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研究了復方中藥添加劑對豬生長性能、免疫功能和腹瀉的影響。選用120頭體重7 kg左右的仔豬,隨機分為4組:對照組為基礎日糧組,試驗1組為基礎日糧+1 %中藥配方1,試驗2組為基礎日糧+1 %中藥配方2,試驗3組為基礎日糧+1 %中藥配方3,進行為期42 d的飼養(yǎng)試驗。結果:與對照組相比,3個試驗組的增重、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均有提高,腹瀉率有明顯下降。
關鍵詞:中藥添加劑;仔豬;免疫
中圖分類號:S816.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0769(2016)04-0059-02
HACCP為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的英文縮寫。目前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管理體系已經成為國際普遍認可和接受的用于確保食品安全的管理體系。生豬養(yǎng)殖過程的危害因素主要有廠區(qū)設計布局、品種、防疫檢疫、獸藥殘留、飼料、屠宰安全等。其中獸藥殘留已成為影響我國綠色高效養(yǎng)豬業(yè)健康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以獸藥殘留為控制點,研究篩選豬用中藥飼料添加劑的最佳配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配方的篩選與處理
根據調查研究的結果和中獸醫(yī)學方劑組成及中藥配伍的基本原則,自擬中草藥飼料添加劑配方3個:其中配方1由黨參、茯苓、白頭翁、麥芽等組成;配方2由黃芪、女貞子、板藍根、陳皮等組成;配方3由黃芪、刺五加、陳皮、蒼術等組成。試驗所用的中草藥購自武威市藥材公司,清除藥物中的雜質后,加工粉碎為散劑,分別以 1 %的比例加入基礎日糧中。
1.2 試驗條件與方法
選擇35日齡體重7 kg左右的長白二元雜交豬120頭,經過常規(guī)免疫、驅蟲。分為試驗1、2、3組和對照組,每組30頭。試驗1、2、3組基礎日糧中分別添加1 %的中藥配方1、配方2、配方3,對照組中不添加任何中藥,分別飼喂42 d。參試豬按組圈養(yǎng),專人管理,試驗前空腹稱重,測定基礎體重。試驗期每天飼喂3次,自由采食、飲水,專人觀察試驗豬的精神、采食、飲水。每隔7 d空腹稱重一次,試驗結束后稱重1次,試驗期間詳細記錄試驗豬的始重、末重、飼料消耗量等數據。
試驗結束后,從每組中隨機選擇公母各3頭,停食24 h(自由飲水)后,前腔靜脈采血,放置析出血清,離心15 min,吸取上清液,分裝,密封,-20 ℃保存,備用。測定方法: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測定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由四川尼奧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每天詳細記錄參試豬的腹瀉及發(fā)病情況,試驗結束時進行統(tǒng)計。試驗組除添加中藥添加劑外,基礎日糧、飼養(yǎng)方式、環(huán)境等均與對照組完全相同。
1.3 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參照豬飼料標準,結合本地實際,制定飼料配方,見表1。
2 試驗結果
2.1 對生長性能和飼料轉化率的影響
由表2可知,試驗1、2、3組頭均增重22.06 kg、21.82 kg、22.35 kg,對照組頭均增重19.61 kg;試驗1、2、3組比對照組分別提高了12.50 %、11.29 %、13.98 %。其中試驗3組增重效果更好。試驗1、2、3組的料重比分別比對照組下降了8.25 %、6.98 %、7.62 %。說明在飼料中添加復方中草藥添加劑能促進豬的生長性能,提高飼料報酬。
2.2 對免疫功能和腹瀉的影響
由表3可知,試驗1、2、3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的平均含量與對照組相比,分別提高了9.81 %、11.96 %、13.40 %;IgM的平均含量分別比對照組提高了13.33 %、11.11 %、17.78 %,IgA的平均含量分別比對照組提高了12.50 %、14.06 %、17.18 %,3個試驗組相比較試驗3組優(yōu)于試驗1、2組。試驗組和對照組相比腹瀉率均有下降,其中試驗1、3組仔豬的腹瀉率顯著下降。
3 討論
(1)本試驗所選的中草藥中黨參、黃芪、白術、女貞子等藥物扶正固本,補中益氣。黨參可顯著增強巨噬細胞地吞噬功能。白術多糖能激活或協(xié)同ConA、PHA促進淋巴細胞轉化,并明顯提高IL-2分泌的水平。黃芪能夠增加細胞代謝、調節(jié)DNA復制及RNA和蛋白質的合成,促進動物的生長發(fā)育。女貞子具有增強體液免疫功能的作用;白頭翁、板藍根等藥物主要具有清熱解毒、止痢的作用。茯苓、陳皮具有健脾理氣、滲濕利水的作用;麥芽、山楂等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2)本次試驗所選擇的中草藥均為本地常用藥材,具有藥物使用方便,價格低廉,安全無毒副作用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