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不僅是一門藝術(shù),更要講究說話的技巧。語文課堂不應(yīng)僅是“工具性”的課堂,更應(yīng)該是激情四溢的感性的課堂。老師的煽情點燃了學生的激情,使課堂上師生情感共鳴,自然就會有這樣和諧美妙的藝術(shù)效果。
關(guān)鍵詞:藝術(shù) 技巧 教學激情
靈動的課堂就像一首奇麗的詩,一篇躍動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藝術(shù)品,讓人賞心悅目,更讓人垂涎三尺。
一、藝術(shù)與技巧同行
(1)做最出色的的“演員”。小品與東北二人轉(zhuǎn)都是一門藝術(shù),教學也是一門藝術(shù),作為教師的一個復雜而有趣的話題就是如何把娛樂圈里的藝術(shù)技巧和我們的講臺藝術(shù)技巧進行柔和,讓學生更多地接受我們,使他們也像看小品那樣在一種歡快、幽默、愉悅的氣氛中接受我們的教學信息。眾所周知,一位只會干巴巴地照本宣科的老師會令學生的眼里暗淡了好奇,心底磨滅了新鮮,學生自然也就不會有興趣聽這樣的課,這樣的老師是很難讓學生欣賞的,因為他沒有教學熱情,沒有教好學生的熱望,當然也就不可能費盡心力地去準備些什么。而一個有表演欲的老師通常是說學逗唱,樣樣精通!眼神語調(diào),樣樣生動!道具服裝,樣樣齊全!這樣的老師很容易就能讓學生喜歡上你。如于永正老師在教學《梅蘭芳學藝》這一課時不僅錄音播放了梅蘭芳唱的戲,更是親自唱了一段京?。?/p>
師:同學們,你們提的問題都解決了,這都是你們通過讀書自己解決的,經(jīng)過老師的講解,你們更明白了。下邊我想問一下,你們現(xiàn)在腦子這么靈活、水平那么高,上一年級時學得怎樣呢?
師:我從小就喜歡唱京戲,二、三年級剛開始學的時候,老師也說我的嗓音不好,聲音不亮,但是我不服氣,我反復地練習,唱了一遍又一遍,后來老師夸我說“于永正,你唱得還真行!”你們想不想聽我唱?
生齊:想!
(教者演唱了梅蘭芳代表劇目《霸王別姬》中的南梆子“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wěn)……”唱段,其以假亂真的男喉女聲贏得了聽課的老師和同學們的熱烈掌聲。)
師:同學們,聽了于老師唱的戲后,下邊要給你們做一個練習,用“經(jīng)過……終于”(板書)寫一句話。這個練習比一般的造句難,一句話說不清也可以說兩句三句,“終于”前邊必須有個交代。寫好后自己練習讀一讀。
(學生動筆寫句子,教師巡視指導,隨后挑選了5個學生上講臺念讀自己寫的句子。)
生1:哥哥第一次沒有考上大學,經(jīng)過努力終于考上了清華大學。
生2:經(jīng)過醫(yī)生的治療,媽媽的病終于治好了。
生3:梅蘭芳經(jīng)過勤學苦練,那雙眼睛終于會說話了,他的師傅看了非常高興。
生4:葉和佳同學開始讀課文讀得不好,在老師的幫助下,他讀得很好了,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得到了同學們的掌聲。(教者對上述學生所說的句子均進行了點評和鼓勵。略。)
師:加三個字。于老師“小時候”嗓子不好。
生5:于老師小時侯嗓子不好,經(jīng)過勤學苦練,終于把戲唱好了。大家都說,于老師還真有點梅蘭芳的味道。(聽課的老師及同學們都笑起來。)因為于老師學唱京戲的現(xiàn)身說法,所以同學們都能寫出有一定質(zhì)量的句段。
(2)錘煉語言藝術(shù)感染學生。美國教育家梅拉別斯說:一句話的影響力影響在三個方面,內(nèi)容占7%,聲音占3%,表情占55%,教師在聲音和語言上大大影響學生,不會用表情的人不適于做教師。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瘪R卡連柯也說過:“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不同就可以相差二十倍?!彼越處煹恼Z言是需要錘煉的。教師的教學語言不僅要講究藝術(shù),更要注意說話技巧。教師的說話技巧要講究聲調(diào)變化、發(fā)音輕重、速度快慢、抑揚頓挫、起伏跌宕等,要和教學內(nèi)容相和諧。通常貧乏、呆板、干癟、枯燥的無色語言將會使得課堂如同一潭死水,表達含糊,闡述不明,含混不清,半吞半吐,或者具有語法錯誤、邏輯錯誤的毛病語言、無效語言絕對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用教師的煽情點燃學生的激情
有人說語文是香氣撲鼻的綠茶,讓人神清氣爽” ,是浪花飛濺的大河,讓人心潮澎湃”,是神態(tài)悠閑的白云,讓人浮想聯(lián)翩”,是情感的引導器,調(diào)控著我們的喜怒哀樂”。所以語文課堂不應(yīng)僅是“工具性”的課堂,更應(yīng)該是激情四溢的感性的課堂。
我曾經(jīng)嘗試著用于永正老師的教學設(shè)計進行仿課,可是四十分鐘下來,與原先期待的教學效果大相徑庭,差距甚大。我用同樣的方法指導了學生朗讀的技巧,明確了語句句中的情感,為何學生讀得仍那么機械,那么生硬?經(jīng)過請教和深刻地反思,我捫心自問:我是課堂的引領(lǐng)者,我引領(lǐng)著學生去體會情感,我的語言有情感嗎?當我在說著“抒發(fā)作者沉痛的心情”,我的內(nèi)心是否也隨之沉痛?當我在說著“洋溢作者欣喜高昂的激情”,我的內(nèi)心是否激情昂揚?當我在問著學生:“你被作者打動了嗎?”應(yīng)先問自己:我的課堂能打動自己嗎?
