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一種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許多地方開始栽培高產,大豆。但由于技術不夠成熟,有些高產大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本文分析總結了大豆高產栽培的主要方法。
1.選種
選擇適宜的優(yōu)良品種是大豆生產的前提、是內因。要根據(jù)當?shù)氐淖匀粭l件(包括氣候、土壤肥力等)、生產水平和品種的生態(tài)類型選擇生育期適宜、抗逆性強、高產的優(yōu)質大豆品種。要克服盲目引種,不要把外地高產田或信息及有些新聞媒介推銷的品種甚至品系沒經(jīng)科學分析和試驗,盲目的大量引種和應用,否則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各地要根據(jù)當?shù)氐木唧w情況進行選擇;做到因地制宜種植一。
2.整地
合理耕翻整地能熟化土壤,蓄水保墑,并能消滅雜草和減輕病蟲危害,是大豆苗全苗壯的基礎。大豆是直根系作物大豆根系及其根瘤在土壤結構上虛下實,土壤容重不超過1.2g/cm3含水量在20%以上時才能良好發(fā)育。因此合理耕翻,精細整地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耕層構造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重迎茬地塊。其方法要根據(jù)當?shù)氐纳鷳B(tài)特點、生產條件及茬口等靈活運用。無深翻深松基礎的地塊,可采用伏秋翻同時深松或旋耕同時深松,或耙茬深松。耕翻深度18~20cm、翻耙結合,無大土塊和暗坷垃,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南深翻深松基礎的地塊,可進行秋耙茬揀凈茬子,耙深12~15cm。對于壟作大豆在伏秋整地的同時要起好壟,達到待播狀態(tài)。春整地的玉米茬要頂漿扣壟并鎮(zhèn)壓;有深翻深松基礎的玉米茬、高粱茬,早春拿凈茬子并耢平茬坑,也可以采取秋季滅茬起壟鎮(zhèn)壓一次完成作業(yè),滅茬深度10~15cm,粉碎根茬長度5~6cm。實施秸稈粉碎還田地塊,采取秸稈覆蓋或耙地處理,秸稈粉碎率98%以上,秸稈長度為5~10cm。有條件的采用全方位深松機,進行全方位深松深,松深度40~50cm。
3.播種
3.1窄行密植播種法
縮壟增行、窄行密,植是國內外部在積極采用的栽培方法。改60~70厘米寬行距為40~50厘米窄行密植,一般可增產10%~20%。從播種、中耕管理到收獲,均采用機械化作業(yè)。機械耕翻地,土壤墑情較好,出苗整齊、均勻。窄行密植后合理布置了群體,充分利用了光能和地力,并能夠有效地抑制雜草生長。
3.2精置點播法
在秋翻耙地或秋翻起壟的基礎上刨凈茬子,在原壟上用精量點播機或改良耙單粒、雙粒平播或壟上點播。能做到下籽均勻,播深適宜,保墑、保苗,還可集中施肥,不需間苗。
3.3等距穴播法
機械等距穴播提高了播種工效和質量。出苗后,株距適宜,植株分布合理,個體生長均衡。群體均衡發(fā)展,結莢密,一般產量較條播增產10%左右。
4.密植
大豆單位面積產量,取決于單位面積株數(shù)、單株莢數(shù)和單株粒數(shù)。因此在生產上,要求在保證植株個體良好發(fā)育的基礎上,盡可能增加單位面積株數(shù),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發(fā)揮群體的增產作用。確定合理密植的原則,主要根據(jù)地力、品種特性、氣溫以及播種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5施肥
5.1增施農肥
施用農肥做底肥,營養(yǎng)元素完全,并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可改良土壤的機構,增強保肥保水的能力,同時肥效長可適合大豆生育后期吸肥多的要求。腐熟的有機肥,還可以產生有機酸,能把土壤中各種不易分解的養(yǎng)分溶為易吸收的營養(yǎng),為大豆提供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
5.2合理施用化肥
化肥的施用要做到氮磷鉀措配,有條件的要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根據(jù)作物的需肥規(guī)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提出氮磷鉀和微肥的適宜比例,確定的肥料品種。根據(jù)我省大部分地塊長期施用二銨,土壤磷元素積累較多的特點,大豆施肥要適當增加氮肥,補充鉀肥。目前大豆復合肥或復混肥品種較多,要在當?shù)赝茝V部門的建議下采用。一般中等肥力地塊,每公頃施肥量按純氮18~27kg、五氧化二磷46~69kg、氧化鉀20~30kg的置,折合為所用的化肥、復合肥或復混肥的實際用量。在確定施肥品種和施肥量后,要根據(jù)土壤條件生產條件等科學施用。根據(jù)施肥時間和位置可分為底肥、種肥、根際追肥和葉面追肥。
6.病蟲害防治
大豆銹病多發(fā)于高溫高濕的條件下,發(fā)病后用三唑酮675g/hm2對水1125 kg噴霧防治。危害大豆的害蟲種類很多,對產置和品質影響很大,要根據(jù)蟲害發(fā)生的情況及時噴藥防治。大豆食心蟲盛期用敵敵畏熏殺是防止食心蟲的有效措施。花莢期防治豆英螟、造橋蟲、豆天蛾幼蟲,在3齡前用4.5%氯氰菊酯375mL/hm2加辛硫磷600 mL/hm2,對水450 k進行噴霧。紅蜘蛛、蚜蟲用1.8%阿維菌素225mL/hm2加10%吡蟲啉300 g/hm2對水450kg均勻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