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歌曲內(nèi)容的角度,將鄭智化的歌曲分為傷感類、政治類、勵志類三類。在旋律方面,對其口語化旋律進行解析。在歌曲的結(jié)構(gòu)方面,鄭智化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并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關(guān)鍵詞]鄭智化;歌手;流行歌曲;創(chuàng)作特點
中圖分類號:J61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6)06-0086-03
鄭智化,1961年出生于臺灣,是20世紀90年代具有影響力的華語歌手。1984年,23歲的鄭智化進入廣告公司工作,1989年8月,離開廣告界進入歌壇。1999年1月鄭智化因結(jié)婚正式宣布退出歌壇,但是他還在繼續(xù)從事歌曲創(chuàng)作、繪畫、廣告策劃等相關(guān)的工作,并正式進入IT界。第二個階段2005年5月,44歲的鄭智化正式宣布復出。迄今為止,鄭智化一共出版了14張專輯,分別是《老幺的故事》、《單身逃亡》、《墮落天使》、《年輕時代》、《私房歌》、《星星點燈》、《落淚的戲子》、《煙斗阿兄》、《游戲人間》、《麻將》、《夜未眠》、《最后的夜都市》、《現(xiàn)在進行時》和《飛鳥》等。
一、歌詞內(nèi)容的廣泛性
鄭智化歌曲中所描寫的大多是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和親身經(jīng)歷的一些事情,所以特別真實,也是打動人的原因。他的歌詞內(nèi)容可以分為傷感類、政治類和勵志類三個類別。
1傷感類
鄭智化是一個極善于描寫情感的人,這與他自身的身體狀況相關(guān),生理的殘疾讓他閱盡人情冷暖,因此他對情感有更多的思考和感悟。他筆下對情感的描寫總是帶有濃重的憂傷,而這種憂傷可以感染到人的靈魂深處。
《用我一輩子去忘記》:“突然忘了揮別的手,含著笑的兩行淚。像一個絕望的孩子,獨自站在懸崖邊?!弊髡咴诖讼氡磉_的并不是“喜極而泣”,而正是這一個“笑”字使得悲傷的情感顯得更加深切。離別的無奈,就像一個孩子孤獨地站在懸崖的邊上,這種無助的絕望帶給人的沖擊是巨大的。“曾經(jīng)一雙無怨的眼,風雨后依然沒變,匆匆一生遺忘多少容顏,唯一沒忘你的臉”,指出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無論是在分別之前還是之后,始終無怨無悔,同時也承接上文離別之后的悲傷之情,作者筆下對于愛情的執(zhí)著,使得這份已告一段落的情感顯得更加悲凄,更有感染力?!帮h過青春的夢呀,驚醒在沉睡中,我用一轉(zhuǎn)身離開的你,用我一輩子去忘記”。青春逝去,夢如曇花,但是青春的記憶永遠都不會被遺忘。伊人雖已轉(zhuǎn)身離去,但執(zhí)著的“我”卻難以忘懷,要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忘記。
《麻花辮子》是一段關(guān)于青梅竹馬的愛情在經(jīng)歷風雨之后逝去的記憶。麻花辮是一個諾言,象征這美麗與純潔,然而美夢難圓,曾經(jīng)的美好終是在時間的風雨之中飄散而去?!秵紊硖油觥肥鞘僦蟮耐纯?,因為害怕孤寂,所以只能選擇逃亡。主人公對于愛情的執(zhí)著使他不肯接受真實的世界,寧愿追求虛無的幻影,然而身邊的景象卻又使他備感孤獨,往事一幕幕浮現(xiàn)在自己的眼前,這一切都進一步加深了主人公心中的痛苦?!伴L的街,冷的夜,冷的街,長的夜”,交錯糾纏的時間空間,沒有感覺的感覺?!敖帧迸c“夜”的交錯是時間與空間的轉(zhuǎn)換,也是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的交替。主人公想要逃離痛苦,痛苦卻一步一步加深,最后發(fā)展成為“沒有感覺的感覺”。
2政治類
鄭智化的《大國民》是臺灣解嚴后第一首猛烈抨擊臺當局的歌曲,痛斥當時的臺灣當局“小小的‘島國’,骯臟的臺北,貪官污吏,一手遮天”。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當局的承諾變成了美麗的謊言,百姓們都不相信,當然也不支持?!靶麄鞯目谔栒f大家都有錢,貧富的差距假裝沒看見,這不再是適合好人居住的島,禮義廉恥沒有鈔票重要,這一輩子辛苦連個房子都買不到”?,F(xiàn)實中,百姓們的貧富差距大,富人富的流油,窮人一年到頭來只能勉強獲得溫飽。
