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
【摘要】我國急需大量的口譯人才,但口譯教學質量參差不齊、亟待提高。語塊是指在語言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形成、結構與意義較固定,語境比較確定的一類語言結構,是語法、語義、語境三種的結合。在語塊視角下開展口譯教學,符合語言學習理論和我國口譯教學的需要。語塊研究應用于口譯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輸出速度和流利性,確保語言應用的正確性與得體性,提高學生口語和交際能力;有助于改善學生的短時記憶效率,使其正確、快速理解語句的涵義,更可提升其對較長語流的聽力理解能力,體會話語者的情感,融入自己的譯語之中。筆者實證研究證實,采用語塊教學可明顯提高學生口語、聽力和口譯測試成績。
【關鍵詞】語塊 語塊教學 口語教學 聽力教學 口譯教學
邁入21世紀,世界地域間交流日益頻繁,語種不同開始成為不同語種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群體與群體之間交流的重要障礙,口譯人才便是為了解決以上問題的專業(yè)人士,極大的克服了語種差異造成的交流障礙。國內對口譯人員的培養(yǎng)質量不盡如人意,學生口譯能力低下,無法滿足現(xiàn)實需求,這主要是傳統(tǒng)的口譯訓練模式造成的,傳統(tǒng)的口譯關注詞匯的擴大、語法教學,眾所周知中學、大學語言教學便采用這種方法,制造了一大批“啞巴”語言學習者。二語語塊近年來在語言學習與應用中的地位與作用逐漸受到學術界重視,本次研究試簡要概述語塊視角下的口譯教學研究進展,并進行實證考察,評價語塊視角下的口譯教學效果,總結教學經(jīng)驗。
一、語塊概述
1.語塊定義。語言學家發(fā)現(xiàn),英語語言交際不僅僅是通過單次或固定的短句實現(xiàn)的,還通過兩者之間的半固定“語塊”(chunk)結構實現(xiàn),國內外語言學者相繼進行的大量的研究,先后將其定義為短語詞匯、言語公式、詞匯化語干、現(xiàn)成語塊、詞匯組塊、詞匯短語等,盡管名稱不同,但指向基本相同。概括而言,語塊是指在語言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形成、結構與意義較固定,語境比較確定,兼具詞匯、語法功能,由多個詞匯組成,可以整體形成進行記憶、加工、儲存、提取的語言結構,是具有形式上的整體性和語義上的約定性,是語法、語義、語境三種的結合。
2.語塊的分類與特征。語塊分類主要包括聚合詞(poly-words),如oldest profession;限制短語(phrasal constraints),如by sheer coincidence;指示慣用語(deictic locutions),如for that matter;句型框架(sentence framework),如(person A)gave(person B)a(long)song and dance about(a topic);情景表達(situational utterances);逐字文本等。語塊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語,是語言的半成品,可作為整體使用,但內部詞匯并非唯一的組合,體現(xiàn)了語言約定俗成的特性,是第二語言學習者難以據(jù)所學詞匯、語法規(guī)定則生成的習慣表達。
二、語塊教學
1.語塊教學中心思想。語言學者Lewis是語塊教學法的代表人物,其認為:(1)語言是由語法化的詞匯組成的,而不是詞匯化的語法;(2)語言大部分由多詞語塊構成的;(3)語言教學的中心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語塊意識,并發(fā)展其組塊能力;(4)承認結構模式同時,應賦予語塊、隱喻地位;(5)搭配應集成到詞匯教學中,并作為組織詞匯的原則;(6)語法、結構應為詞匯服務;(7)語法的錯誤是語言學習過程中常見現(xiàn)象,但可能并不妨礙語言的理解;(8)練習、輸出語言時,應重視任務與處理過程;(9)語言輸入特別是聽力應被重視;(10)觀察-假設-實驗模式是一種理想的教學模式。對于口譯教學而言,其特別注意語言的聽覺與視覺輸入、口語輸出,基于以上中心思想,更應注重語塊教學,以提升學生語言輸入、輸出的效率,提高其口譯能力。
2.語塊教學基礎與優(yōu)勢。
