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鳳環(huán)
摘 要:自主學習是新課改下生本理念教學策略中應用最為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目的是更好地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學習,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物理課程是自然科學中應用最為普遍的一門學科,與學生未來進一步學習和工作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新課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學要求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這是指導教師在教學中的具體要求和指導方針。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更好地落實三維目標,很多教師都在方法上進行探索,導學案的模式是非常有效的一種嘗試,大大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效率,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下面是筆者的一點體會。
關鍵詞:自學;導學;自主探究;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8-016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105
導學案是用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方案,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新、自主發(fā)展的路線圖,它以學生為主體,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更好地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教師往往把關注點放在教師的講和學生的練兩個方面,因此“滿堂灌”和“題海戰(zhàn)術”是最常見的教學模式,這樣的形勢下學生往往是被動學習,能力素質(zhì)提升很少。
素質(zhì)教育更加凸顯能力培養(yǎng)在教學中的重要性,這通過近幾年高考試題的變化能夠呈現(xiàn)出來。新情境、新材料、新問題是現(xiàn)在高考命題的趨勢,所以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是無法應對新高考的要求的,課堂教學的模式調(diào)整勢在必行。
而 “導學案”教學模式實質(zhì)上是教師經(jīng)過集體備課,把教學內(nèi)容進行整合,再結合課標要求,編寫利于學生學習、探究的學習內(nèi)容,起到“導讀、導聽、導思、導做”的作用。在整個過程中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更重視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注意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探究所學知識,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另一方面,在學案中知識的設置是有著一定的層次性的,這樣就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有利于全部學生的學習,進而提升整體的教學質(zhì)量。就這一模式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導學案的設計原則
物理學科是一門自然學科,需要學生真正地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了解知識的本質(zhì)內(nèi)涵,這樣學生才能夠把知識學懂、學透。因此在導學案設置的過程中要注意幾個原則:
1.堅持學生主體地位。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就是要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所以在導學案的設計和安排的過程中必須要關注學情,在內(nèi)容設計上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再結合學習內(nèi)容把教學的重點、難點滲透其中。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這樣才能夠?qū)崿F(xiàn)我們預設導學案的目標。
2.發(fā)揮其學習指導作用。導學案并不是學生需要學習的全部內(nèi)容,而是對于核心知識以及重點知識的綜合呈現(xiàn),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導地位的集中體現(xiàn)。所以,在預設導學案內(nèi)容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教學理念、方法以及學生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都融入進去,指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
3.注意內(nèi)容的開放性?,F(xiàn)代教學更加強調(diào)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學以致用是我們現(xiàn)在教學的一個努力方向,所以在導學案的設計過程中教師不能太死板,要多方爭取建議和意見,及時了解學生的反饋,可以及時把一些重要的課外知識點和資源融入進來,開拓學生視野、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二、如何編寫適合學生自主探究的導學案
1.借助導學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把教材的一節(jié)內(nèi)容進行很恰當?shù)恼现亟M、降低難度、層層深入、循序漸進。例如,在“運動電荷在磁場中受到的力”這一節(jié),我們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認知需求,分3課時,第一課時是探究洛倫茲力,第二課時是在洛倫茲力作用下的直線運動包含速度選擇器、磁流體發(fā)電機、霍爾效應,第三課時是在電場、重力場、磁場中的直線運動。
2.問題導學是教師設計導學案的核心,在編寫的過程中,教師要全力合作設計合理的導學問題,合理的問題是引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一條主線;設計具有一定隱蔽性的思考題,分散難點,引導學生去積極主動自如地探索,使他們成為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和“組建者”。 問題設計要有層次,有邏輯,有內(nèi)在的關聯(lián),解決一個問題又是解決下一個問題的前奏,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在解決一個一個小問題中,自然解決重點問題,鍛煉思維,逐步教會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內(nèi)容設探究,知識生成要引導,留給學生去親歷。
3.在學生挖掘教材的同時結合導學案上的問題引導,完成探究的過程得到相應的物理規(guī)律,在導學案編寫時加強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的記憶,編寫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的知識填空,形成這節(jié)課的思維體系。
4.在學生自學探究形成知識體系后,挑選一些簡單的注重理解概念、規(guī)律性的自主學習小測試,來檢閱學生的自學效果。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成就感。
5.設計課內(nèi)師生互動探究學案,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精選例題和變式,設置問題的梯度,讓學生能在課前自學導學案完成的基礎上,按照設置的問題循序漸進地解決精選例題,加深對本節(jié)重點、難點知識的理解。
6.課后檢測模塊的主要目的是鞏固學生當天所學的知識,并做到舉一反三。編寫的檢測題要有綜合性,不僅要求學生能夠一題多解,考查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而且還要求習題要有一定的層次性,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通過學案導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顯著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了學生對高中物理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為高中物理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利用導學案的教學模式是讓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最終獲得知識,整個學習過程離不開教師的指導,體現(xiàn)在知識的建構上,教師要不斷地捕捉學生自主學習時生成的信息,準確及時地加以調(diào)整和指導。
總之,導學案教學方法的使用,用好了會效果顯著,但是,這種教學方法也不是一個固定萬能的方法,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合理有效地使用。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標準教學的一個方向,是新課程標準真正進入課堂的一把標尺。我們的課堂只有充滿樂趣,才會吸引學生,使其積極主動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