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814.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6)10-0043-01
禽蛋中雄激素含量的變異性常用適應假說來解釋,根據(jù)該假說不同的母源卵黃激素沉積可能會改變后代對環(huán)境條件的表現(xiàn)。與該假說一致的是,大量研究表明實驗性提高卵黃睪酮水平會影響后代的眾多性狀。然而,卵黃中睪酮沉積的變異機制依然不明確。為了了解蛋中激素沉積的生理機制,我們分析了對低卵黃睪酮 (LET)和高卵黃睪酮(HET)水平進行雙向選擇的2個日本鵪鶉品系在排卵-產蛋期血漿黃體生成素(LH)、睪酮和雌二醇含量的時間模式。
經過6個世代的選擇,HET母鵪鶉所產蛋的卵黃睪酮含量高出LET母鵪鶉所產蛋的卵黃睪酮水平兩倍多。記錄每羽母鵪鶉一周多中的準確產蛋時間,以此來確定個體排卵-產蛋周期,然后在預測排卵前6.5 h、 3.5 h以及0.5 h采集血液樣品。在第二個實驗中,我們對兩個品系的母鵪鶉用促性腺激素(GnRH)的類似物進行一次刺激,以評估LH的反應。GnRH刺激在排卵前約3.5 h進行。在HET母鵪鶉中,最高的LH水平出現(xiàn)在排卵前3.5 h,這與預計的排卵前LH高峰相對應。意外的是,在LET母鵪鶉中,最高的LH濃度出現(xiàn)在排卵前0.5 h。另外,在排卵前6.5 h和3.5 h,HET母鵪鶉的血漿LH水平顯著高于LET母鵪鶉的,且在預計的排卵時間點上二個品系沒有差異。LET和HET母鵪鶉血漿中睪酮和雌二醇濃度的排卵前峰值都出現(xiàn)在排卵前6.5 h和3.5 h。在直接進行GnRH刺激后5 min,血漿LH水平升高,但其應答不存在品系差異。
總之,我們的結果證明,高卵黃睪酮沉積與血液循環(huán)中LH的排卵前高峰相關,并且可能依賴于會影響排卵-產蛋周期中下丘腦-垂體敏感性的因素。
原題名:Egg deposition of maternal testosterone is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the preovulatory peak of luteinizing hormone(英文)
原作者:M. Okuliarova(斯洛伐克共和國布拉迪斯拉發(fā)夸美紐斯大學自然科學系動物生理與行為學部),S. L. Meddle(英國愛丁堡大學皇家獸醫(yī)學院羅斯林研究所),M. Zeman(斯洛伐克共和國布拉迪斯拉發(fā)夸美紐斯大學自然科學系動物生理與行為學部,斯洛伐克共和國科學院動物生化與遺傳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