,一起再來把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出這些字眼背后的情感。恩,同學們這次讀的比上一次更有感情、更有滋味了。
(四)讀讀賞賞
接下來我們進行一個小活動:品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看看這一家人在散步的過程中都有著怎樣的表現(xiàn),你更喜歡文中的誰呢?如果你的手里有一束鮮花,你會把它獻給誰?抓住文中的關鍵字詞或句子說一說你的理由。請你來說說你要把鮮花獻給誰?
母親。為什么要獻給母親呢?哦,母親最后“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這位同學是從“摸”這個動作看出來她對小孫子是非常疼愛的。抓住了文中的關鍵詞進行分析。還有嗎?你想獻給誰?你來。哦,送給文中的“我”,你是從作者做決定的那段心理描寫看出“我”考慮周全,而且非常孝順。好,那么老師覺得,無論把鮮花送給誰,我們都是能從文章的字里行間中感受到這一家人的互敬互愛,而且也能充分感受到這祖孫三代之間那濃濃的親情。(板書:↓親情)
(五)讀讀想想
在散步中,我們體悟生命、感受親情,現(xiàn)在讓我們看看文中的最后一句話,看看這“散步”還有什么深意。(屏顯: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我們一起來看,作者用“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寫出了“我”和妻子對背上所背的老人和孩子的一種沉沉的關愛。正如作者所說的那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罢麄€世界”這四個字就更是飽含著作者對家人的沉甸甸的愛與責任。(板書:↓責任)
(六)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的《散步》寫的雖然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我們從這件小事情中讀出了作者對生命的珍惜,讀出了一家人之間濃濃的親情還有身為中青年一代人身上肩負的責任。這就是本文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同時,故事的敘述波瀾起伏,各個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清晰可見、條理分明。
(七)課外作業(yè)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我們的課外作業(yè)是拓展閱讀與仿寫練習。(屏顯:1.拓展閱讀:林文煌《三代》、臧克家《三代》2.仿寫練習:在你的家庭生活中,有沒有什么小故事、小細節(jié)讓你有所觸動呢?請仿照本文在記敘這件小事情的字里行間中體現(xiàn)大情感的寫法,寫一寫你身邊的親情故事。)
最后,讓我們一起深情地誦讀文中的最后一自然段,走出《散步》。
(八)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在微型課中,最好使用直接導入的方法迅速進題,教學時間一般為半分鐘左右。本篇教學設計在直接導入的基礎上聯(lián)系學生生活,引導學生從當下季節(jié)的特點聯(lián)系到散步這件平常小事,進而思考莫懷戚所記錄的散步有何深意。短短的幾句導入直奔主題、突出主題,避免了導入形式化?!白x讀說說”環(huán)節(jié)在整個微課的教學過程中屬于過渡環(huán)節(jié)。通過幾個簡單的言語訓練,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對整篇散文的內(nèi)容有了大致的了解,為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散步》內(nèi)容淺顯易懂,對七年級的學生來說沒有較大的字詞障礙。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即是品析文章語言,體會作者字里行間中所傳達出來的豐富情感。在微課中突出教學重點的方法之一便是將重點部分占用較長的教學時間。所以筆者在“讀讀品品”環(huán)節(jié)以“作者明知道母親身體不好,為什么還非要勸母親出來散步”這個問題為引,引導學生細致分析“太”、“遲”、“又”、“熬”這幾個關鍵字眼。另外,在本環(huán)節(jié)還插入了背景資料,使學生聯(lián)系作者當時的寫作背景更深入的理解作者的遣詞用心、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微課的整個過程沒有學生,基本都是教師的自說自話,但依然需要凸顯以學生為主體的設計理念。為此,筆者在“讀讀賞賞”環(huán)節(jié)設計了一個“你把鮮花獻給誰”的活動。此活動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并以此活動為載體使學生運用抓住關鍵詞談理由,讓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在教學內(nèi)容結(jié)束后,從寫作的角度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對整節(jié)課進行歸納總結(jié),使學生站在一定的高度俯瞰整節(jié)課,而不是沉浸在教授內(nèi)容的細枝末節(jié)中,避免知識內(nèi)容過于散亂。課外作業(yè)、板書設計也同樣被選入了本節(jié)微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里,其目的是為了保證整堂課的完整性。課外作業(yè)是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內(nèi)容的拓展延伸;板書設計則是本節(jié)課內(nèi)容的高度濃縮。任何一種課型都有它的獨特之處,筆者以這節(jié)《散步》的微課設計為例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微型課設計的注意事項及設計原理。由于筆者的知識與經(jīng)驗有限,本節(jié)微課的教學設計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望各專家老師指正。
(王煒 河南洛陽師范學院文學院 47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