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青年農(nóng)民工,“全國杰出進城務工青年”
李學生是新時期農(nóng)民工的好代表。農(nóng)民工既是農(nóng)民的一部分,也應是新時期工人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農(nóng)民工既是經(jīng)濟建設的重要力量,也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李學生的事跡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農(nóng)民的傳統(tǒng)美德,體現(xiàn)了廣大農(nóng)民工的精神品質(zhì)。
———2005年3月23日習近平對李學生事跡作出批示
“為了救第二個孩子,他奮不顧身地又沖了上去”
李學生(1969- 2005),生前為浙江溫州市鹿城金有利皮鞋廠保安。
2005年2月20日下午5時左右,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和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正在隧道口鐵軌上玩耍,隨著一聲刺耳的汽笛尖鳴,一列火車從杭州往溫州方向呼嘯而來。鐵軌上的兩個小孩可能是給嚇懵了,不知該往哪兒跑。
危急時刻,路過此處的河南務工青年李學生飛身躍上鐵軌,用右手抓住男孩,一把將他甩出鐵軌,正當他試圖返身去抓小女孩時,已經(jīng)處于急剎狀態(tài)的火車依然尖叫著沖過來,將他與小女孩撞飛。
小男孩得救了,小女孩和舍己救人的李學生不幸遇難。這一幕,前后不過幾秒鐘,目睹壯舉的路人被震驚了。
徐海龍是事發(fā)后第一個趕到現(xiàn)場的媒體記者,他介紹說:“他第一次救完那個小男孩之后,本來完全有機會逃離危險,但他為了救第二個孩子,奮不顧身地又沖了上去?!?/p>
“一個人離去的背影讓一座城市淚流滿面”
10多年過去了,在溫州,無論是的士司機,還是普通市民,都記得李學生———人們對這位來自河南的農(nóng)民工充滿了敬意。一位姓趙的出租車司機感慨地說:“他是平民英雄,永遠值得我們溫州人敬佩和紀念!”
李學生舍己救人的事跡經(jīng)媒體報道后,迅速向全國傳播。他的英雄事跡感動了億萬中國人。他榮獲2005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溫州人民為李學生舉行追悼會,人們用淚水和感動為這位外來務工者送行。2005年3月19日,在李學生犧牲近一個月后,民政部向李學生家屬頒發(fā)《革命烈士證明書》,中共河南省委追認李學生為中共黨員。李學生的骨灰由家人護送回老家,安葬在商丘市烈士陵園。
“一個人離去的背影讓一座城市淚流滿面?!碑?shù)孛襟w用這樣的標題來表達哀思與敬意。當年4月,團中央追授李學生為“全國杰出進城務工青年”榮譽稱號,中華全國總工會追授李學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當年11月,李學生被中宣部、中央綜治委和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授予“全國見義勇為先進分子”。
著名作家葉文玲飽含激情,為這位“浙江驕傲———2005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撰寫了頒獎詞:瞬間的生死選擇,天地驚鬼神泣!你騰躍的身姿,似彩虹華美;你舍身的義舉,噴薄云天!
“他是個好人,英雄不可能在瞬間塑造而成”
曾對李學生生前事跡作過深入采訪的徐海龍說,英雄不可能在瞬間塑造而成,他從一個個來自李學生老家及和他共過事的人那里,了解這位普通農(nóng)民一步步成為時代英雄的軌跡。
在鞋廠打工8年,李學生先后干過制鞋工人、保安,廠里的同事不管是誰提起他都是一句話:“的確是個好人!”
