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抽出一點點時間,緬懷一下偉大的摩西·馬龍。無論在球場上還是球場外,他都不斷激勵身邊的人,讓他們變得更好。
“摩西馬龍總是像老年人那樣打球。他永不放棄,技術高超,頭腦冷靜,而且有著屬于他的偉大?!边@是我的朋友凱文麥克納特對摩西馬龍的評價。1974年時,他和馬龍都是華盛頓地區(qū)的全明星級球員。凱文在喬治梅森高中打球,而馬龍與ABA的猶他之星簽約,成為史上第一個“跳過大學”直接進入職業(yè)聯(lián)賽的高中球員。60歲的馬龍不久前去世,他離開得太早、太過突然。之所以用凱文的話作為全文開篇,因為那段話說出了有關馬龍的兩個事實。
第一,因為跳過大學而被1970年代的媒體嘲諷為“蠢蛋”的馬龍,說話時帶著美國南部特有的輕柔語調。童年生活赤貧的他,在球場上卻是絕對的天才。怎么才能最好地描述丹尼斯羅德曼和凱文樂福這類球員的先驅?是他,將前場籃板轉變?yōu)橐环N不可或缺的武器。誰又能像他一樣,職業(yè)生涯前八年在ABA和NBA成為聯(lián)盟的籃板王,在34歲時又在NBA成為籃板統(tǒng)治者?
摩西是睿智的人,早在主流媒體開始批評NCAA的幾十年前,他就意識到這個龐大的官僚機構想要靠他盈利,而他的母親只能在一個窗戶漏風的破房子里待著。在全美各大名校教練的追逐下,馬龍要求自己的勞動必須得到回報。正如他對弗蘭克德福德說的那樣,“人們可以隨便評價我,但我不會在意。我不想知道他們說了什么,因為只有我知道事實是什么
我知道人們怎么說我,所以我和猶他之星談了。我年齡多大不重要,因為我覺得自己能打爆所有人。你們看我的行動就行了?!?/p>
“行動”是馬龍留下的另一部分遺產(chǎn)。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可是能進入歷史最佳內線球員討論的人。我知道公認的歷史最佳五大內線無非是威爾特張伯倫、比爾拉塞爾、卡里姆賈巴爾、哈基姆奧拉朱旺和沙克奧尼爾,但摩西也應該成為其中一員。他贏得過三個MVP,退役時,他的總得分排名歷史第四、總籃板排名歷史第五。但這并非全部。就像杰羅姆所羅門在《休斯敦紀事報》中所寫,“蒂姆鄧肯是公認的歷史最佳球員之一,他剛剛打完了個人的第18個賽季。可他還需要再打18年,才能追上摩西馬龍的生涯總前場籃板數(shù)?!?/p>
馬龍的數(shù)據(jù)看上去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尤其是他處于巔峰期的1981-82賽季,他能在場均42分鐘里拿下31.1分14.7籃板——那時,張伯倫和年輕的賈巴爾身材更高大、運動能力更強,而馬龍的身高只有2.08米,但在1983年總決賽,馬龍卻徹底壓制住了身高2.16米的賈巴爾,幫助76人最終奪得總冠軍。(如果76人稍微正常一點,他們就該退役馬龍的球衣)
盡管打出過那么多驚人的數(shù)據(jù),但那仍不是馬龍留下的最重要的遺產(chǎn)。他幫助培養(yǎng)了奧拉朱旺,協(xié)助后者成為了內線大殺器。這還不是最厲害的——他還用了很多時間,在球場之外幫助其他人。
馬龍的葬禮設在了休斯敦雷克伍德教堂,這里曾是火箭主場頂峰球館的所在地,馬龍曾在這里為無數(shù)球迷留下了數(shù)不清的回憶。查爾斯巴克利是葬禮上的致辭人之一。
“每次看到他,我都叫他‘老爸’。我會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告訴他我是多么感謝他、尊重他,謝謝他為我做的一切。”巴克利說,“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那么偉大的人,為什么會那么照顧我這么一個從阿拉巴馬來的小孩。那時候我真的很掙扎,但是老天,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有多幸運。第一,不僅球隊里有一個父親樣的人,而且我們倆還住在同一棟樓里。他時刻督促我,確保我不會做壞事,讓我繼續(xù)前進。對此,我永遠心存感激。”
我們也應心存感激,感謝上帝,讓我們和摩西馬龍共同生活在一個時代;感謝他讓那么多人變得更好,讓我們欣賞到更美好的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