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帳是什么
和孩子一起做手帳,是個不錯的主意。手帳,這個詞是從日語過來的,就是“筆記”的意思。
在日本,男女老少幾乎人手一本手帳,帶在身邊,拿在手中,屬于生活必需品。日本人運用手帳來管理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已做的,正在做的,打算做的,心里想的,怕忘的……涵蓋人生規(guī)劃的方方面面,仿佛人生的履歷,生活的見證。
由于每個人的身份、追求不同,手帳在功能設(shè)計上又劃分出不同的類型,比如學(xué)生專用手帳會貼切地包含課表、課程進度表、獎懲標示等;同時亦有無限多的專題,比如博物館參觀手帳、旅游手帳等。相應(yīng)地,為了裝飾手帳,又有豐富的周邊產(chǎn)品來實現(xiàn)美化目的,比如,各種筆(彩色鉛筆、水彩筆或其他水性筆)、紙膠帶、印章、記事貼、貼紙、花邊帶、剪刀、打孔器、照片打印機等。
這種將人生進行細致管理的直觀方式,有效地指導(dǎo)和完善了人生的每個步驟,提升了生活品質(zhì)。日本是手帳大國,一年要銷售一億冊手帳。而在網(wǎng)絡(luò)生活日漸普遍化的今天,手帳的手工性、可感性也愈漸成為網(wǎng)絡(luò)的某種補充或者說矯正,這似乎也可以解釋手帳在國內(nèi)持續(xù)升溫的原因吧。
在這個氛圍的影響下,我和女兒念兮也做起了手帳。
媽媽和手帳
念兮上過兩年幼兒園,中班和大班,她們班的老師在網(wǎng)上建立了班級“朋友圈”,老師們常常發(fā)布孩子們在學(xué)校的動態(tài),我則隨時記錄念兮的生活,一共寫了近三百篇的東西。孩子上小學(xué)后大家都不到“班級圈”了,于是,我把那些字啊圖啊都導(dǎo)出來,做成念兮的幼兒教育手帳。
通過抄寫、整理,我發(fā)現(xiàn)有些內(nèi)容如果當(dāng)時不記錄,過后一點都想不起來了。我選了一個紅色的活頁夾,用活頁的方式,一頁一頁記,一筆一劃寫,還在某些角落畫上一些小小的畫兒。過去的時間一點點地重新出現(xiàn),手帳帶來了以往的自己和念兮。
女兒和手帳
手帳就是念兮的印象生活,她把日常發(fā)生的重要的、好玩的事情都通過手帳畫出來啦。
記下重要的事
以前,我們都是穿過一片工地去上學(xué),那里面有廢墟、荒草、推土機,來往車輛的揚塵,還有三三兩兩的家長孩子們互相打著招呼。某天早上,再往那里去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入口處砌了一面灰色的水泥墻,無法通過了。念兮很有感觸,下午放學(xué)回家就畫了兩幅手帳,記下了這個頂要緊的事。第一幅,入口處可見一條延展到遠處去的路,一棟樓,以及程式化的太陽和云朵;第二幅,入口處被封起來了,她畫了馬尾女孩代表自己,從旁邊經(jīng)過,并用拼音與文字說明情況,寫下時間。
記下有趣的事
有段時間,在念兮的班上,出現(xiàn)了一種可愛的“濕巾文化”。為了安全、秩序等各種因素,孩子們?nèi)W(xué)校,除了相關(guān)必需品,其他物品是不允許帶的。紙巾卻很特殊,尤其是濕紙巾,可以隨便帶。
一開始,我給念兮洗衣服時,會從她的口袋里掏出三五張濕紙巾,不是我給買的那幾種,用扎頭發(fā)的橡皮筋綁著。她說有的是和其他同學(xué)交換的,然后跟我講述,她如何通過誰又通過誰,換到了最好看的濕巾,她還要把最好看的濕巾送給她最喜歡的朋友。接下來的一些日子,我去超市就專為幫念兮尋找符合她審美趣味的濕巾。她拿起那些令她心儀的濕巾時,很快樂。
她的手帳本里把這些事記錄了下來,畫了近期最喜歡的四張,還蓋上了琉璃廠買的兔子印章,用了仿古色印泥。
記下自己編的故事
念兮對自己所擁有的各種物件都很珍惜,筆袋、書包、水杯,也常常用欣賞的眼光畫它們,想象它們的世界。某個周末放學(xué)時,她把水壺落學(xué)校了,有些懊惱;隨即想著,教室里空蕩蕩的,水壺會做什么呢?就畫了一張簡單的手帳,人也變高興了。
其實,這就是孩子的日記啦
念兮像寫日記一樣畫手帳,同時利用各種素材來充實手帳內(nèi)容,有些是事件的見證,電影票、親子運動會貼紙等;有些是裝飾性材料,紙膠帶、貼紙、廣告圖片等。
有時,念兮會拿IKEA(宜家家居)的宣傳單上的圖作為繪畫素材,鑲嵌在自己的構(gòu)思里面:羅列的保鮮盒是貨車的貨物;牛排擺上餐桌;彩筆是老師獎勵給學(xué)生的。造型能力雖有限,但真的很有趣。
隨著認識越來越多的字,越來越會畫畫,念兮也開始了連環(huán)畫創(chuàng)作。某天,我們一家三口去圖書城,來去都是通過Uber叫車的,念兮覺得很有意思,畫了兩張手帳,五個情節(jié)圖文,起名叫《去圖書城的故事》。我看了看,哎呀,念兮,里面怎么沒有我啊?念兮道:因為是爸爸叫車啊。呃,沒叫車連靠邊站的資格都沒有了。
念兮注意到貓咪睡著時嘴角上的弧度,就想象著它肯定做夢抓到老鼠了,才笑得這么美。念兮喜悅地看世界,開心地畫手帳,記下來的都很美好。我愿意和她一起看,一起畫,一起寫;讓手帳們互相問候:念兮,你好。媽媽,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