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島在《青燈》一詩中坦言:“穿過殘垣斷壁,蒼松古柏,我們來到山崖上,沐浴著夕陽,心靜如水,向遠方眺望,其實啥也看不到,生活的悲歡離合遠在地平線之外,而眺望是一種青春的姿態(tài)?!崩硐氲纳钍窃娨膺€是現實,需要我們自己把握。
遠方的理想有人想要想象中的詩意,也有人想著物質上的快樂?!懊娉蠛?,春暖花開?!痹谧分鸫蠛5倪^程中,完成了對現實的追求。
她曾是沙龍上眾星捧月的焦點人物,卻能在圍困于李莊時,提瓶子上街添油買醋,她知道此時此刻生存比抱負更重要。她旅美留學,學習英語和建筑,洋文好得令費慰梅稱奇,卻在疾病纏身之際堅定信念留在祖國,用她的細膩經營著中國建筑史上的傳奇。她用遠方的抱負當成自己不懈奮斗的目標,她把詩情畫意的情調當作調味品,她拿起現實的利刃去解決困難。她從不刻意追求遠方,可卻在無意間站上了遠方的高地。她,就是林徽因。
眺望遠方,堅定信仰,便可登上高地。難忘豐子愷在《豁然開朗》中所說的一句話:“不是世界選擇了你,而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詩意和現實,亦可和諧共處。
張小龍的心里有互聯網,有非做不可的詩意,眺望互聯網的遠方,他終做成微信;無腿歌手陳州懷揣著要自強的信念,執(zhí)著于在遠方站起,他成為徒手登五岳第一人;比爾·梅無數次被花游拋棄,卻異常堅定內心的渴望,眺望混雙花游,他讓世界歡呼。心中有無比堅定的遠方,不管是詩意還是現實,向著遠方前進,就會摘到遠方的星星。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崩硐氲膰炔粦袑﹀e之分,也不應有好壞之分。理想就應該是人心中的一份單純的信仰,一份讓人不斷前進的美好。
成長是一個需要美麗的過程。眺望遠方,讓自己以一顆勇敢無畏、有信仰的心去創(chuàng)造美麗??v然窗蒙灰塵,也有一方陽光。讓遠方的美留存心中,沐浴著夕陽,心如止水。即使如流往事,濤聲依舊,遠方,是觸手可碰的星空。相信終有一天,一份宜人的美,跨越千山萬水,只為你而來。
理想的遠方,是詩意或是現實,都由你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