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碧芳
摘要:小學英語高年級的語篇教學是眼下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之一。到了小學高年級,很多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明顯下降,不像初學英語積極有興趣了。尤其是高年級在簡單日常會話基礎上逐步增加了語篇閱讀的內容之后,很多學生一下子不適應,老師們苦于尋找小學階段英語學科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和閱讀興趣的養(yǎng)護的方法。我校省級課題《農村小學課堂掘問教學研究》的研究過程詮釋了小學階段英語學科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和閱讀興趣的養(yǎng)護的方法。
關鍵詞:課堂掘問教學;教學評價;案例;反思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161-02我們在進行課堂掘問教學研究過程中,為了準確評價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沒有價值、有多少價值,英語學科教師根據solo理論和英語課標構建了英語學科課堂問題價值評價量表,將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分成前結構層次、單點結構層次、多點結構層次、關聯(lián)結構層次、拓展抽象結構層次等五個層次,并對五個層次的表現(xiàn)特點做了性狀描述,分別給0分、2分、4分、8分、10分。在實施過程中,我們還給學生講評價量表的建設和如何掘問才能得高分,引導學生"螺旋式上升"。
現(xiàn)以小學六年級下冊Module 2 Unit 1 When are we going to eat?的課堂掘問教學評價案例與大家分享和探討。
1.五層次性狀描述
1.1前結構層次——獲取信息的能力。學生處于這個層次的表現(xiàn)特點是:對英語學習沒有持續(xù)的興趣和愛好;沒有形成對英語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就是在閱讀過程中遇到語言上的障礙不能主動尋求幫助,在解決問題之后不能把閱讀過程接續(xù)上,而是半途而廢(也就是不能提出問題)。
1.2單點結構層次——分析信息的能力。學生處于這個層次的表現(xiàn)特點是:通過學生與文本的初次互動,學生只能對圈出單詞、短語和句型提問。如:在活動二的學習中,部分學生只能對找出單詞later,to go,duck, pond,cloud, dry,like,look like和stay等提問。
1.3多點結構層次——評價信息的能力。學生處于這個層次的表現(xiàn)特點是:通過教師與學生互動,學生能夠猜測文本的大致意思,能夠通過多種方式方法理解單詞和短語。如:對比理解記憶:late-later,cloud-cloudy,
duck-dark;stay hungry字面意思'保持饑餓的'譯為'挨餓'等。
1.4關聯(lián)結構層次——綜合信息的能力。學生處于這個層次的表現(xiàn)特點是:通過同伴互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能根據文本內容設置跟文本密切相關和有價值的問題,能根據問題的答案復述、表演文本內容。如:When are they going to eat?What's on the pond?What's in the sky?What's the weather like at half past twelve?What are the ducks doing at 12:30?能歸納總結重點的單詞、短語和句式的慣用法。如:單詞:when和what time提問的區(qū)別。短語:one hour to go,on the pond,in the sky 等。句型:There are some ducks on the pond.It's going to rain soon.等。
1.5拓展抽象結構層次——運用信息的能力。學生處于這個層次的表現(xiàn)特點是:通過課程目標的綜合互動,學生能對文本問題拓展延伸(或區(qū)別總結相同和不同之處);能根據圖片、單詞、短語和例句的提示正確表達和規(guī)范書寫簡短的描述(或區(qū)別運用重難點句型)。如:學生能區(qū)別句型They 're eating our sandwiches.和It looks like you're going to stay hung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