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志紅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093-02
平時工作中我了解到,我們的語文作業(yè)最常見的評語方式是等級式,即教師給學生的作業(yè)給予等級式評價,批閱完作業(yè),整體上給個"優(yōu)、良、中、差",或者是"A、B、C、D",或者是"好、較好、比較好"等。也有一些諸如"你很棒"、"加油"、"努力"等激勵性的評語。這兩種評價方式有它的作用,但往細里說,針對性不強,比較單一。時間久之,會讓學生輕視評價的意義,起不到引導、激勵的作用。筆者在多年的實踐中,努力嘗試改進語文作業(yè)評語形式,加以綜合運用,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等級式評定
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評價,具體是針對學生完成當日當次作業(yè)后,就其書寫、正確率、創(chuàng)意三項所做的評價。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經(jīng)常會畫個紅紅的"大拇指",表示"點贊"作業(yè),數(shù)枚鮮紅的五角星表示"星級"作業(yè)。蓋一枚飄揚的紅旗,我們叫它"紅旗"作業(yè)。學生看到這些積少成多,賴以記載自己學習成績的"榮譽",對語文的興趣會濃很多。實踐也證明,學生對于這種精神鼓勵是歡迎的。三張"笑臉"獎勵換一個"大拇指",三個"大拇指"獎勵換一枚"紅旗"。誰累積的"紅旗"最多,誰就獲得最佳作業(yè)。每月一統(tǒng)計。統(tǒng)計一次,在教室的榮譽欄上登記一次。這樣,學生每天都沉浸在積極的態(tài)度中,相互勉勵,相互競爭,最重要的是學會了和自己競爭。濃濃的語文情愫在激勵和肯定中滋長著!
2.激勵式評語
小學生的思想認識、學習動力、學習情緒往往處在變化之中。這也會影響對語文的學習。利用恰當?shù)淖鳂I(yè)評語,增進師生之間更廣泛、更真誠的交流,加強師生關(guān)系融合,這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接受、學習都會很有益處的。多年來,我一直努力讓作業(yè)評語發(fā)揮交流溝通激勵的作用。如,某位同學對語文學習有自卑情緒,我時常在作業(yè)中這樣寫"面對陽光,春暖花開。十個指頭有長,就有短;有短,就有長。老師推薦你看賈平凹的《丑石》。"并把文章打印出來,夾在她的作業(yè)里。對學習積極、有方向的孩子,送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長江萬里游鱗小,奮勇飛騰逐大波"。對已經(jīng)很努力,但成績進步不明顯的學生,這樣鼓勵"但到半途須努力,欲登絕頂莫辭勞"。對每個學習瞬間的表現(xiàn),我也是盡可能的記錄著:"你今天上課投入、積極,一定是扎實預習了。堅持!""看到你書本上清晰的勾畫、詳盡地注解,很欣賞你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
這樣的激勵、肯定、鼓勵,使得學生學有勁頭,學有方向,他們感受到的是老師的認可,發(fā)現(xiàn),關(guān)注。
3.交心式評語
要讓學生接受語文課,愛學習語文,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學生信任、敬佩自己的老師。古語道"親其師,信其道"。把學生作業(yè)作為師生了解、交心、信任的平臺,努力讓學生看到一位不尋常的老師,有耐心、細心地老師。師生之間發(fā)生的誤會,可以利用作業(yè)評語解釋。"都怪老師性子太急,當著那么多的同學的面讓你難堪了。原諒老師吧。我相信靠咱倆的努力,你的成績一定會提高的。"課代表為收作業(yè)和同學發(fā)生不愉快,我在作業(yè)上和她這樣交流:"既要收作業(yè),又要同學關(guān)系融洽,這需要智慧的。良好的關(guān)系是你工作的基礎(chǔ)。你一定行!"
每接一屆學生,我都和學生交流"你心目中的語文老師是怎樣的?""老師想聽你對語文課的建議,能和老師說說么?""老師和你們之間,我希望是零距離的。""你是老師教學上最得力的助手!"
學生時常會在老師的文字下面,留下他的文字印跡,師生的距離在縮小,感情在加厚。
4.引領(lǐng)式評語
學生的思想在變化中,需要老師的引導。平時,我把作業(yè)的評語寫成對學生思想狀況、認知、課外閱讀的引領(lǐng),對社會現(xiàn)狀的評析,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比如,"學習了《劉姥姥初進大觀園》一文,我在學生作業(yè)后激勵:"文學世界里,難得尋覓到相信你能把描寫王熙鳳的那些句子背下來的!"再比如,"問:《狼王夢》讀了多少了,是不是發(fā)現(xiàn)狼身上也有人類應該欣賞的地方?""《蘇菲的世界》對你認識世界認識人生有影響嗎?""你如何評價《愛的教育》里的安利柯?""有人說苦難是一所大學。阿廖莎的童年與苦難結(jié)伴。這所大學給了阿廖莎怎樣的成長滋養(yǎng)?"一段時間,學生樂意就相關(guān)話題與老師探討。在不斷地探討中,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了,思想認識積極了,逐漸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有學生在作業(yè)中提問:"老師,'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yǎng)成依賴的心',從人的成長方面看,似乎也有一些啟發(fā)呢?比如,人要自覺地,靠自己去成長,外力有作用,但不是決定性的。你說對嗎?"這是學了《桃花心木》后學生的提問。
在學完《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后,也有學生提問:"老師,讀完課文,我覺得自己挺汗顏的。偉大人物對于物質(zhì)的誘惑,看待物質(zhì)的態(tài)度,與我們普通工人簡直不一樣。我曾數(shù)次反問自己,面對班級競選,面對競賽名次,面對考試成績……我是不是沒有'一顆醉心科學事業(yè)的心'?"我耐心地給學生解答,和他們探討。他們也慢慢覺得,語文不僅僅是一篇篇課文,語文更是生活的全部。在這樣的引導中,學生生活中的許多困惑得到了解決,心理輕松,思想干凈,積極性上。
學生需要的是溝通,也需要認可,肯定。語文需要熱情,需要信心,需要付出!利用語文作業(yè)評語搭建的這個交流平臺,努力發(fā)揮它的作用,激勵學生,融洽師生關(guān)系,提高學生對老師的信賴,使其喜愛語文,熱愛生活,最終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幾年的實踐告訴我,學生樂于讓老師"評",在"評語"中引導、激勵,讓評語不僅能"評",還能"引",能"導",能"激",最終起到了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