(1)符合認知心理學理論。心理學說認為組塊是若干個小單位聯(lián)合成較大單位的信息,語言的記憶、存儲、輸出、使用并非是由單個詞完成的,恰恰相反,而是采用固定或半固定化模式作為最小的單位完成。米勒一篇有關于7的神秘現(xiàn)象研究認為,短時記憶廣度在7個單位上下,這個單位就是chunk。國內外相關研究也證實了這一現(xiàn)象,組塊對短時記憶具有重要作用,若在存儲長時記憶庫中語義知識、句法規(guī)則中介入組塊,會影響組塊水平,進而影響短時記憶。組塊化提供了一種超越短時記憶存儲空間限度的手段,可強化記憶。
(2)符合語言學理論。許多研究均顯示語塊的教學與習得具有深厚的語言學基礎后,一些基于二語習得程式語言人群的調查發(fā)現(xiàn),他們在日常交際過程中大量適用于程式語言。語塊教學法可從語料庫語言學中找到理論、實證研究支持,日本一項兒童英語觀察報告顯示,兒童習得英語大量使用預制常規(guī)語、預制結構語,兒童用這些語塊加深記憶,并用之分析材料,國內外類似研究較多,甚至有語言學家認為日常交際語言中約90%都是由這些語塊結構實現(xiàn)的,學習者只要通過學習掌握這些語塊,便能掌握語言主體,熟悉準確的使用語言。
(3)符合語言學習理論與我國國情??谧g教學最終目的是為了達到順暢的雙向翻譯,提升交際能力,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語塊是不經(jīng)分析便可以學會并應用的,而語塊學習是語言學習中創(chuàng)建規(guī)則構建過程。我國學生長期以來受中文學習方式影響,習慣大量背誦記憶語言,并在此基礎上理解涵義,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國學生具有不加分析便進行存儲的經(jīng)驗。語塊學習亦是如此,先習得,而后在使用過程中,不斷修正調整最終達到熟練、正確的使用語言的目的。
三、語塊視角下的口譯教學
1.口語教學。許多初學口譯者,在使用口語表達時,常不會開口、害怕開口,生怕犯錯。語塊教學可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1)可提高交際的流利性,語塊含有豐富的慣常用語,說話者無需分析便可流利的進行口頭表達,利用大腦整體記憶能力,大大縮短編碼時間,在實際口譯過程中便可據(jù)場合、語境快速選擇提取使用語塊;(2)語塊教學有助于提升口語流利性,使學生從英語交際中獲得自信,激發(fā)學生積極性,起到良性循環(huán)作用;(3)語塊可確保語言應用的正確性,口譯者無需有意識的注意語法結構,避免口譯過程中出現(xiàn)錯話、錯句,給他人帶來負面印象,保證交際的順利開展;(4)提高語言的得體性,每個語塊都有其語用功能,在不同場合、與不同對象交際過程中,采用既定的語塊,可使交際更加得體;(5)語塊可提高學生口語策略技巧與能力,克服語言能力不足造成的交際困難,避免交際失敗采取彌補策略,利于自我修正。
2.聽力教學。聽力是口譯工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許多語言初學者甚至資深學習者,在進行語言聽力時都可能出現(xiàn)聽不懂情況,或語速過快記不住情況,特別是口譯狀態(tài)下,對方的語言習慣、音調與音色與教材中的口語存在較大差異,聽力難度更大。語塊可改善大腦短時記憶效率,縮短信息處理過程,有助于保證聽力者理解語句的涵義,瞬時完成信息的提取與轉化,如在聽It seems to me that you are mistaken這句話時,先將It seems to me that 組成一個語塊,you are mistaken組成一個語塊,當大腦收聽到這句話后,便瞬間完成對句子的理解。語塊在聽力理解中起到預測提示作用,聽力者在聽到一個語塊后,便可立即對下面的具體內容作出反應,使聽力者將注意力放在說話者陳述的內容上,從而快速做出反應,保障口譯順利。語塊還有助于口譯者理解一個長篇聽力的理解能力,在商業(yè)談判過程中,在解釋一個條款時,往往運用大量的語句、詞匯,在進行口譯時,可快速理解對方的觀點、中心事實,如在聽到How about時,便可知道以下便為說話者提議內容。
3.語塊與情感教學。語言包含有豐富的情感內涵,一個優(yōu)秀的口譯者不僅需要簡單的復述語言內容,還應能兼顧語言情感,語塊的應用往往有特點的場景、對象,通過反復練習語塊,能夠很容易的體會到語句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語氣之中。
四、語塊在口譯教學中的實施原則
