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陳軍
近年來,新課標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伴隨而來的是多種教學方法在教學課堂中興起,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合作式教學模式逐漸得以推廣和應用,旨在培養(yǎng)學生們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此外,合作教學模式的構建有利于和緩教學課堂氛圍,對學生們在數(shù)學學習上的積極性的激發(fā)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眾所周知,我國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早已在廣大教學者心中根深蒂固,對教學工作的開展影響頗深,一方面,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課堂相對封閉,課堂氛圍也比較壓抑,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降低;另一方面,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課堂中,學生們的參與度相對較低,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開拓具有一定的局限.總之,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僅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還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現(xiàn)代化教學的進程.為了改觀這種教學現(xiàn)狀,合作式教學模式逐漸被引入到初中教學課堂之中.所謂合作式教學模式就是指學生們被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合作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們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在合作學習的同時實現(xiàn)思維的交流與碰撞,促進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與開拓.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合作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構建策略.
一、組建合適的學習小組
在合作式教學模式中,組建合適的學習小組是合作式教學模式構建的前提.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雖然采取了分組形式進行合作式教學,但卻并未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們在組建學習小組時未曾考慮其合理性.那么,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該如何組建合適的學習小組呢?首先,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們的實際學習能力以及實際的教學情況;其次,教師在組建學習小組時還應當考慮到優(yōu)等生與差等生搭配的問題,即在同一學習小組中,應當既有優(yōu)等生又有差等生,從而達到互幫互助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這一知識點的時候,筆者便將班級學生分成了五人一組的若干個學習小組,其中每組成員中有兩個優(yōu)等生和三個差等生,隨后,筆者讓所有的小組都先弄清三角形全等的概念,接著再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圖或者自己利用剪刀剪三角形去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剛開始,學生們感覺無從下手,于是教師便引導學生們先從特殊的三角形著手探究,嘗試著找到其中的規(guī)律.在我的引導下,所有的小組都陸陸續(xù)續(xù)開始進行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探究,經過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學生們自主探究出了三角形全等的所有判定方法.在這樣一個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差等生在優(yōu)等生的帶動也逐漸融入到數(shù)學的學習與探究之中,其學習積極性也因此被激發(fā),毫無疑義,這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制定合理的合作學習目標
合理的合作學習目標就好比黑夜中的指明燈一樣,為學生們自主合作學習指明了方向,故而,制定合理的合作學習目標將是合作式教學模式構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們只是一味地要求學生們進行合作學習,卻并未為其確定合理的學習目標,使得學生們的合作學習過程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從而降低了合作學習的效率.故而,教師要想在實際教學中構建合作式教學模式并充分發(fā)揮其作用的話,必然不能忽略合作學習目標的確定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
例如,在講解“最短路徑問題”這一相關知識點時,筆者先告訴學生們這樣一個定理: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為了讓學生深刻理解并掌握這個定理,筆者將學生們按照之前確定的合作學習小組進行分組探究這樣一個問題:一個圓柱形的玻璃杯的底端有一只螞蟻,它想爬到這個玻璃杯的另一面的最頂端,這只圓柱形玻璃杯的底面半徑為r,高為h,求螞蟻到達對面最頂端的最短路徑.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不同的小組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有一個小組是自己動手裁剪制作了一個圓柱體,并在所制作的圓柱體上標志了螞蟻的起點和終點,并將這個制作的圓柱體展開,然后連接終點和起點,從而成為眾多小組中第一個解答出此題的小組,因其方法新穎,具有可采納性,筆者當場便對其給予了相應的贊揚與鼓勵.可見,明確的學習目標能夠使學生們的合作學習變得更加高效.
三、加強教師的有效參與及指導
在現(xiàn)代化教學課堂中,教師大多情況下是扮演了旁觀者的角色,并在適當?shù)臅r候對學習進行一定的引導,從而促進學生合作學習探究的開展.并且,學生們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可能會陷入思維的“死胡同”之中,此時,若是教師能夠對其加以一定的指導,便可使其達到毛瑟頓開的效果.再者,教師適當?shù)貐⑴c到學生們的合作探究之中便可發(fā)現(xiàn)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從而改進教學方案.
例如,在講解《多邊形的內角和》這一知識點時,學生在剛開始探究的時候只是盲目地測量多邊形的內角,從而計算其內角和,但卻遲遲未能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于是筆者便引導學生們從最簡單的三角形、正方形以及五邊形研究起,先找到多邊形內角和的規(guī)律,再在其他多邊形中加以驗證.經過我的引導,學生們便很快得出了多邊形內角和的規(guī)律,也在之后的驗證中證明了該規(guī)律的準確性,可見,教師適時地引導能夠使得合作探究學習的效率明顯提高.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合作式教學模式的構建絕非難事,只要教師能夠在實際教學中組建合適的學習小組、明確學習目標并在適當時候加以一定的引導,合作式教學模式便可在教學中得以順利構建,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質量,并提升學生們的合作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