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朋友們聚在一起,說起各自父母學(xué)會玩微信之后的趣事,一個朋友把手機遞過來給我看她爸爸發(fā)給她的文章。我留意到她給父親改的備注叫“大老板”,忍不住笑了起來,問她怎么起了這個昵稱,她也笑了,說:“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爸在家里就像個老板一樣,說了怎樣就怎樣,就喜歡瞎指揮。以前我總是不喜歡他這樣,現(xiàn)在回家少了,特別懷念,就給他改了‘大老板’這個備注唄?!?/p>
于是我們的話題從生活的煩惱一下子變?yōu)榻o爸爸改的備注上來,每個人似乎都給爸爸改了個特別的備注。有“老頭兒”,有“大情人”,有“大當(dāng)家”,有“父親大人”,還有“奧特曼”……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我爸就是個固執(zhí)的老頭兒”“爸爸是前世的情人嘛”“我一直覺得爸爸是超人啊”,等等。我看了看自己改的“大笨蛋”,不禁想起初中時候的事。
初中是叛逆時期,即使不明著叛逆也會暗地里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那時候爸爸很忙,沒有時間和我談心,于是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寫信。在那個手機都未普及的年代,紙上的文字是我們溝通的橋梁。我們寫信不是用“爸爸”“女兒”這樣稱呼對方的,而是有專門的筆名。我也不知道一向嚴(yán)肅的爸爸為什么會自稱“大笨蛋”,大概是他覺得自己的女兒是小笨蛋?反正我是欣然接受“小笨蛋”這個筆名的,可愛之余還透著爸爸對我的寵溺,因此叛逆產(chǎn)生的距離一下子被兩個筆名拉近了不少。
爸爸很忙,但無論回家多晚都堅持給我寫信,有時候?qū)懙氖枪膭钗业脑挘袝r候是表達自己少時間陪我的愧疚,更多的時候?qū)懙氖亲屛覍W(xué)會感恩、學(xué)會創(chuàng)造快樂的話。早上上學(xué)前收到信的我總是會擁有好心情。
后來手機普及了,聊天軟件也普及了,手寫的溫暖漸漸從生活中褪去,爸爸也學(xué)會給我發(fā)微信了。我自然而然地將他的備注改為“大笨蛋”,享受“大笨蛋”的聊天框傳達過來的溫暖,就像回到了他給我寫信的那段溫暖的時光。
給爸爸起昵稱,對于我們而言不是調(diào)侃,而是為了安放對爸爸的愛意。我們長大了,他們卻在老去,改個昵稱,將歲月的腳步放慢。
(圖/姜小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