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科
【關(guān)鍵詞】 初中語文;激趣導學;教學
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9—0095—01
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思維的影響,很多初中語文教師習慣于開展“一言堂”式的灌輸性教學,導致課堂教學氛圍比較沉悶,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低下。同時,以教師為中心的初中語文教學,導致學生間的互動與合作相對缺失,所以容易挫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不利于學生語文人文精神和求知欲望的培養(yǎng)?!凹とW”教學策略強調(diào)各項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中心,結(jié)合初中生的學習特點,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互動性和有效性,進而實現(xiàn)學生在整體上的共同進步。
一、充分展示和演繹語文課程的趣味性
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語文教學,真正做到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制定教學方案,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可以輕松、愉悅的心態(tài)快速投入到語文學習活動當中,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有效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如在“蚊子和獅子”的寓言教學中,教師在開始可以先導入與寓言故事相關(guān)的FLASH動畫,對寓言故事情節(jié)進行趣味化、直觀化的展示,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很容易被激發(fā)出來,避免了教師一味采取傳統(tǒng)“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探究的積極性。
二、加強互動合作式教學的導入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互動合作式學習,既可使語文教學面向全體學生,還可照顧學生學習上的個體差異性,讓學生在相互借鑒中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取長補短,在一個良好的集體氛圍下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進而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趣味性、互動性的提升。例如,在《木蘭詩》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將學生合理分組,在教學中導入“角色扮演”的游戲,或者導入朗誦比賽的比賽項目,指導學生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實現(xiàn)動口、動手與動腦的有效結(jié)合,這在確保課堂教學目標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的培養(yǎng)。
三、積極導入體驗式教學項目
體驗式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導入,不僅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主體意識,提升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自主性,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語文學習態(tài)度,發(fā)揮學生自己的思維優(yōu)勢,實現(xiàn)邊思考、邊感知、邊體驗、邊學習,將個人的生活經(jīng)驗、知識積累都有效應用到語文學習的實踐當中,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價值和魅力,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情感。例如,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過分依賴教材,可以選擇一些生活化、趣味化的閱讀素材引入語文課堂,并鼓勵學生的主動參與,開展體驗式閱讀,變學生的“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能夠切實感受到語文知識的實用價值。
四、豐富激趣導學的語文教學方法
初中語文教學中“激趣導學”策略的有效貫徹和落實,需要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豐富“激趣導學”的方式與方法,只有語文教師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質(zhì),才能更好地同學生“打成一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安塞腰鼓》的教學中,語文教師既可以在課堂上導入影視資料,也可以導入實實在在的腰鼓教具,或者和學生現(xiàn)場表演一下,不在于表演水平有多高,但是可以有效打破教師單向教學的沉悶,將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參與熱情充分調(diào)動起來。
五、積極營造相對寬松、愉悅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
初中語文“趣味性”教學課堂的構(gòu)建,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教學智慧,尤其是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無疑是營造輕松愉悅、和諧快樂課堂氛圍的重要時機。對此,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性作用,要在語文課堂上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語文教學,讓學生在語文學習時可以“樂在其中”。同時,作為一名成功的語文老師,必須認真地對待每個初中生的語文學習心理,了解他們的語文基礎和學習偏好,然后在教學環(huán)節(jié)制定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案。例如,在《橋之美》的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課堂上導入烏鎮(zhèn)石橋、蘇州寶帶橋、頤和園、盧溝橋等圖片,讓學生進行對比欣賞,或者導入“小橋流水人家”、“再別康橋”等詩句,讓學生體驗“橋之美”的意境,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然后再開展課本知識內(nèi)容的教學,這樣往往能夠?qū)崿F(xiàn)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