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病蟲害種類是十分復(fù)雜的,各地區(qū)的病害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病蟲的不同帶來的危害程度也是不一樣的。
一、玉米病害防治措施
1.玉米絲黑穗病。黑龍江省是玉米絲黑穗病高發(fā)區(qū),一般年份主栽品種發(fā)病率在2-5%,重發(fā)生年份在5-10%,個別地區(qū)抗病性差的品種可達50-70%。由于它主要為害的是果穗及花,所以一旦發(fā)病,往往會導(dǎo)致全株顆粒無收,是令種植戶特別頭疼的一種病。防治措施:(1)種植抗病品種:利用抗病品種是防治絲黑穗病的根本措施。(2)種子處理:采用種子包衣技術(shù),是有效控制該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常用的高效、低毒玉米種衣劑有5.4%吡·戊懸浮種衣劑、20.3%毒·?!の鞈腋》N衣劑等,種衣劑中含有防治玉米絲黑穗病的高效藥劑一戊唑醇,對該病害有突出的控制效果;如果種子未進行包衣處理,也可使用戊唑醇、福美雙、三唑酮(粉銹寧)等藥劑拌種處理,也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2.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卟∈怯衩咨系闹匾~部病害。20世紀70-80年代,隨著抗病雜交種的推廣應(yīng)用,大(小)斑病基本得到控制。目前,由于病原菌小種的演變,加上生產(chǎn)中推廣的某些骨干自交系較感染大(?。┌卟?,使大(?。┌卟≡谀承﹨^(qū)域不同程度發(fā)生,尤其是制種田。防治策略以推廣和利用抗病品種為主,加強栽培管理,及時輔以必要的藥劑防治。防治措施:目前,防治大(?。┌卟〕S盟巹┯?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隔5~7d噴一次,連續(xù)防治2~3次。
3.玉米黑粉病
玉米整個生長期地上部分均可受害,但在抽雄期癥狀表現(xiàn)突出。植株各個部分可產(chǎn)生大小不一的瘤狀物,大的病瘤直徑可達15厘米,小的僅達1—2厘米。初期瘤外包1層白色發(fā)亮的薄膜,后呈灰色,干裂后散出黑粉。葉片上有時產(chǎn)生豆粒大小的瘤狀堆。雄穗上產(chǎn)生囊狀的癭瘤。其他部位則多為大型瘤狀物。防治措施:(1)農(nóng)業(yè)防治。實行輪作;重病區(qū)栽培抗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避免氮肥過多,抽雄前后要保證水分供應(yīng):田間早期發(fā)現(xiàn)病瘤應(yīng)及時刈除并深埋,秋收后徹底清除病殘體,進行深翻,可減少初侵染源。(2)藥劑防治。播種時用種子量0.4%的20%粉銹寧乳油拌種,同時以多菌靈等殺菌劑進行土壤和糞肥處理。生長期徹底防治玉米螟等蟲害。
二、玉米蟲害防治措施
1.玉米螟。玉米螟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蟲,又叫玉米鉆心蟲,發(fā)生代數(shù)較多。玉米螟主要為害的作物是玉米、高梁等。幼蟲是鉆蛀性害蟲,玉米心葉被蛀穿后,展開的葉片會有一排排整齊的小孔出現(xiàn)。玉米螟幼蟲會鉆入雄花中進行危害使得其基部折斷。受到玉米螟危害的植株往往會子??瞻T,青枯早衰,造成嚴重減產(chǎn)。防治措施:(1)消滅越冬蟲源。在越冬幼蟲羽化前,將玉米、高粱等有蟲秸稈作燃料、鍘碎漚肥和封存穗軸,是消滅越冬幼蟲,壓低蟲源基數(shù)的有效措施。(2)藥劑防治。于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三指一撮”法以3%呋喃丹顆粒劑或1.5%辛硫磷顆粒劑按每畝1.5—2公斤用量灌心,防治效果明顯。(3)生物防治。心葉中期撒施白僵菌顆粒劑,即將含菌量為50億—500億/克的白僵菌孢子粉500克與過篩的煤渣5公斤拌勻,撒施于玉米心葉中:放赤眼蜂治螟。即在越幼蟲羽化率達到20%時,每畝設(shè)5—10個放蜂點,放蜂量為15000—30000頭放蜂防螟。
2.玉米粘蟲。屬鱗翅目,夜蛾科,又名行軍蟲、剃枝蟲、五色蟲。幼蟲頭頂有八字形黑紋,頭部褐色黃褐色至紅褐色,2~3齡幼蟲黃褐至灰褐色,或帶暗紅色,4齡以上的幼蟲多是黑色或灰黑色。身上有五條背線,所以又叫五色蟲。腹足外側(cè)有黑褐紋,氣門上有明顯的白線。蛹呈紅褐色。成蟲體長17~20毫米,淡灰褐色或黃褐色,雄蛾色較深。前翅有兩個土黃色圓斑,外側(cè)圓斑的下方有一小白點,白點兩側(cè)各有一小黑點,翅頂角有1條深褐色斜紋。玉米粘蟲以幼蟲暴食玉米葉片,嚴重發(fā)生時,短期內(nèi)吃光葉片,造成減產(chǎn)甚至絕收。為害癥狀主要以幼蟲咬食葉片。1~2齡幼蟲取食葉片造成孔洞,3齡以上幼蟲危害葉片后呈現(xiàn)不規(guī)則的缺刻,暴食時,可吃光葉片。大發(fā)生時將玉米葉片吃光,只剩葉脈,造成嚴重減產(chǎn),甚至絕收。當一塊田玉米被吃光,幼蟲常成群列縱隊遷到另一塊田為害,故又名“行軍蟲”。一般地勢低、玉米植株高矮不齊、雜草叢生的田塊受害重。防治措施:(1)藥劑防治。冬小麥收割時,為防止幼蟲向秋田遷移為害,在鄰近麥田的玉米田周圍以2.5%敵百蟲粉,撒成4寸寬藥帶進行封鎖:玉米田在幼蟲3齡前以20%殺滅菊酯乳油15—45克/畝,對水50公斤噴霧,或用5%滅掃利1000—1500倍液、40%氧化樂果1500—2000倍液或10%大功臣2000—2500倍液噴霧防治。(2)生物防治。低齡幼蟲期以滅幼脲1—3號200PPM防治粘蟲幼蟲藥效在94.5%以上,且不殺傷天敵,對農(nóng)作物安全,用量少不污染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