巴班斯基曾說過:特別需要提高課堂教學激情的緊張度,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最好的精神心理氣氛。德國教育家第斯多德也說過:“教學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的本領(lǐng),而在于善于激勵、喚醒、鼓舞?!苯處燂柡媲榈恼Z言,會發(fā)出磁石一樣的力量,扣動學生的心弦,引起學生心理的共鳴。理想課堂應(yīng)是師生間平等交流、共同探究和相互啟發(fā)的過程,師生一起進入文本所營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孫建鋒老師在執(zhí)教《做一片美的葉子》時把學生看作心上的朋友,學生就將教師視為眼中的親人:
生:“春天的時候,葉子嫩綠;夏天的時候,葉子肥美;秋葉變黃;冬日飄零——回歸大樹地下的根?!弊x了這句話,我想到了人的一生也有“四季”:我,就像春天的葉子,嫩嫩的;爸爸就像夏天的葉子,壯壯的;爺爺就像秋天的葉子,黃黃的……(全場掌聲)
師:說得真是太好了!
生:由“回歸大樹地下的根”這句話,我想到“落‘葉’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樹’”。
師:噢,你為什么會想到這句話?這是不是哪一句古詩改裝過來的?
生:是的,因為我曾經(jīng)背誦過“落花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蔽矣X得,不管是“護花”還是“護樹”,道理都是一樣的!
師:這就叫活學活用!孫老師送給你一片楓葉,這片楓葉是我從北京香山上摘來的?。ㄔ撋p手接過葉子,連聲稱謝)
生:中國是一棵大樹,把56個民族結(jié)為一個整體,每一個民族在中國都有自己的位置。地球也是一棵大樹,把每一個國家結(jié)為一個整體,每一個國家在地球上也都有自己的位置。
師:好!你真是“先天下之憂而憂”,把書本與現(xiàn)實結(jié)合起來了,這叫活讀書!大家掌聲鼓勵!
生:我的爸爸媽媽離婚了,我們家的這棵大樹倒了,他們都不肯要我,我沒有自己的位置了——有時我想到了死。(全場無聲)
師:孩子,你是無辜的!你是坦誠的!你是堅強的!老師和同學都會關(guān)心你,班級就是你的家,學校就是你的家,朋友就是你的家。你的經(jīng)歷和體驗就是你的財富。從中,你會體悟很多,你會學會珍惜自己,珍惜生活!
生:(生激動得熱淚盈眶)我真想喊你一聲“爸爸”!(掌聲雷動)
師:(總結(jié))葉美,因為有樹;樹美,因為有葉。如果每一片葉子都很美,那么,這棵大樹一定美;如果每一個同學都很美,那么,這個班級一定美;如果每一個人都很棒,那么,這個民族一定有希望!
孫老師的課堂真正實現(xiàn)了師生間以心連心的心潮相逐,以情生情的激情奔涌。
“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毙抡n程理念下的新課堂,追求的就是用生命點燃生命,用心靈感動心靈,用靈魂塑造靈魂!
參考文獻】
[1]李思悅;運用情感教學原理,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7年
[2]徐德強;語文教師應(yīng)成為情感教育家[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2年第09期
[3]任文田;掀起課堂教學小高潮藝術(shù)[M];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1年07月
[4]于應(yīng)源;語文教育學[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