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峰
摘要:通過對省編小學體育必學內(nèi)容教材彎道跑的教學體系編排分析,從教學目標出發(fā),設計合理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通過練習中身體姿勢、方向距離、路線圖形、游戲的變化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形成彎道跑的正確姿勢,發(fā)展學生跑的能力。
關鍵詞:省編教材;彎道跑;有效教學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371-01前言:走和跑是人們?nèi)粘I?、學習、勞動中最基本的活動能力,也是運動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活動技能。但是跑因為它的基本和普遍又很容易被忽視一項體育教學技能,特別是有一定難度的彎道跑,它在耐久跑,接力跑,弧形跑中占據(jù)了很大的比例。我們常在各種田徑比賽中看見在中長距離的徑賽中優(yōu)秀的運動員利用出色的彎道跑技術提高速度或者提高速度超越對手,由此可見彎道跑技術在快速跑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讓學生有效的掌握看上去枯燥無味的彎道跑的正確姿勢和技術,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2015年6月,慈溪市小學體育青年教師主題成長教研活動在徐福小學隆重舉行,我有幸上了一節(jié)彎道跑的公開課,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xiàn)將課前課后的情況反思如下。
1.第一階段(課前):對省編教材"走和跑"教材中彎道跑內(nèi)容體系的分析
彎道跑(曲線跑)教材在小學階段總共出現(xiàn)了六次,從水平一貫穿到水平三,其中水平二(三四年級)是進行彎道跑教學的重要階段,共出現(xiàn)了三次,教學目標和要求從通過多種形式的跑體驗,了解曲線跑的身體姿勢和動作要求,到進一步改進曲線跑的身體姿勢、提高控制身體平衡能力,改進曲線跑的關鍵技術,再到學習彎道跑的動作技術和身體姿勢,發(fā)展學生的奔跑能力,難度逐步提高,內(nèi)容的安排上以游戲比賽為主,例如:蛇形繞障礙、8字接力、十字圓形接力跑、2分鐘25米曲線往返跑、繞圖形跑等,比較符合該年齡段學生身心健康水平。
2.第二階段(課中):利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彎道跑教學的有效性
2.1趣味性——游戲中體驗。游戲1:課的開始部分,帶領學生慢跑后,我安排了個游戲"小小賽車手":在教師的口令下模仿摩托車賽車手的動作,一共四個口令"左轉(zhuǎn)彎,右轉(zhuǎn)彎,直行,剎車",學生做好騎摩托車姿勢,口中響起摩托車出發(fā)前的"轟轟"的轟鳴聲,聽教師口令進行"賽車"。從摩托車賽車手過彎道是為什么要側身的問題而引出了主要的教學內(nèi)容彎道跑。
2.2自主性——練習中探究。為了改變枯燥的講解,簡單的模仿與示范,我在教學設計中安排了三個不同的練習,讓學生通過自主練習,比較異同,探究出彎道跑正確的動作方法。練習1:繞各種圖形跑
設計目的:讓學生比較直線跑和彎道跑身體姿勢的變化
場地設計:內(nèi)圓外方。
練習方法:首先在"跑操"音樂聲中繞籃球場進行繞圈跑3圈后,切入繞籃球場中間的圓圈跑3圈,讓學生體會直線跑和繞圈跑身體姿勢的變化。
效果評析:學生基本達到體會的效果,但是體會不是很深。這里可以在跑步前帶著體會身體變化的問題去跑,可能效果會更加好。
練習2:繞同心圓跑
設計目的:在彎道跑中改進動作姿勢,控制身體平衡
場地設計:同心圓兩端分別標示A、B兩點。
練習方法:學生在圓中間排隊,在A起跑點和B起跑點各有兩名學生繞同心圓內(nèi)圈和外圈同時起跑,體會彎道跑中的控制身體的平衡,初步掌握彎道跑技術。
效果評析:場地設計比較新穎,練習節(jié)奏比較快,所以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非常的高,學生能迅速領會動作的要領。為進一步提高打好結實的基礎。
練習3:繞同心圓追逐跑
設計目的:引導探究得出彎道跑正確的動作要領
場地設計:同練習二
練習方法:為鞏固技術動作,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我采用了模擬室外田徑場賽道繞同心圓追逐跑。兩人一組同心圓外圈的學生起跑點稍微前置,聽口令同時出發(fā)體現(xiàn)出田徑比賽你追我趕的激情。第二次練習時內(nèi)外圈學生進行輪換。和上個練習一樣,A和B兩個起跑點同時開始,提高學生的練習次數(shù)。
效果評析:因為適當?shù)脑黾恿烁偁幮?,學生的練習興趣更加高漲。在高速的奔跑中彎道跑技術得到很好的運用。
2.3發(fā)展性——評價中感悟。為了鞏固彎道跑正確的動作姿勢,在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安排了十字接力跑比賽的游戲。
練習方法:采用內(nèi)十字接力法,在圈內(nèi)四個方向各安排一組學生,各自面向圈外起跑線。接力方法為相互擊掌為出發(fā)信號。發(fā)令后,各組第一個人以逆時針方向奔跑,第二名學生在起跑線后等待,第一名學生和第二名學生擊掌后出發(fā)。跑完排到隊伍后面,依次進行,以先跑完隊為勝。規(guī)則:學生必須在圓圈線外跑不得踩線進線。超越途中其他組隊員必須從外側超越。跑完后迅速到自己隊伍后排隊不得在跑到上逗留。
場地安排:圓形十字站位
效果評析:游戲新穎具有挑戰(zhàn)和競爭性,學生練習興趣很高。學生學習的技術在實踐中得到很好的運用。由于這個游戲比較復雜,因而在游戲中一定要強調(diào)游戲的規(guī)則和游戲中注意安全。
3.第三階段(課后):反思彎道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方法
公開課結束后,教研員組織了全體聽課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了評價,許多教師對我這節(jié)課充分予以了肯定,但也指出了存在的問題,歸納起來有以下三點:
3.1語言的組織與講解要精煉。語言的組織與講解的精煉是我們新教師比較普遍的問題,新教師經(jīng)驗缺乏,語言組織生澀,對學生的能力缺乏預判性,再加上平時上公開課少難免比較緊張。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必要的講解很多而又往往忘了重點,個別知識點或技術動作反復強調(diào),又忽略了整理而顧此失彼。所以作為新教師還是要多去看,看了要學習優(yōu)點,學了要去運用與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
3.2動作的示范應該具有視覺沖擊力。新教師的另一個普遍缺點就是比較生澀害羞,不敢做動作,害怕出錯,害怕鬧笑話。動作的示范要具有視覺沖擊力,甚至可以略微的夸張一點。這樣學生才能記得牢,看得明白,體現(xiàn)出示范的效果。不怕出錯,不怕鬧笑話,就算出了也是年輕教師的寶貴財富,因為年輕。
3.3練習的密度有待于加強。課的練習多在口令下進行,一組練習最多四人同時練習,練習的密度有待提高,由于場地限制和課的類型比較難開展學生的自主練習。我設想可不可以在練習中等待學生進行一些比較簡單的素質(zhì)練習,比如高抬腿跑,原地蹲起等。設想有待以后實踐的檢驗。
參考文獻:
[1]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必學內(nèi)容教師用書1-3冊. 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8
[2]余立峰,祝芳. 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s].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