在老家商丘鄉(xiāng)下,在務工地溫州,李學生不止一次奮不顧身沖進火海,救人,搶救財物。他還帶頭為遭遇困境的同事捐款,犧牲休息時間悉心照顧生病的工友……他身上體現(xiàn)出的高貴品質(zhì)和敢于自我犧牲的精神,成為他在危急關(guān)頭奮身一躍,完成救人壯舉的信念基石。
“如果沒有那舍身救人、驚險而悲壯的一幕,也許他將永遠是一個勤勤懇懇的熱心的民工,一個受老板信任、老鄉(xiāng)敬重、與工友友善的好人,平凡而幸福地生活著?!毙旌}埜锌?/p>
李學生犧牲時,在鄉(xiāng)下由父親李洪深照料的女兒李敏才10歲,妻子在女兒還未滿周歲時就過世了。李學生生前每個月都向家里寄生活費,如今家中經(jīng)濟來源斷了,祖孫倆的生活陷入困境。溫州市委、市政府將祖孫倆接到溫州,在鹿城區(qū)松臺街水心社區(qū)給他們提供了一套廉租房,小李敏免費到鄰近的水心二小就讀。
習近平抱著小李敏的合影成為老人的珍藏
在溫州市水心社區(qū)一套30余平方米的廉租房內(nèi),74歲的李洪深老人和孫女李敏已在這里住了11個年頭,每個月只交57元房租。在這位純樸的老父親眼中,年少就失去母愛的李學生從小就很懂事,樂于助人,知道“疼”人?!巴獬龃蚬ぃ略露纪依锛腻X,還常給我買吃穿用品,托人捎回來?!崩先搜哉Z不多,提起兒子生前對自己的好,禁不住老淚縱橫。
李學生犧牲后,短短數(shù)日,溫州全城為爺孫倆捐款數(shù)十萬元,除去為李學生料理后事費用,鹿城區(qū)慈善總會將剩下的20余萬元開設專戶進行管理,每月從中支出1700元供祖孫倆日常生活開支。社區(qū)為他們申請了低保,李敏還被納入特困孤兒健康成長跟蹤救助計劃,每月能另外獲得部分生活費和學雜費。
李洪深的箱底珍藏著一張?zhí)厥獾暮嫌罢掌?。照片正中,當時擔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面帶微笑抱著一個小女孩,和參加“浙江省見義勇為基金會成立1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屆浙江省見義勇為先進分子表彰會”的代表合影。李洪深指著照片上的小女孩說:“這是我孫女李敏。”
2005年11月,李洪深和李敏代表李學生參加了這次表彰會。合影時,李敏被安排在第二排中間位置,大家準備好正要拍的時候,習近平回頭看到了小李敏,親切地問她怎么在這兒。李敏說了爸爸的名字,習近平拉過李敏的手,將她抱起來。習近平鼓勵小李敏要堅強,囑咐她要好好學習、自立自強。
在許多熱心人和志愿者的關(guān)懷、照顧下,在溫州念完小學、中學的李敏,現(xiàn)在已是義烏工商學院英語專業(yè)大三學生。她表示:希望畢業(yè)后能回溫州找工作。她說,溫州是爸爸的第二故鄉(xiāng),也是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她要像爸爸那樣做個好人,回報社會。
“葉落歸根,等李敏成人自立后,我也該回河南了?!崩詈樯顡崦鴥鹤由罢掌兄顚W生的小名:學生啊,咱家的小李敏如今出息了,你要是能親眼看見孩子長大該多好啊!
“打工到溫州要找李學生,包吃包住包找工”
商丘市南端與亳州相鄰,有一個偏僻的鄉(xiāng)鎮(zhèn)包公廟,街口立有一尊包公石像。距此東北角約二公里有個叫中華樓村的村莊,這里就是李學生的家鄉(xiāng)。
“他是個好人,蠻‘顧人’,村里好多人都得到過他的幫助?!?4歲的宋云秀說,聽到他為救人被火車撞死的噩耗,全村人都哭了。
81歲的張前秀與李家是鄰居,從小看著李學生長大,老人說:“學生從小就有副熱心腸,看到誰家有困難,他都會伸出援手?!?/p>
李學生家有兄弟倆,李學生小學沒讀完,母親就因病去世。他從此輟學在家,幫父親干農(nóng)活,拉扯年幼的弟弟。李學生很小就懂事,洗衣服、做飯、劈柴等這些家務活都是他一人做。
妻子去世后,他只身一人外出打工,在北京干了一年后,又應聘到溫州這家皮鞋廠打工。
村民閆敬云說,當年在包公廟鄉(xiāng),流傳著一句話:“打工到溫州,要找李學生,包吃包住包找工?!敝腥A樓村是一個貧窮的中原村莊,村里幾乎一半人外出務工。李學生是村里第一個外出打工的。他站穩(wěn)腳跟后,陸陸續(xù)續(xù)帶出去40多個村民到溫州打工。
曾在中華樓村擔任了22年黨支部書記的63歲李學仙回憶,“李學生是村里外出務工者中與我談入黨的第一人,他犧牲后,我向黨組織提出建議,追認李學生為中共黨員。”
在李學仙眼中,李學生本分、忠厚,做事踏實,愿意幫人。他還清楚地記得,2002年的一天晚上,探親回家的李學生找到他,向他提出入黨要求。李學生向李學仙坦露心聲:一直都有向黨組織靠攏的愿望,入黨是他少年時代的一個夢想。但不知怎么寫申請,也擔心自己不夠入黨條件,一直沒敢向黨組織提出?,F(xiàn)在越是在外地打工,生活越好過了,就越想要圓這個夢想。李學生對李學仙說:只有靠近黨組織,才能更好地服務群眾。
李學仙被李學生的執(zhí)著打動了,給李學生找了一本《黨章》,讓他學習。李學生當時就認真翻看起來?!爱敃r,我還鼓勵他,只要努力,這個夢一定能實現(xiàn),并向他表示,愿意做他的入黨介紹人?!?/p>
(摘自《長江日報》,蔣太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