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濤
摘 要:語文閱讀能力,是中學生必須具備的重要學習能力之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方面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倡個性化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針對學生對課文的解讀,采用多元化評價方法。
關鍵詞: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個性化;多元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6-00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008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體。語文教學的各項目的和任務幾乎都能在閱讀教學中直接或間接地得以落實?!伴喿x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边@是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來的,通過閱讀教學實踐,我們知道要想取得好的閱讀效果,必須從閱讀的方法、速度方面科學地指導學生,必須培養(yǎng)學生篩選、理解、感悟、鑒賞、評價閱讀材料的能力,如何達到這種要求呢?答案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方面的創(chuàng)新能力。那怎樣培養(yǎng)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創(chuàng)新課堂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課堂提問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今天,我們談的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指向從“學”到“問”“做”,要想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先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一起進步,一起成長。
在今天的語文課堂教學中,營造一種新穎的閱讀教學氛圍,讓學生成為“問”的主體非常重要。因為學生的發(fā)問總是以積極思考為基本前提的,是因為有疑惑才問的。培養(yǎng)學生發(fā)問的能力,我們可以給學生示范和指導,教給他們問的技巧和方式,培養(yǎng)他們整理、分析、歸納課文知識點的能力,慢慢地將“問”的權利交給學生,只要堅持下去,學生在語文閱讀課教學中就能逐漸形成“問題意識”。本著這一想法,我在教學《感悟珍珠港》一課時,放手讓學生自由閱讀,自主提問。當然,這種提問和閱讀是在教師正確引導之下的,并不是放任自流,如教師可以提示:閱讀這篇文章,可從語言的角度、謀篇布局的角度、語言表達方式的角度、作品所蘊含的深意的角度等方面入手,提出自己不懂的或者有疑問的問題,也可以提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這樣,學生的思維就顯得十分活躍。我收集了部分學生閱讀后所提的問題:
(1)第17自然段寫“分明是海底的艙中有人尚在呼吸”,這可能嗎?怎樣理解作者這樣寫?
(2)作者認為正義和非正義在一定的條件會相互轉化,自衛(wèi)用的武器有時候也會變成屠刀,以暴制暴非常危險,一旦自衛(wèi)過度,就會走向反面,無論是正義的戰(zhàn)爭還是非正義的戰(zhàn)爭,都是以流血和災難為代價的,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嗎?說說自己的認識。
(3)文章為什么以“感悟珍珠港”為題,讀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悟,和作者的感悟一樣嗎?文章結尾說“那是留給后人的警示”,珍珠港留給后人的警示是什么?
二、提倡個性化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大力提倡個性化閱讀,著重突出學生主體的實踐活動,采用分角色朗讀、復述課文、編演課文劇本等多種方式,促使學生動腦思考、動口講說、動手表演,讓學生在積極參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邊學邊悟,獨立求索?!皩W起于思,思起于疑?!睂W生在積極參與教學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些疑問,有了疑問,便會主動地去思考,去創(chuàng)新。具體操作方法可采用以下兩種。(1)自主選擇閱讀伙伴及閱讀內容。如教學魯迅的《藤野先生》一課時,我班很多學生自主選擇了“我”與藤野先生相識和相處的幾件事進行重點賞讀,他們自由結組,選擇閱讀伙伴,進行分角色閱讀,學習效果非常好。(2)從“預設”走向“生成”,珍視學生的獨特閱讀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課堂閱讀教學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他們帶著自己的情感、知識、學習經驗、思維方式等興致勃勃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使課堂呈現出了多變性、豐富性和復雜性。踐行個性化閱讀應該學會從“預設”走向“生成”,并且要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
如教學河大版八年級下冊語文二十三課《草船借箭》一文時,我引導學生理解諸葛亮有膽識、有謀略、有才干,能識人用人時,一位學生卻提出諸葛亮也有用人不當的時候,失街亭,揮淚斬馬謖就是其看錯人、用錯人的結果。學生這個見解是因為該學生在課下閱讀過《三國演義》,對諸葛亮了解得比較全面,雖然該學生提的問題超出了課本課文,但是我表揚了他善于讀書和思考,然后讓他針對這篇課文談談自己的感受,他談得非常好,諸葛亮的超凡智慧、周瑜的心胸狹窄、魯肅的善良忠厚,從他的口中娓娓道來。
三、針對學生對課文的解讀,采用多元化評價方法
在課堂閱讀教學中,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教師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高度重視他們獨特的體驗和理解,通過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特的見解,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課堂評價是對閱讀教學的反思。我們在教學中要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法,既要著眼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又要著眼于學生的學習結果,既著眼于學生的自評,又要著眼于同學之間的互評。牢記評價的宗旨和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注重學習過程,學會欣賞,學會共享,培養(yǎng)學生反思和批判的精神。
具體來說,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法要注意以下三方面。(1)對過程的評價。在學生閱讀過程中,對學生閱讀內容的選擇、閱讀方式的科學性、閱讀方法的實用性等方面進行中肯的評價,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2)對結果的評價。在課堂教學的交流或展示中,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將自己的閱讀所得與同學進行交流,對結果做適當的評價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我們還會定期評選“巧嘴智辯星”“課外閱讀明星”等,激勵學生閱讀。(3)對自我的評價。一般來說,評價包括教師評價、生生評價。其實,學生對自己的評價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他會依據別人作為參照物,找出自己在個性閱讀中的優(yōu)點,同時尋找自己的不足之處,而這樣的評價比較中肯。總而言之,自我評價是學生對個性閱讀過程的一種回顧,是對自己今后參與個性閱讀的一種鞭策,可以隨時隨地進行。
四、結語
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一個貫穿于整個語文課堂教學的大課題,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學習。
參考文獻:
[1] 沈建萍.例談語感教學的途徑與方法[J].教學月刊,2012(3).
[2] 李玉祥.初中語文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神州,2012 (26).
[責任編輯 房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