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少兒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一枚,別看我跟小盆友在一起時活蹦亂跳仍是個萌蜀黍,其實我在這個行當已經摸爬滾打有十一個年頭了。
常有家長問我,以為看電視是好事,小朋友愛看還能長知識,也能坐得住了,為啥不給看呢?
雖然是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但我也不能昧著良心鼓勵大家給小朋友整天“喂電視”。電視看多了還是不好的。
我長期和電視打交道,對它門兒清。它色彩鮮艷聲音刺激,熱熱鬧鬧,特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但是,這并不代表它就有利于大腦發(fā)育。就像大人,本來在安靜地干自己的事情,聽見外面熱熱鬧鬧,也會站起來趴窗戶上看看??礋狒[是孩子的本性,但看熱鬧不是學習,它在某種程度上麻木了我們的神經,魯迅先生對此是深有體會:熱鬧看多了,等到沒有熱鬧時,就會無聊,就坐不住了,問題是,世上哪有那么多熱鬧看呢?到了小學,埋怨老師不能把課講得像演電視,那孩子學不進去成績跟不上算誰的呢?
電視最大的本事就是勾魂,孩子一沾上就拔不下來。想想咱大人追劇的心就秒懂了。高潮處,咔嚓,下集再見。接下來,女豬腳到底咋樣了呢?也難怪小朋友會一集接一集地關不上電視,狗皮膏藥一樣粘電視上了。哪還管眼睛累不累、身體是不是已經胖得像土豆。
我家有兒名叫馮馮,今年四歲。我常做的事情是和電視搶孩子。他喜歡看一些打槍的節(jié)目,看得入迷時,我不會氣勢洶洶地沖上去把電視給關掉,那樣必然激起他的反感,反而會視電視為生命。我一般都是悄么聲地拿出他最愛的樂高玩具,自己在一旁投入地玩。
馮馮看我玩得歡,必禁不住誘惑跑過來要求一起玩。在玩樂高方面我算是矬子里的將軍,略勝馮馮一籌。我組裝的東西為什么不容易倒?哦,原來底座是三角形;為什么我的還能跑?哦,原來有輪子……馮馮細細琢磨,在我的基礎上再繼續(xù)加料。
抽空,我倆就往外竄。有時就是追著跑跑,也蠻好的。孩子一旦動起來,就更愛動。只要創(chuàng)造機會多戶外轉轉,新鮮的空氣會喚起生命的活力,一旦習慣了,你讓他悶在家,他都不樂意。
此外,書是跟電視搶孩子的利器。睡前繪本故事,是我家的常規(guī)科目。一開始,是我和孩他娘輪番上陣,后來慢慢發(fā)展成繪本互動表演:我當鱷魚,她當牙醫(yī);我當黑兔,她當白兔……我倆裝瘋賣傻目的只有一個:讓馮馮知道書很好玩,能愛上讀書。久了,馮馮不滿足于觀看,也要在里面演個角兒。睡前故事變成了晚間劇場,真人秀比看電視好玩多了!
其實,說來說去,讓孩子不迷電視的最大動力是:與真實的人互動。電視再迷人,也只是拍好了放映而已。而與真實的人互動,你一個眼神,我立馬有一個眼神回應;我一個咯咯笑,那邊也會有個壞笑等著。為啥人嗑瓜子會上癮?因為有即時反饋!當人與人互動時,你會感覺到你跟面前的這個人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你們對對方來說都是唯一的,是有意義的。孩子比大人懂這種意義。
當然,不是說看電視就一切都不好。比如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動畫(我很愛國,可人家做得確實好),像繪本一樣美,節(jié)奏緩慢,探討的主題也很深。要是給孩子看動畫,先拿些好劇來啟蒙吧。
當然,我自己的節(jié)目《奶油森林》與《大臉樂翻天》也會有關于呵護孩子成長的版塊,大家有時間可以多多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