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朝陽
“外物之味,久則生厭;讀書之味,愈讀愈深?!薄缎孪嬖u論》于我而言,是愈讀愈深的良師,是難分難舍的益友。2007年是《新湘評論》更名改版的第一年,我有幸與之相識相知。作為它的忠實粉絲,9年流金歲月,我始終與其相隨相伴。為此,我想傾吐一點心聲,提一條建議,送一句祝福。
一點心聲。在黨刊家族中,我以為《新湘評論》就是一面旗幟,一根標桿,一個榜樣,一個方向,一座富礦。隨手翻閱,都有收獲;隨時閱讀,都有啟迪?!缎孪嬖u論》至今已出刊182期,我?guī)缀趺科诙甲x,在閱讀中靜心,在悅讀中快樂,在月讀中獲益。對于特別精彩的篇段,我會抄寫在個人的摘錄卡片上,用心揣摩,認真反芻,細細體悟,好好消化。我是一名黨刊人,《新湘評論》一直是指導我的老師,我也要求雜志社的全體同仁,不斷地從《新湘評論》中吸取養(yǎng)料,提升辦刊水平。2015年《婁底工作》被評為“全國城市十佳黨刊”,就很受益于我們平常對《新湘評論》的學刊與用刊。事實上,在地市級黨刊中,有很多雜志從內容到形式,自覺不自覺地吸取它的長處和優(yōu)點,甚至有的雜志的版式設計,就是山寨版的《新湘評論》。雖然抄襲或者簡單模仿都不可取,但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各個層面對《新湘評論》的認可、喜歡與推崇。
我一直在琢磨,《新湘評論》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影響力?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追隨者和模仿者?仔細想來,用一個關鍵詞來表述,那就是“精”字:辦刊很精細,欄目很精約,文章很精致,觀點很精到,語言很精彩。可以說,這是一份由名家、名作、名品支撐起來的名刊,一份能走入心靈深處的黨刊。通過《新湘評論》,我們既可以聆聽高層的聲音,又可以貼近基層群眾;既可以掌握省內動態(tài),又可以分享各地經驗;既可以閱讀紅色經典,又可以了解時事動態(tài);既可以享受思想盛宴,又可以感受文字優(yōu)美。在濃濃的書香中,感受一份黨刊的張力、智慧和經典。這種經典,直抵歷史的深處,連接著馬克思、恩格斯、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這種經典,又閃現(xiàn)時代的光芒,牽引出三嚴三實、精準扶貧、依法治省、作風建設、民生熱點、時代楷模,一張張烙印著歷史經典和時代元素的大幕徐徐打開,讓讀者在學刊中洞見偉人的魅力,高層的聲音,思想的深邃,時代的脈搏??傊@份刊物,令人心甘情愿地訂,靜心屏氣地學,情不自禁地用,小心翼翼地藏。近年來出刊的《新湘評論》,我基本上進行了收藏,經常翻閱,汲取營養(yǎng),為己所用。
一條建議。通過合適的渠道,有力的舉措,適當?shù)慕梃b,加大對《新湘評論》微信、微博的推廣力度,使《新湘評論》有更多的粉絲,有更多的關注,有更多的互動,與紙質的《新湘評論》交相輝映,影響更加立體豐滿。
一句祝福。散發(fā)著墨香的2015年第22期《新湘評論》“你說我說”有這樣一句話:“在屠呦呦手中,一株小草改變世界,中國之蒿由此走向世界。”我想現(xiàn)學現(xiàn)用“學以致用”一下,套用的祝福是:“在全黨辦刊的理念指導下,一本刊物影響湖南,《新湘評論》由此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闭嬲\地祝?!缎孪嬖u論》越辦越好,影響力越來越大,讀者群越來越多,始終以它的品位、鮮活、大氣和雋永,引領中國黨刊潮流,牢踞讀者心靈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