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威/文 彭程/攝
王紅迎:事業(yè)心和孝心一肩挑的完美女人
□本刊記者 張威/文 彭程/攝
2016年8月王紅迎與兒子一同陪媽媽鍛煉
幸福的晚年莫過于家庭和睦和兒孫孝順。在中鐵六局電務(wù)公司,有一個和睦幸福的五代同堂家庭,年近百歲的壽星,兒孫繞膝,盡享天倫之樂,為工友津津樂道。孝老愛親的美麗音符填滿了王紅迎幸福的家。
11月底的一天,記者通過多方打聽,在北京豐臺西站附近的北京燈塔電氣有限公司聯(lián)系到了“中國中鐵最美家庭”獲得者王紅迎。今年7月才剛剛調(diào)任北京工作的她說:“我不是一個完美的女人,但我是一個追求完美的女人?!迸c她的談話給記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王紅迎肩上,不僅僅肩負著工作,還有著家庭、孩子、老人的重擔。無論多苦、再難,她從沒有退縮過,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名優(yōu)秀黨員的形象,在平凡崗位中實現(xiàn)著自己的人生價值;用自己的一份孝心,在瑣碎的日常生活中詮釋著最簡單的幸福是什么。
談到事業(yè),王紅迎告訴記者,在走上管理崗位之前,她是中鐵六局電務(wù)公司太原分公司電務(wù)器材部預(yù)配班的一名工班長。在工程部門這個以男性為主的天地里,預(yù)配班是一個普通的工班,更是一支特殊的隊伍。說它特殊,是因為所有職工全部是女性,其中一半更是雙職工家庭?!翱赡苷且驗槭请p職工,才更能理解鐵路建設(shè)一線職工的辛苦與不易吧!”王紅迎說。
京津城際動車組開行至濱海新區(qū)塘沽站信號改造工程、大秦線湖東站道岔溶雪系統(tǒng)工程、大同西站峰尾信號工程室內(nèi)施工以及石太客運專線等多項重點工程,王紅迎都曾經(jīng)參與其中。
京津城際動車組開行至濱海新區(qū)塘沽站信號改造工程是奧運工程,具有不同一般的政治意義,不僅是鐵道部和北京鐵路局高度關(guān)注的工程,更是中鐵六局的生命工程、形象工程。這項工程只有短短3個月的工期,采用了大量新技術(shù)、新材料、新工藝,技術(shù)標準高,質(zhì)量要求嚴,建設(shè)工期緊,施工難度大。
為了趕工期,王紅迎每天早晨五點起床,六點開始工作,晚上干到八點多,手都磨出了泡,可她毫無怨言。進入室內(nèi)作業(yè)后,正值天津地區(qū)持續(xù)高溫天氣,信號樓內(nèi)十分悶熱,在室內(nèi)配線就像蒸桑那浴。面對室內(nèi)極大的工作量,而且部分移屏柜還未到現(xiàn)場,給放線、配線工作帶來了很大難度,大家只能憑經(jīng)驗來判斷預(yù)留放線位置。
“誰都知道,室內(nèi)配線工作繁瑣復(fù)雜,一個柜子上要接插500多根線,一根線配錯了,就會影響試驗進度、影響正點開通?!蓖跫t迎和預(yù)配班女工們充分發(fā)揮女性心靈手巧、細致耐心的特長和平日練就的過硬技術(shù),配線準確無誤率100%!為工程的順利開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石太客運專線z11標段太原東站和太原站信號工程是山西省重點工程。尤其是在開通前期試驗階段,由于這兩站是客貨運樞紐站,每天給的調(diào)試點都是從晚上10點到凌晨4點之間。王紅迎參與試驗的同伴們克服了重重困難全身心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在試驗的十余天中,她們每天只是白天睡幾個小時,晚上通宵達旦地干。幾天下來,她們個個熬得又黑又瘦,有的累病了,白天輸液,晚上上崗接著干。舊站改新,線路繁瑣復(fù)雜,新舊交替帶來許多操作困難,但這些沒有難倒王紅迎。她們細致麻利的工作和出色的技術(shù)在工程的順利開通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關(guān)鍵作用。
面對施工中的困難,王紅迎從不會被嚇倒,但有一個問題卻時時困擾著王紅迎和那些雙職工家庭的女職工。為了支持同在一線忙碌的丈夫,王紅迎一個人照料上學的孩子、骨折住院的母親,自己累得病倒在崗位上?!罢l都知道,在預(yù)配班女職工面前不能多提孩子,我們心里有著太多苦處、太多不易、太多內(nèi)疚!提到孩子經(jīng)常是一個哭、兩個哭,最后是一起哭?!边@就是工作中的王紅迎,她作為公司的一名職工之外,更是一個女兒,一個母親。
“女兒,女兒,來來,料料你媽來來;鐵兒,鐵兒,來來,料料姥姥來來……”說到這首兒歌,可別以為是唱給小朋友聽的,其實這首自創(chuàng)的兒歌是王紅迎唱給兩位老人聽的。一個是98歲的姥姥,一個是78歲的媽媽。作為小女兒的王紅迎為了讓兩位老人多動腦勤思考,自己編了這首有家族特點的兒歌,“姥姥會高興地應(yīng)和,母親會站在旁邊安靜地聽呢!”