詞匯、口語、聽力教學在口譯教學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如何提高各項實踐應用能力,是開展口譯教學的熱點。采用語塊法口譯教學應注意以下幾個原則:1.應大量應用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或社會熱點語言材料;2.盡可能多地安排聽力訓練,推動課堂全二語教學;3.注重將語言輸入、思維訓練、技巧講練進行有機結合;4.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塊意識和自主學習、反思、能動意識;5.注重提升學習者的聽譯自信心和語言流暢度;6.調動多重感官,拓展想象空間,增強記憶能力。在實踐過程中,應有意識的提供大量語塊,培養(yǎng)學生的語塊意識,改變傳統(tǒng)的詞匯、語法理念,注重復合詞、多元詞、搭配、慣用化瘀等都是語塊的具體表現(xiàn)顯示,積極從可選擇的教材中尋找結構明顯、語境較強的語塊。在語塊的講解上,應從結構、意義兩個方面著手,以達到增強記憶效果的目的,注意創(chuàng)設語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記憶語塊而言,應積極提供語塊,并充分講解,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鼓勵在日??谡Z交流中應用語塊。
五、實證
以筆者2015年級新生中2個班級作為研究對象,在其中一個班級的口譯教學中,采用語塊教學策略,在相同教學時間、教學起點、施教人、教學內容、測試要求基礎上,實驗班級采用語塊教學法,讓學生了解語塊涵義,注重培養(yǎng)口譯過程中的語塊應用,培養(yǎng)學生愉快意思,在傳統(tǒng)班級中,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以單詞、語法、大量的聽力與日常交流訓練為主。1個學期后,實驗班級口語評分(82±11)分、聽力(89±9)分,高于對照班級(76±10)分、(81±5)分。
六、小結
語塊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二語學習的習得是復雜且多元化的,語塊教學僅僅是一個策略,在開展教學過程中,還應注重提高學生的能動性,口譯教學不是啞巴英語,還應多做實踐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同聲翻譯能力。需注意的是,在口譯教學中,常大量涉及非自然語言教學,如商務英語,設計大量的專業(yè)詞匯,特殊場合的所需語言專業(yè)性更強,對語法準確性要求更嚴格,此時有必要采用預制的語塊,以避免翻譯過于口語化,在開展口譯教學時,應據(jù)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需求,制定的不同的語塊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王文宇,黃艷.語塊使用與口譯產(chǎn)出關系的實證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3,04:28-35.
[2]李洋,王楠.預制語塊對同聲傳譯的緩解效應研究[J].外語界,2012,01:61-67.
[3]王建華.語塊教學策略對提高學生會議口譯準確性的實驗研究[J].中國翻譯,2012,02:47-51.
[4]張威.口譯研究的跨學科探索:困惑與出路[J].中國翻譯,2012,03:13-19,128.
[5]陳惠惠.漢英交替口譯流利性產(chǎn)出中的語塊特征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14,01:100-103.
[6]宋纓,蔣琴芳,馬秋武.語塊視角下的口譯教學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4,03:75-80.
[7]王建華.元認知理論與交傳口譯的實證研究[J].中國翻譯,2015,04:13-18.
[8]孔彩芳.記憶、語塊和商務口譯教學[J].學理論,2011,09:222-224.
[9]歐陽俊林.語塊加工與口譯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5:603-606.
[10]吳華佳,劉紹龍.預制語塊在翻譯過程中的效應優(yōu)勢及實踐[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5:115-120.
[11]李霞.語塊策略有效提高口譯質量[J].語文學刊,2012,21: 109-111.
[12]劉國兵.對應單位在漢英口譯教學中的應用——語料庫語言學視角[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06:121-123.
[13]駱玉峰.預制語塊對商務口譯教學的啟示[J].湖南商學院學報,2014,05: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