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紹南
1在處理上批實驗剩余溶液方面的運用
中學化學實驗中,經常用到BaCl2溶液、NaOH溶液、CuSO4溶液等液體,這些藥品在每次實驗后總有余量,放置幾天后或者被學生未洗凈的滴管污染后,總會產生渾濁或沉淀。有一些藥品在新配制成溶液時就可能出現(xiàn)渾濁現(xiàn)象(不是因為水解而是因為純度不高或少量變質),隨手倒掉則會產生污染。這時有必要將這些溶液過濾再使用,因為品種多,體積大,必須使用快速的抽濾才能滿足需要。使用布氏漏斗、抽濾瓶(見圖1),接到真空泵上,可在幾分鐘之內處理完一種溶液。
2在制備晶體實驗中的運用
在制備CuSO4·5HO晶體時,使用真空泵抽濾可以快速得到大大小小的深藍色晶體,再稍稍暴露在空氣中,就可以收藏到密閉的試劑瓶中較久保存了。
在《以廢鐵屑和廢硫酸為原料制備硫酸亞鐵晶體》實驗中,特別是冬天做這個實驗時,由于氣溫低,按照書本上要求的趁熱過濾硫酸與鐵屑反應后的混合物,硫酸亞鐵晶體會大量析出而留在濾紙上,造成過濾更加困難,效果很不理想。用銅質保溫漏斗則好一些,但時間較長,一邊加熱銅質保溫漏斗,一邊操作過濾也不方便。改用真空泵抽濾,事先把布氏漏斗泡在熱水中溫熱,用濕熱的棉布包裹以保溫抽濾,很快得到濃的FeSO4溶液。放置冷卻,析出FeSO4·7HO晶體,室溫抽濾,很快得到晶體,用少許蒸餾水洗滌晶體,繼續(xù)抽干,得到滿意的晶體。
在用CuSO4、NaOH制備CuO并用來催化KClO3加熱分解制氧氣的實驗中,由于Cu(OH)2受熱分解得到的CuO顆粒很細,與母液形成粘稠的黑糊狀物,難以過濾。使用真空泵抽濾并用蒸餾水洗滌數(shù)次可很快得到較純的CuO,繼續(xù)下一步制氧氣的實驗。
3在處理廢液中的運用
如在CCl4萃取碘水的實驗中,由于CCl4毒性很大,又易揮發(fā),雖然明確要求學生將萃取液倒入指定的容器中,但總有學生誤將CCl4層棄之水池,造成污染。所幸,我們現(xiàn)在的實驗室使用的水池有沉聚CCl4的功能(見圖2),由于CCl4比水的密度大,所以它沉降在水池下方的凹部。使用抽濾瓶來抽吸(見圖3)水池中的廢液,收集后放置數(shù)日可用于回收CCl4,這樣很好地保護了自然環(huán)境。
實驗室內部的環(huán)境保護也很重要,它關系到師生特別是實驗室人員的身體健康。在每次有毒害性廢液誤入水池時,都可以用真空泵抽吸加以低毒化或無害化處理,這是實驗室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