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是常用的字,并無特別之處,然而高手能使之妙筆生花。詩里的“煙”猶如萬花筒,妙趣橫生,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力。如煙柳、煙花、煙云、煙霧;紫煙、翠煙、輕煙、孤煙;朝煙、晚煙、宵煙;煙深翠、未含煙、墟里煙、浮春煙、搖春煙等等。尤以“浮”“搖”,如輕拂,也似撫摸,更具春的氣息。
古人常以“煙”來象征情與景的層次,或以“煙”作為分析景物的方法,達(dá)到情、景相融的效果?!盁煛痹谠娭胁恢皇菍懢?、擬情、狀物的材料搭配,還是襯映、烘托的修辭手法,好像給人穿上了華麗服裝一樣。
唐代詩人可謂“煙”的高手。杜牧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以互文的修辭方法,勾勒出一幅朦朧、淡雅、清冷的畫景,將“煙、月、水、沙”景物融為一體。連用兩個“籠”字,貼切、傳神,恰到好處地創(chuàng)意出清幽、靜謐、空冷、愁寂的情懷。
韓愈在《初春小雨》里用的“煙”,是反襯手法。以“絕勝煙柳滿皇都”,來襯映早春初綠的勝景。這里已不是聯(lián)想、推及、假定或是猜測,而是一種肯定,一種認(rèn)定?!敖^”是一定的,“勝”是超出的,喻示初綠的早春,絕勝“楊柳堆煙”的暮春。
王維 《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煙直”更為經(jīng)典。以孤煙描繪大漠壯麗雄闊的奇景。在詩人筆下,大漠草木不生,無邊無際。遠(yuǎn)天盡頭一縷烽煙,詩人以睿智的丹青之筆,在碧天黃地之間,涂抹出一幅直上云霄的孤煙。一個“孤”,復(fù)添個“直”,不只是點綴,更多是渲染。這一點睛、神來之筆,具有撼不動、替不了的堅實,使極度荒涼的大漠景象活了、神了、絕了。煙的“孤”與“直”,如同具有表情、神態(tài)的高級機(jī)器人一樣神奇,進(jìn)入美妙絕倫、無以復(fù)加的境界,成為千古絕響。
古人有“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梢韵胍姟盁煛?,絕非信手拈來,而是反復(fù)推敲所致。“煙”在填實情節(jié)、深化細(xì)節(jié)、充滿韻味的同時,也豐富了詩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