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
有一次受邀做客,內心十分不情愿,但迫于人情壓力,最終還是去了。到達之后,發(fā)現那天主人家的客人并不多,也就八九個人,其中還去了幾位特殊嘉賓:比我們這些普通人富裕得多的“富翁”。
到主人家剛坐了一會兒,酒席就擺好了。走了一大段路,早就有些餓了,還沒等主人招呼,大家紛紛站起來,主動圍著圓桌隨意就坐。剛坐好,男主人從廚房走了出來,熱情地招呼幾位“富翁”調整座位,請他們相鄰而坐,可能因為這幾位“富翁”都和我比較熟悉,圍在我身邊不愿離開,看到主人面帶難色,我勸道:“客隨主便,還是服從主人的安排吧!”
在我的勸說下,幾位“富翁”坐到了主人指定的位置,大家開始勸酒、吃飯。我不善于酒席間的應酬,在他們舉杯勸酒時,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碗筷,埋頭自顧自吃起飯來。男主人給幾位“富翁”輪流敬了一圈酒后,可能是不勝酒力,行事便有些失分寸,竟叫來剛讀大學的兒子,對兒子說:“兒子,向這幾位叔叔學習,將來多掙錢,住別墅、坐豪車、娶漂亮媳婦,快給這幾位叔叔逐個敬酒!”
兒子很乖,端起酒杯開始準備給幾位有錢的叔叔敬酒,其中一位“富翁”說:“孩子,你不能先給我們敬酒,這里有一位老師,你現在還是學生,有老師在場的時候,應該先給老師敬酒!”孩子聽后端著酒杯,望著他爸爸無所適從。
我已經吃得差不多了,聽后放下碗筷笑著說:“老師只會吃飯,不會喝酒,多給叔叔們敬酒,大學畢業(yè)后多學習叔叔們掙錢的本事,千萬別學習老師只會吃飯的本事!”我說完,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
主人也跟著尷尬地笑了幾聲后,還是對兒子說:“只要學會這幾位叔叔掙錢的招,這輩子就會有用不完的錢,快去給叔叔們逐個敬酒!”孩子聽了父親的話,規(guī)規(guī)矩矩的給幾位“富翁”輪流敬了酒。
在他們還在相互勸酒之際,我乘機離開宴席來到客廳看電視,宴席上其余幾位“非富翁”見狀,也隨后離開了宴席。酒席上除了主人一家人之外,只剩下幾位“富翁”和他們的孩子,寬敞了許多。主人一家人紛紛再次站起來說著奉承話,依次向富翁和他們的孩子舉杯勸酒,其中一位“富翁”忍不住說道:“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這么奉承我們,我們在社會中又算得了什么?對孩子們影響也不好!”
男主人驚訝地說:“要兒子向你們學習,能產生什么不好的影響?”
男主人還在沉思時,幾位“富翁”紛紛離開宴席,來到客廳和我們一起看電視、聊天。看到大家都散席后,我急忙站起來客氣的向主人告別,主人還在熱情地招待幾位“富翁”,沒有時間搭理我,我拍了拍男主人的肩膀,隨即離開。
這時其中一位“富翁”看到我走出門外后,拉著兒子隨后也走了出來,幾步趕上我后,笑嘻嘻地說:“還是當老師的有涵養(yǎng),堅持了這么長時間才離開!”
“大家沒吃完飯,我提前離開不禮貌!他們一家人如此熱情,你應該再多玩一會兒!”我笑著說道。
“如果我一個人來還可以多玩一會兒,但帶著兒子來就不能多停留!”
“為什么呢?”我問道。
“這家主人功利性太強,我兒子還小,擔心他學壞了。其實財富來自于人緣,人緣來自于尊重,這是我打拼這么多年的心得體會!”這位“富翁”抱著兒子邊走邊和我說道。
他說:“我在家教育兒子時告訴他,生活中要懂得尊重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不以身份、穿著去評價人,尊重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樣才會有好人緣,有了人緣,何愁沒有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