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丕燕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130-01語文是初中的一門必修課,也是一門基礎學科,學好語文對學生其它科目的學習以及生活都有著很大的幫助。雖然我們從一出生就開始接觸語文知識,但是,在語文學習中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并不高,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這和課堂教學的模式以及氛圍是分不開的。
由于語文在學習和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十分必要。筆者在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做了不少的嘗試,從中總結出來一些有效的方法。現(xiàn)結合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就初中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問題,談談自己的做法,以供大家參考,也請廣大同行提出寶貴意見。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促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
教師和學生有著怎樣的師生關系,將影響著學生對教師所講授科目的態(tài)度以及看法。作為一名教師,要通過師生關系的改善、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讓學生對自己產(chǎn)生信任感和親近感,從而讓學生對教師所教授的課程更加感興趣。
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之下,教師課堂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升學率,同時,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感覺自己和學生之間不能夠過于親近,不能有失教師的威嚴。因此,教師經(jīng)常是板著一副面孔,即使是在上課時也不會露出一點笑容。這樣的老師會給學生嚴厲、不好相處的印象,無形當中會產(chǎn)生一種畏懼和戒備的心理,唯恐在教師面前犯下錯誤,即使在課堂教學中,也不愿意表達自己的看法,在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是也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
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有著嚴重的阻礙,教師要想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和學生之間建立起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和藹和慈祥,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關系和愛護。學生在教師情感的感召之下,就會對教師更加依賴和信任,他們就會主動去和教師親近,和教師交朋友,愿意把心里話向教師傾訴,在教師授課時精力也會更加集中,主動投入到語文知識的研究過程當中。
2.巧設教學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課堂導入是一堂課的開始,也是課堂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課堂導入的設計是否精彩,將直接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精彩的課堂導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求知欲望,促使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讓他們在一堂課中都精神飽滿,熱情高漲。而流于形式的課堂導入,不僅不能夠起到促進課堂教學的作用,甚至會適得其反,讓學生在一開始對感覺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索然無味,對本課教學內(nèi)容失去學習的興趣。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認識到課堂導入的重要性,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為學生設計出精彩的課堂導入,讓學生在開場白中就受到感染,精神振奮。
課堂導入的設計形式有很多,例如:故事導入法、情境導入法、問題導入法、游戲?qū)敕?、音樂導入法等等。在選取導入形式時,教師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興趣愛好等綜合進行考慮,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把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相結合。只有符合學生實際的課堂導入設計,才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探究欲,才能夠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只有和教學內(nèi)容緊密結合的課堂導入設計,才能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的效果。
3.注重課堂教學藝術,善于設問,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勤思多練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過程的主要形式。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特別要注意課堂教學的藝術。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在走進課堂之前老師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必須是精神飽滿,情緒振作地走進教室,使學生望之而精神一振端坐靜盼,從而奠定一堂課的成功基礎。上課時老師說話的聲音要啟承轉(zhuǎn)合,抑揚頓挫。有的老師講話總是拖拖拉拉,音調(diào)沒有任何變化,甚至講一句話"啊"一聲,結果,老師在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數(shù)"啊"字,這如何能調(diào)動的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問也要注意藝術,有的老師猛然提出一個問題,叫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沒有讓學生有思考的時間,結果,這個學生很緊張,其他學生就看笑話。還有的老師整節(jié)課都在講,學生沒有思考的余地,學生畢竟是學習的主體,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唱主角,學生通過自己的發(fā)現(xiàn),能夠同時體驗到發(fā)現(xiàn)知識的興奮感和完成任務的自信心,從而使他們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決問題。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增強了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
所謂多練,即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在課外活動中進行練兵,通過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活動,來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能力。如"一日一記":讓學生每天堅持寫一篇日記,并在日記前擬上標題,圍繞題目選材,由于學生觀察細致,構思周密,感受真切,不少優(yōu)秀作文就是從日記中加工、提煉、補充、修改而成的。"一日一句":要求學生每人備個較精致的積詞本,每天積一句名言或警句。這樣做,學生就如同"蠶吃桑葉、蜜蜂采蜜,"為寫作積累了大量素材,豐富了詞語,解決了作文時"巧婦難為無米炊"的難題。因此,要讓學生多想想,多練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