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好友離婚的消息,我很意外。他們一直是被視為“模范標本”的,我一直固執(zhí)地認為即使全天下的夫妻都離婚,他們也不會,因為他們曾經(jīng)那么恩愛,沒想到卻走不到天長地久,這個消息讓我驚詫莫名。
當初好友是力排眾議,“裸婚”出嫁的,他們十年恩愛,從來沒有因為經(jīng)濟原因鬧過別扭,更沒有因為瑣碎小事吵過架。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他們走向離婚的?和好友約在茶社相見,聽她細說原委……
好友心思細膩,賢良淑德,婚后選擇了在家給報刊雜志寫稿,有稿費收入進賬,自然就斷了外出找工作的心思,而且好友素愛嫻靜,不喜歡應(yīng)酬,也不愿意出門。偏偏好友的老公是個喜愛熱鬧的人,常常組織同學聚會,熱衷參加集體活動,每逢這時,好友總是以寫稿為由,拒絕同行。時間久了,對深夜未歸的老公,便有了抱怨,有了猜疑,常常會偷偷查看他的手機,偷偷在意他的短信來往,然后便有了爭吵,有了分歧。
聽好友說到這里,我想到很久以前看到過的一篇文章,《給婚姻留條“縫”》,老師講到一件小事,家里鋪地板時,老師傅總是在兩塊地板間和挨墻的邊緣處有意地留一條半厘米左右寬的小縫兒。老師傅解釋說,這是為了防止地板將來受潮或擠壓而“起鼓”變形。顯然,當一個人對自己的一切都無所保留的時候,正是他與別人失去心理距離之時,他的自我就缺乏安全感,自尊心容易受到傷害。因而離婚對這位丈夫來說是逃避,也是自我保護。
其實,人和人也是一樣?!按题▌t”就是人際交往中需要尊重的心理距離。尊重心理距離就是在人際交往中要承認彼此存在的外顯或內(nèi)在的心理距離,這包含尊重他人的人格、他人的個性習慣、他人的權(quán)利地位、他人的情感興趣和隱私等。即使是戀人、夫妻之間的交往也應(yīng)該保持一定的距離,否則可能會引起意料不到的后果。
好友之所以賢良淑德卻遭遇婚姻失敗,我想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他們的婚姻太“密不透風”了,朝夕相處的兩個人,沒有任何可以喘息的空間。她想讓對方在自己面前是透明的,甚至連手機都要監(jiān)視,連短信都要查閱,殊不知,在渴望婚姻“嚴絲合縫”的同時,卻讓愛情有了裂痕,以至于互不相容,一再失望,因為沒有給婚姻留足可以緩沖的空間,才走到了分道揚鑣的地步。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不介意自己的言行,以為自己的愛情是牢不可破的,以為婚姻是固若金湯的,卻不曾想一個小動作也許就能讓婚姻解體。給婚姻生活留條“縫”,只有這樣,愛情才有喘息的機會,婚姻中的男女才有可能透過“縫隙”看愛情的天空,然后收獲更加明朗的愛情,享受更加和諧的生活。
夫妻間坦誠相待,開誠布公是應(yīng)該的,但并不意味著可以無遮無擋。夫妻在生活中需要“保持適度的心理距離”,也意味著各自擁有一些獨處時間。因為人類有一種基本需求,即個人的某些部分不能總與人分享。但保持一定距離并不意味著彼此疏遠。這只是說,彼此應(yīng)該有獨處之地和獨處之時,好獨自考慮一些問題,或獨自休息。
說到底,夫妻之間本來是兩個人在一起過日子,互相體貼,互相理解是很重要的一條原則。而體貼人、理解人,就要從對方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如果兩個人之間失去了信任,而僅僅是想著如何去控制對方來維系這段感情的話,那這段感情實在是岌岌可危。與其愛得這么累,還不如退開一步,拉開距離,給愛以喘息的機會,讓愛重新煥發(fā)生機??傊?,夫妻之間,留一點自由回旋的距離,留一條可以進退自如的伸縮線,保持適度心理距離,反而會讓婚姻更加和諧與美滿。