《補習街》中,他對臺灣以文憑學歷為教育目的的批判,認為這是“被人操縱的競爭游戲”。在教育制度的壓迫之下,在父母與老師的壓力和期許之下,學生失去了本應擁有的快樂,掙扎在擁擠的補習街。詞中所出現(xiàn)的意象都帶有沒落的色彩,學生的生活枯燥無趣,但是補習關(guān)系著上大學。在以學歷為目的的教育下,能否進入一個好的大學關(guān)系到一個人的未來。“深度的近視,凝視模糊的未來,點燃的香煙,打發(fā)無聊的現(xiàn)在”,詞中的 “你”苦苦的掙扎在課本的重壓之下,對未來的迷茫和對現(xiàn)實的無奈,卻又難以逃脫?!罢l能夠擠進那道窄門,誰在門外癡癡地等,誰在操縱這場競爭的游戲,學歷是不是教育最終的目的”,在最后出現(xiàn)的那道“窄門”,只是人走向成功的一扇門,這扇門關(guān)了,自然還可以走其他的途徑,一樣可以走向成功。
3勵志類
鄭智化創(chuàng)作的歌曲中雖然擁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但是他并沒有因此對社會不滿而墮落。他創(chuàng)作的《水手》、《星星點燈》、《你的生日》中所傳達的向上精神,鼓勵著那些失意的人們,給很多人提供了繼續(xù)前進的動力。
《水手》是鄭智化最為出名的作品,風靡一時,大街小巷隨處都有人哼唱。作品描寫一個為了生活而不得不學會對人虛偽,對自己生活感到空虛,迷失在都市中的人。生活在都市鋼筋水泥所澆筑的高樓大廈之中,逐漸失去了自己最原始的自然本性,把自己的眼光局限在狹窄的空間之中,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的寬廣。勇敢的水手,心懷夢想,即使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之中也無所畏懼。尤其是那句:“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他把悠遠的人生,賦予了大海般的氣勢,而自己勇敢地做了掌握生活航向、昂首向前的水手。他向聽眾真誠表白:“如今的我生活就像在演戲,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帶著偽善的面具,總是拿著微不足道的成就來騙自己,總是莫名其妙感到一陣的空虛?!爆F(xiàn)實中每個人都有過“言不由衷”,都戴過“偽善的面具”,都曾感到過“空虛”。但沒有多少人能在直面人生的同時,勇敢接受人生的艱難、困苦和嚴峻的考驗。
《星星點燈》描寫了一個初出茅廬,心比天高的孩子,在現(xiàn)實迷失自己之后,又重新找回自己的過程。“星星點燈,照亮我的家門,讓迷失的孩子找到來時的路。星星點燈,照亮我的前程,用一點光溫暖孩子的心”。迷失在路途中的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陷入了社會的漩渦,回不到過去,看不見未來,希望有“星星”為他指明一條道路,能夠重新燃起心中的希望?!艾F(xiàn)在的一片天,是骯臟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見。天其實并不高,海其實也不遠,人心其實比天高,比海更遙遠?!边@一段寫的是鄭智化眼中的臺灣社會,人們在追逐名利的過程中已經(jīng)喪失了原本的自我。當碰到挫折無依無助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脆弱?!岸嗄暌院笠粓龃笥牦@醒沉睡的我,突然之間都市的霓虹都不再閃爍,天邊有顆模糊的星光偷偷探出了頭,是你的眼神依舊在遠方為我在等侯”。終于,迷失的孩子在社會的泥潭摸爬滾打了多年之后,重新燃起的對于生活的希望,雖然星光黯淡,卻指引了前進的方向。鄭智化筆下的那個“孩子”,是社會中千千萬萬人的真實寫照,寫給那些迷失在霓虹燈下的人,寫給那些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努力前進的人。
二、旋律的通俗性
1口語化旋律
