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中國要建造航空母艦”,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刊發(fā)文章稱,中國是地球上唯一一個同時研制兩款“航母殺手”武器的國家,與此同時,中國也是少數幾個想要建造更多航母的國家之一。文章稱,如果你了解歷史以及中國需要航母原因的話,就會發(fā)現這兩者并不矛盾。文章稱,事實上,中國的航母計劃有大量有趣的信息值得討論,中國建造航母有若干原因,看起來最大的驅動力似乎是民族主義。顯而易見,中國的航母計劃有著很強的公眾支持,當中國第一艘航母服役時,整個國家都洋溢著巨大的自豪感。
美媒認為,除了民族自豪,歷史也起到了相當作用。美國海軍憑借著眾多航母具備了壓倒性的優(yōu)勢,而中國海軍則因缺少航母而“持續(xù)疲軟”。對中國人來說,美國航母的優(yōu)勢代表了新式的“炮艦外交”,雖然中國的軍力大大增強,但與美國相比依然相距甚遠,在美國強大的海軍力量面前無能為力。
文章稱,中國有一個不斷發(fā)展的總體海上戰(zhàn)略,根據已故的中國海軍上將劉華清在上世紀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計劃,中國正在追求一個宏大的戰(zhàn)略愿景,計劃將其海權逐步擴展深入至太平洋。在第一階段即2000年之前,中國海軍要把活動范圍從“近海”(南海、東海、黃海)擴展到所謂的第一島鏈(千島群島、日本、釣魚島、臺灣島、菲律賓、婆羅洲、納土納群島);在第二階段,中國計劃在2020年之前將海軍活動范圍覆蓋到所謂的第二島鏈(小笠原群島、馬利亞納群島和加羅林群島);在第三階段,到2050年之時,中國將成為全球性的海權力量,其海軍將與美國海軍分庭抗禮。到了21世紀,中國認為遭受了美國越來越大的威脅,特別是在9·11恐怖襲擊之后,中國認為美國正在構筑反華包圍圈,因此其海洋戰(zhàn)略也獲得了更大的驅動力,從中國的角度來看,美國在中國近海特別是南海變得越來越武斷。
文章認為,一個不斷發(fā)展的總體戰(zhàn)略正推動中國航母計劃堅定向前。對歷史的分析表明,雖然民族主義和中國海軍領導人的推動對于中國航母計劃非常重要,但是是否建造航母最終還是由中國的戰(zhàn)略邏輯和現實需要所決定。事實上,中國航母計劃之前的長期醞釀和反復失敗都是由于缺乏戰(zhàn)略需求造成的,直到21世紀,隨著解放軍開始設想在臺海地區(qū)的行動,對于航空母艦的需求以及戰(zhàn)略必要性才真正出現。無論如何,了解中國為何需要航母具有重大現實意義,這對亞洲各國和美國來說都非常重要。
自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服役之后,外界對于中國航母的猜測就未平息過,中國為何要建造航母?首先,建造航母首先是因為維護國家利益的需要,從鴉片戰(zhàn)爭到甲午海戰(zhàn),直到抗日戰(zhàn)爭,中國人的航母情節(jié)來源于海權羸弱造成的屈辱歷史,作為一個擁有18000公里漫長海岸線、300多萬平方公里海洋權益的崛起大國,中國的海洋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建立一支擁有若干航母的強大海軍,是捍衛(wèi)國家利益的必然選擇,同時也是維護世界和平、履行國際義務的必然要求。雖然中國對于發(fā)展航空母艦有著現實需求,但必須清醒的是,相比美國10多艘航母的龐大規(guī)模來說,中國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都無法匹敵,外界對于中國航母“持之以恒”的炒作不過是“中國威脅論”的陳詞老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