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蓉
【摘要】評價是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中人際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研究以評價理論為依據,以國內高校網頁的中英文簡介為語料,通過對比亞洲其他高校和英語國家高校的英文簡介,對語料中的態(tài)度資源進行對比分析,探討高校外宣文本中的評價資源在譯文中的實現,以及以期為英漢外宣翻譯和跨文化交際研究提供一個不同的視角。
【關鍵詞】評價理論 態(tài)度資源 高校簡介 外宣文本 對比分析
一、引言
本研究以評價理論為依據,以國內高校網頁的中英文簡介為語料,通過對比亞洲其他高校和英語國家高校的英文簡介,對語料中的態(tài)度資源進行對比分析,探討高校外宣文本中的評價資源在譯文中的實現,以及以期為英漢外宣翻譯和跨文化交際研究提供一個不同的視角。
二、英漢語篇態(tài)度資源之對比分析
1.評價理論對語篇翻譯研究的啟示。作為語篇分析的工具,評價理論對語篇翻譯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態(tài)度分析是語篇翻譯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評價理論是迄今為止最完善的態(tài)度分析工具。在翻譯實踐中,對于源語語篇整體態(tài)度的把握及其在目的語篇中的再現一直是困擾譯者的一個問題。應用評價理論,我們可以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分析源語語篇的整體與局部態(tài)度,也可以通過分析對比源語語篇與目的語語篇中態(tài)度對譯文進行評估。此外,評價理論的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對于語篇翻譯理論也可起到補充作用。
2.態(tài)度資源的評價闡釋。筆者搜集了國內外各高校的簡介進行對比分析,發(fā)現其中的評價意義較為集中,都是以態(tài)度資源中的判定資源為主。目的在于闡明其在學術界和世界高校中的地位,以達到宣傳目的。
結合五所大陸頂尖高校網站的中英文簡介的情況,可進行如下分析:1.國內大部分高校英文版的簡介都是由原文直接翻譯而來,即英文版的簡介是中文版簡介的譯文。該現象容易導致的問題是,由于中英文版簡介的受眾不同,不同受眾的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各有差異,用同一邏輯思維形式傳達同一文本信息,容易導致信息傳達的失重和失誤。因此筆者并不推薦按照中文原文直譯的方法。具體情況將在下文結合亞洲其他高校和英語國家高校的情況再做分析。2.中文版簡介普遍存在的問題都是內容冗長,包含了歷史發(fā)展演變,學科門類細分,學科發(fā)展現狀等等詳細且多方面的介紹,最后的評價資源總結往往單一而籠統(tǒng),顯得單薄。3.英文版的簡介,在受中文版簡介的影響下,字數普遍較多。且以廣而大的分類介紹為主,在篇章末尾加上小段的評價資源描述。評價資源描述注重翻譯的意美和形美,而忽視了譯文的表達在譯文讀者中的接受程度,且缺乏事實合數據的結合論述。
為了明確英文讀者對高校簡介的閱讀期待,筆者又挑選了幾所英語國家高校的簡介作對比分析:
筆者首先搜集到了哈佛大學的簡介,發(fā)現其簡介部分與新加坡國立大學類似,只是羅列了其創(chuàng)辦地點、辦學宗旨、校訓等基本信息,而沒有進行篇章式的闡述。牛津大學、杜倫大學、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約克大學等英語國家頂尖高校的簡介都是言簡意賅的用一段話對其辦學特色、特長和學術水平進行了評價性的描述。針對其發(fā)展歷史和具體學科發(fā)展和其他數據等,英語國家網站通常采取分類另開專欄進行介紹,既有利于讀者針對性的查找材料,又有利于清晰化邏輯化的展示成果。
我國國內高校的英文版簡介的受眾者即是國外的英語讀者,如果在英文版的高校簡介構建中,只簡單的對原中文版簡介進行形式化的翻譯,而不考慮其在英語國家受眾中的接受程度,就很難達成英文版簡介的預期目標。英語國家的英文版簡介中的風格,主要是評價資源與辦學特色和學術水平相結合,進行綜合性的概括總結。而國內高校的英文版簡介撰寫過程中,就不得不將其受眾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習慣加之進去,由其受眾的視角和思路來構建語篇,以期達到其宣傳效果。
三、總結
本研究以評價理論為理論框架,對國內外高校網頁的高校簡介進行了對比,對語料中的態(tài)度資源進行對比分析,以期為英漢外宣翻譯提供一個新的視角,同時也為跨文化交際研究提供借鑒。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1.高校簡介中“判定”占有較高的比例,主要涉及對高校地位和學術水平的闡述,“情感”資源偶有出現,頻率不高,“鑒賞”在既得的語料中沒有出現。2.國內大部分高校英文版的簡介都是由原文直接翻譯而來,內容冗長且邏輯重點不突出,評價意義往往出現在篇章末尾作為總結,較為突兀且缺乏事實的結合而說服力不強,略顯單薄。結合亞洲其他國家高校和英語國家高校的簡介分析,筆者初步分析出其英文版簡介中的一些共性特點,例如結合評價資源有針對性的介紹高校特色和學術水平,言簡意賅,專欄分類進行某方面的詳細介紹等等。本研究同時指出,英漢高校簡介中態(tài)度資源分布特征及其實現手段的異同表明,中西方在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等方面的差異是客觀存在,這不僅反映在文學語篇里,同樣也反映在外宣文本中。
參考文獻: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2]Martin,J.R.,& D,Rose.Working with Discourse[M].London:Continuum,2003.
[3]徐珺.評價理論視域下的商務翻譯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6):88-91,109.
[4]徐珺,夏蓉.評價理論視域中的英漢商務語篇對比研究[J].外語教學,2013(3):16-21.
[5]徐建國.外宣翻譯的名與實——20世紀90年代以后研究述評[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9(2):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