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評價應以課程改革新理念為指導,主張積極的課堂教學評語,因為它是學生及時了解自我、強化正確、改正錯誤、找出差距,促進其努力健康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它還是溝通思想情感,推進積極思維,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有效方法之一。積極的評價語,會如春風化雨般滋潤孩子的心田,促進孩子積極學習,但是消極的課堂教學評語則會干擾課堂教學的進行,影響學生的注意力,對學生積極地思維起副作用。
一、積極鼓勵,忌諷刺挖苦
評語是一門藝術,對學生的評語要精心設計,使其豐富多彩。有時不一定正好“對準學生,不妨換一個角度,效果還可能更好。”在教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買文具”時,筆者組織孩子探尋“80÷20=”的算法時,很多是采用列豎式的方法。其中,有位學困生一下子就列出了四種:
(1)80-20-20-20-20=0 (2)20+20+20+20=80
(3)20×4=8080÷20=4 (4)8÷2=480÷20=4
筆者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夸道:“多么好的想法,今天你真的給了我們大大的驚喜,老師好喜歡你!”說完,筆者還擁抱了那個學生。語言雖短卻包含了教師對學生的一片愛心,無聲的擁抱對學生卻是一種無形的安慰與激勵。因而,想讓學生在課堂中一直保持情緒高昂的態(tài)度,積極的評價是必不可少的,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才能更好地優(yōu)化課堂教學,教學過程才能有亮點。切記對學困生冷眼看待、諷刺挖苦。
二、客觀公正,忌袒護偏見
教師對學生的評語,常會被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所左右,教師一定要克服兩種偏見:對學困生的評價過于嚴格,而對自己喜歡的學生評價過高。所以對優(yōu)生的評價應盡可能客觀,使他們向更高的目標努力,同時要不失時機地提醒他們防止驕傲情緒的滋長。而對學困生也可采用肯定的評語,表揚他們的進步。如: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一道習題“如果在一則報道中,有一個數據為‘約6萬’,實際數據可能是哪些多少呢?畫出它的范圍”。
生1:老師,我覺得是從54000到64000。
生2:老師,54000是接近5萬,我覺得是從55000到64000。
這時,教室里開始有掌聲響起。突然,一道聲音傳來,“老師,我覺得他們都錯了,我的才是對的。應該是從55000到64999。
他的話引來了全班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學生說:“后面有9,都滿5了,是65000,都接近7萬了?!边@位學生繼續(xù)辯駁道:“可是64999還沒到65000,它只是近似65000,所以64999應該估成6萬?!蔽疫m時地表揚道:“××同學不說而已,一說就是一鳴驚人,很有自己的想法?!迸囊痪浼皶r肯定了這位學生的想法,同時也教育了其他學生面對不同想法時,要不驕不躁虛心接受,而不是用嘲笑的態(tài)度。
三、及時準確,忌陳詞濫調
要針對學生學習活動和結果的具體情況,做出適當的、準確的,富有啟發(fā)性的評語,并在評語中給予具體、巧妙的暗示或點撥。比如,在教學“減法巧算”時,出示算式:234-36-64。師:“你從中有什么特別的發(fā)現?”學生回答:“我覺得36和64兩個減數相加正好等于100,再從234里去減,這樣比從左往右的方法計算更方便”。師:“你有這樣的感覺真好,當我們在拿到一個式子或問題時,應該對數或數學方面的內容產生感覺,有了感覺,我們再去分析、思考,就容易找到解決的方法?!蔽覀兊恼n堂教學中需要的就是這種實事求是、及時準確的評價,遠離那些華而不實或陳詞濫調的評價,這對我們的教學毫無用處。
四、融入情感,忌有口無心
情感是意向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對教學過程有著強化或弱化的作用。所以,評語盡可能帶有感情色彩。教學過程中,筆者常使用這樣一些語言“你聽得很仔細,耳朵又靈,這么細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得到?!薄安粌H自己認真學習,還能提醒同桌,真是了不起?!薄澳愕陌l(fā)言給我很大的啟發(fā),真謝謝你!”等等。陶行知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由此可知,無論什么樣的評價都必須是動情的,忌有口無心。
五、語言簡明,忌長篇大論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睆哪撤N意義上說,課堂教學藝術首先是教學語言技術。教師對學生評價的語言,對課堂氣氛的渲染起著很大的作用。貼切而誠懇的評價語言,能激起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大大提高課堂的效率,而有時教師過于冗長的課堂導入語會讓學生覺得索然無味,過于豐富的過渡語和小結語會讓學生迷失了自我,過于夸張的對學生的評價語言會讓學生覺得言過其實。巧妙簡約的評價,只會讓整堂課異彩紛呈,學生一直處于亢奮的學習狀態(tài),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一句話這樣說:“教師充滿魅力的課堂評價語言,雖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學生;雖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學生?!敝v究評價策略,積極、客觀、及時、簡約而富有情感的點評,定能春風化雨滋潤孩子的心田,為課堂提供必要的養(yǎng)分,讓教學綻放生命之花。
參考文獻:
李鮮麗.淺談如何優(yōu)化小學教學課堂教學[A].2016年3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