介紹起自己的母親,王紅迎有些激動,“三年前是我媽照顧姥姥!這一伺候就是30多年,在這個屋子里母親送走了患病8年臥床4年的姥爺,送走了我的父親,在2008年,母親張羅著給姥姥過了90大壽……”在王紅迎的印象中,以前的媽媽武桂梅是忙碌健談的,現(xiàn)在卻不怎么和人說話?!拔覌尦Uf她最幸福,因為她有媽媽陪伴著。可在2014年,母親慢慢地開始記不住事情。她總是一出門就忘了要干什么,有時候已經(jīng)買了面包還要再買一次,也不怎么和鄰居說話了……”那一年,武桂梅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癥?!八浀玫亩际悄贻p時候的事,前幾天趁我們沒注意又自己出去了,還是鄰居把她送回來的?!?/p>
如今,不管工作多忙,每周五王紅迎雷打不動都會從北京坐動車回太原,周日再回北京?!捌綍r上班沒時間,都是我哥我姐照顧。當初調(diào)任北京時,我猶豫過,是哥哥的支持才讓我最終下定了決心?!睘榱四芨玫卣疹櫮赣H和姥姥,王紅迎建立了《家庭大記事本》和《姥姥每日護理記錄》,便于兄弟姐妹替換時,詳細了解媽媽和姥姥的身體狀況、日常生活?!斑@些都是從2014年4月姥姥摔了腿以后開始做的記錄,足足有6大本?!?/p>
翻開護理記錄,上面詳細記錄了老人的飲食起居以及身體變化,其中一頁這樣記錄:
2016年7月 31日 0∶05 換尿墊、翻身;2∶50換尿墊、翻身;5∶30 洗屁股、換尿墊、整理床鋪、洗臉洗手;5∶40 喂姥姥淡鹽水一小碗,并服用中藥小碗;6∶30喂姥姥小米南瓜粥、碎饅頭、菜湯,另加顆蛋黃;6∶50 喂姥姥溫開水、漱口;8∶20 喂水、換尿墊、翻身;10∶00翻身、換尿墊、喝水;11∶30 喝水、吃飯……
“無論誰值班我們都會做記錄,最重要的是能看出姥姥有啥變化。”王紅迎記得有一次姥姥半夜突然拉肚子,“翻開記錄一看姥姥上午沒喝完榨下的橘子汁,大姐下午就又喂了一次,結(jié)果姥姥拉肚子了。老人就像嬰兒,得吃新鮮的。如果沒有這個記錄本,我們就找不到原因?!?/p>
害怕母親走失,王紅迎給母親做了愛心救助卡,上面有老人的照片、姓名、年齡、家庭地址以及緊急聯(lián)系方式等等,“時刻都掛在母親胸前,還買了電話手表。母親和姥姥就是我們家的寶,現(xiàn)在我們陪她們是福氣?!薄爸览牙褠鄢郧搴蛨@的頭腦和燒麥,一到秋冬季,大哥每周必定給母親和姥姥買兩次;想吃油餅和老豆腐,大哥起大早就買回來,怕涼還用毛巾捂著;我大姐也很好,離母親最近,經(jīng)常下樓照顧母親和姥姥,姥姥洗澡不方便,她就幫著擦身子。知道姥姥愛聽戲,他們就買輪椅,天好的時候就推著姥姥去公園聽戲……”說到這些,王紅迎很愧疚因為自己離家遠,把照顧母親和姥姥的責任大部分留給了大哥和大姐。
幸福是什么?在王紅迎眼中,答案其實很簡單——兩位老人健康平安就是幸福。能聽到老母親叫自己一聲“女兒”就是幸福;有人疼,有人守護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