鄭智化的許多歌曲是詩歌化的,歌曲的旋律與詩歌朗誦的抑揚頓挫比較相似。歌曲的音域跨度不寬,音與音之間起伏不大,唱起來朗朗上口,比較口語化,與人們平常說話的腔調(diào)一樣。演唱速度比較平穩(wěn),音色方面沒有什么特別的要求,演唱的力度隨演唱者的情感變化而變化,比較自由。歌曲《三十三塊》風趣、幽默,是一首典型的用朗誦語氣寫成的歌曲。類似的歌曲還有《大國民》、《面子問題》、《大同世界》、《中產(chǎn)階級》等。在歌曲的某個段落,鄭智化同樣擅長用口語化的旋律,例如《水手》的中段,旋律的音調(diào)也是朗誦語氣(見譜例1)。
譜例1:
2兼容并蓄的旋律
鄭智化的歌曲大部分使用民族音調(diào)創(chuàng)作而成,從而被港臺及大陸聽眾所接受。但他的歌曲旋律并不局限于此,他還使用西方音調(diào)進行創(chuàng)作。歌曲《你的生日》的前奏中使用了《祝你生日快樂》的旋律,渲染了生日慶祝的氣氛。而歌曲《大國民》的旋律,則由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的主、副部音調(diào)改編而成(見譜例2)。
譜例2:
三、結(jié)構(gòu)的創(chuàng)新性
鄭智化的歌曲采用的結(jié)構(gòu)有二段曲式、(再現(xiàn))三段曲式和無再現(xiàn)三段曲式(有的教材稱為三個樂段構(gòu)成的多段曲式)。鄭智化的歌曲中,樂段重復的過程中,受歌詞的影響旋律一般會有些變化。例如,《你的生日》是一首二段式歌曲,第一、二段采用復合的方式進行重復一遍。
鄭智化在結(jié)構(gòu)上的創(chuàng)新,主要體現(xiàn)在《水手》和《星星點燈》這兩首歌曲中。《水手》整體結(jié)構(gòu)為無再現(xiàn)三段曲式,第1至8小節(jié)(前奏不計入小節(jié))為A段,描寫的是作者少年時的回憶。第9至16小節(jié)為B段,表現(xiàn)作者當時的心聲。C段從17小節(jié)到25小節(jié),為歌曲的高潮。整首歌曲的演唱順序為:ABC—ABC—間奏—B’B’’CC。這首歌曲結(jié)構(gòu)的創(chuàng)新在于間奏之后的B’B’’段,此處鄭智化用B段的旋律進行了較大改變,同時使用了新的歌詞,然后旋律變化重復一次。這種歌曲擴展的方式,既豐滿了歌曲的描述內(nèi)容,同時在聽覺上給人以新鮮感。
《星星點燈》的結(jié)構(gòu)與《水手》有些類似,但變化更大?!缎切屈c燈》第1至8小節(jié)(前奏不計入小節(jié))為A段,是內(nèi)容的敘事部分,敘述少年時的期望。第9至16小節(jié)為B段,描述進入社會遇到挫折,迷失方向。第17至25小節(jié)為C段,希望星星指引前進的方向。整首歌曲的演唱順序為:ABC—ABC—間奏—C’(D?)—CC。這首歌曲的創(chuàng)新同樣在于間奏之后的C’段,此處旋律與C段存在聯(lián)系,也可以看成是一個新的樂段。如果看成新的樂段的話,全曲的結(jié)構(gòu)就是ABCDC,是無再現(xiàn)三段式ABC的變體。鄭智化這種歌曲擴展的方式,打破了人們原有的審美習慣,這種創(chuàng)新值得學習。
結(jié)語
鄭智化在絕大多數(shù)人的眼中是一個勵志歌手的形象,他所傳遞的是一種精神,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他唱出了人們的心聲。這歸根于他的自身狀況,作為一個殘疾人能夠像他這樣克服各種生活中的苦難,堅強地站在舞臺之上,是極其少有的。生活的感悟是他創(chuàng)作的源泉,也是在自己經(jīng)歷過痛苦之后,他才深深地懂得擁有夢想方能勇往無前。他給予別人精神上的鼓舞,同時也是對自己的鞭策。作為一個集詞、曲、唱于一身的歌手,鄭智化有很多值得學習和研究的地方。本文只是初步對其創(chuàng)作的歌曲進行解析,要想透徹了解鄭智化,還需從多角度進行分析和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李偉峰.鄭智化午夜的靈魂歌手[J].音樂天地,1999(03).
[2] 韓浩月.鄭智化不能再流行的時代[J].文化月刊,2009(10).
[3] 萬宇.鄭智化:被遺忘了的戲子[J].歌海,2002(05).
[4] 陳可妍.港臺流行歌詞美學探微[J].劍南文學,2010(11).
[5] 鄭智化.墮落天使[M].臺灣:躍升出版社,1990.
(責任編輯:劉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