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這是一篇基于場景和女主人公言語、幻覺和行為而衍生出成因的一篇論文。誠然,它是一個悲劇,但是誰該為此負責呢?不能將這出悲劇簡單歸咎于某一項因素,它是由許多因素共同導致。
關鍵詞:悲??;社會發(fā)展;社會轉(zhuǎn)型
一、文本簡介
在《一則新聞》(A Piece of News)中, 夫妻之間的冷戰(zhàn)、口水戰(zhàn)演變成了更加微妙的心理戰(zhàn)。他們相互心存芥蒂而又不愿主動向?qū)Ψ酵侣缎穆?,發(fā)生在兩人間的小誤會一石激起千層浪。當空虛無聊的魯比太太在報上看到那則新聞的主人公與她剛好同名,便引發(fā)了她的幻想:想象丈夫打傷了她。一開始她只是覺得十分費解,認為該報道胡言亂語,但靜靜回想起來,她又不免心懷猜忌。原來她的丈夫克萊德酗酒成性,回來后就對她大叫,偶爾聽到一些風言風語便大發(fā)雷霆,扇她耳光,還揚言要“用槍打掉她的魂”。兩人之間的溝通與理解早已消逝,夫妻間那份本已氣若游絲的愛則更是蕩然無存。因此,我們不難推測在魯比太太心中早就埋有恐懼的種子。韋爾蒂通過觀察普通人,洞悉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通過刻畫他們的行為與內(nèi)心活動傳達自己對南方社會的看法,通過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提示人的自我欺騙。這也正是本文想要通過分析揭示的東西。
二、造成她悲劇的外部原因
1.社會變化注定了她的悲劇
20世紀工業(yè)的發(fā)展在帶動社會迅猛發(fā)展的同時,對人性、生活環(huán)境也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面對這樣的劇變,有些人在追求金錢的過程中迷失了自我,他們找不到也創(chuàng)造不出一種新的信仰以適應新的生活。處于轉(zhuǎn)型期的人,不斷地接受、改變,甚至沒有時間停下來想一想,他們已經(jīng)不再是自己命運的主人,而是將其順手交給了大機器和金錢?,F(xiàn)實是,人們在這樣一個工業(yè)化的環(huán)境中只感受到了絕望和沮喪。
2.丈夫的行為加劇了她悲劇的形成
丈夫的冷漠。我們可以從他的措詞中初見端倪。比如,她丈夫回來之后問她“Where you been,any way?”從這一句臺詞中我們首先可以看出,她丈夫?qū)λ膽B(tài)度非常惡劣?!癮ny way”一詞就可以體現(xiàn)夫妻之間的一種階層關系,他們處于不平等的狀態(tài)。正如,兒子不可能斥責父親一般,明顯地,克萊德在家里的地位是遠高于魯比的。
除了丈夫的冷漠外,兩人之間的人性隔閡對這一對感情微弱的夫妻來說也是致命傷。從丈夫的行為和氛圍這兩方面來考慮:首先,我們來看克萊德回家后的第一個舉動。“He poked at Ruby with the but tof his gun,as if she were as leep.”丈夫回來之后看見妻子躺在地板上似乎是睡著了,他不是扶起妻子關愛地問道:“你是不是病了?”或者“睡在這里會著涼的……”而是直接拿起槍托搗了搗她的妻子以確認她是否睡著了。這一舉動充分再現(xiàn)了他們夫妻之間不正常的溝通方式。丈夫連話也不愿跟妻子多說一句,甚至連彎個腰就能做到的關愛,也不愿意施舍。
三、造成她悲劇的內(nèi)部原因
韋爾蒂的小說大都是在社會轉(zhuǎn)變的歷史背景下,描寫南方社會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那些人的小事情。這些人會帶上一些與當時背景相關的性格色彩,比如,新的信仰以及對舊觀念的沖擊,使人們在一定時期內(nèi)缺乏信仰。
1.從場景分析魯比太太的空虛感
場景描述最能徹底反映一個人的精神、心理狀況。我們拿小屋“cabin”為例說明。小屋給人的感覺是:狹小、黑暗、封閉。這些特征都是魯比太太做為一個畸零人的性格特征。她可以成天待在一個這么狹小的空間里不與外界交流,也可以在這樣的一個小空間里不停地幻想,把自己陷入一種虛構(gòu)的“安全感”中,以此從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中逃離出來,這實質(zhì)上是她內(nèi)心軟弱不敢反抗的一種表現(xiàn)。
2.從幻想內(nèi)容分析魯比太太的絕望
如同場景分析一樣,人的心理特征也最容易從思想中表露出來。魯比太太幻想自己被殺、被埋的同時,她也幻想著她的丈夫在她死后給她買上一條新裙子,把她深情地埋葬后,自己還特別痛苦、特別惋惜;還有魯比太太覺得丈夫很英俊,自己很年輕漂亮,甚至還幻想自己離家出走能喚起丈夫的嫉妒心。也就是說人是在現(xiàn)實中得不到的情況下才會幻想與事實相悖的、跟自己愿望相符的這類事物。那么這地方的用意無非是為了強調(diào)魯比太太是想為自己的畸形人生開脫,使她扭曲的想法及人生合理化。
3.從行為舉止看她的迷失
對報紙莫名的關注就是她迷失自我的一種表現(xiàn)。在那樣一個社會里,人們的思想經(jīng)受了巨大的震蕩,一時之間還恢復不了,所以顯現(xiàn)出來的便是一種自我迷失、自我彷徨的狀態(tài)。即便是什么意義也沒有的一張過期報紙也能如一個嶄新的觀念般使人振奮,糾人心緒,這無疑也是對社會大發(fā)展的一個極大諷刺。
從上面的分析中不難看出,社會大發(fā)展對人的思想造成了極大沖擊,乃至人們隨即而來產(chǎn)生了一系列變異的想法。而我們?nèi)祟惷鎸@樣巨大的沖擊時,表現(xiàn)的正如魯比太太和克萊德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樣。兩人歸結(jié)起來就算是逃避現(xiàn)實,這也是導致魯比太太悲劇的真正原因所在。不是她自己或者是別人造成的,是在社會壓力下自己的一種放任所導致的。
參考文獻:
[1]李麗妍.綠色帷幕及其他的人物解讀[D].東北師范大學,2007.
[2]張靜.童話表象下的唯美實驗[D].華中師范大學,2007.
[3]毛力.韋爾蒂小說中“畸零人”心理的表現(xiàn)技巧[D].黑龍江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